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张颂文革命者正在热映,真实历史细节还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12/17

《革命者》是由管虎监制,徐展雄执导,张颂文、李易峰、佟丽娅、彭昱畅领衔主演,秦昊、白客特别出演,章若楠主演,辛云来、孙浠伦等友情出演的近代革命影片。该片讲述了他们用赤诚之心行革命之事的故事。影片于年7月1日建党周年之际献礼上映。影片中还原真实历史的细节曝光。

李大钊就义前摘下眼镜:李大钊存世的最后一张照片由当时记者拍摄于行刑前,照片上的李大钊被剃光头且未戴眼镜。为了还原这一幕,电影专门安排了剃头,采访和摘眼镜镜头的情节。而这些情节在电影中除了史实的还愿,也塑造了李大钊的从容和无畏。

李大钊家的手风琴:这台手风琴的还原度被《觉醒年代》导演张永兴盛赞,在李大钊女儿李星华的回忆中,李大钊家中的风琴占了很大篇幅,父亲总是趁着雨天,在歌声的掩护下,悄悄教大家唱《国际歌》这样的进步歌曲。多希望电影结尾昂扬的国际歌能让守常先生知道,今天新中国的孩子再也不用等雨天才能纵声歌唱了。

李大钊唯一戒不掉的烟瘾:电影里,即使在狱中,李大钊也叼着点燃的小树枝模仿抽烟,缓解烟瘾。历史上真实的李大钊确实烟瘾很重,思考问题、写文章经常是烟不离手。由于无法戒除烟瘾,他在蔡元培成立的“进德会”中只能达到Z种会员标准。

《北京市民宣言》:《北京市民宣言》是五体四运动时期起草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宣言,由中英双语印刷。根据历史记载,陈独秀在北京城南游艺园“新世界”等地向群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的确身穿白西装,头戴白帽子,电影中陈独秀的装扮正是由此考据而来。

号文物绞刑架:用意以绞死李大钊的绞刑架为意大利进口,现为国家级文物,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编号为。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建时,主要负责人之一王冶秋心心念念一定要找回这座绞刑架,他借来一辆自行车,从东城骑到西城,最终在德胜门外的一片草丛里找到了它。电影中对此绞刑架1:1还原,连外文组装说明书都进行了精细复刻。

深埋地下的墓碑:电影开场时的墓碑也遵照原墓碑材质复刻而成,此碑是年4月23日公葬李大钊时,北京底下党组织和群众冒着生命危险运来的,迫于当时紧张的政治环境,只得深埋地下。年4月3日在李大钊烈士及夫人赵纫兰“李夫人墓”字样,此字样在年才改刻为“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同志墓”

张作霖的天平:电影中张作霖的天平一共放上去了三次东西,第一次是张学良带来的社会各界要求释放李大钊的请愿书,第二次是举棋不定的张作霖给张宗昌、孙传芳等等军阀拍电报征求意见的回函,六名军阀回电中,五人主张“严办”,山西军阀阎锡山没有回电,此时民意和军阀回函使天平保持微妙平衡,但第三次“南方某要人”的批示,最终让天平倒向了严惩一方。

西湖藕粉与京八件:电影中的食物隐藏着关键历史信息,李大钊送陈独秀离开北京时,专门捎上“京八件”说明陈独秀此时离京,可能再难返回。而李大钊采访孙中山时则拎着“西湖藕粉”,暗指李大钊刚刚参加完西湖会议,此次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为实现国共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入党誓词:电影中片尾的入党誓词是年10月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也是目前所见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入党誓词。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自共军时期以来,随着党的任务的不同和党的建设的需要,经历了数次变化,但不变的是“永不叛党”的忠诚,不改变的是“为共产党事业奋斗终生”的初心。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