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10月14日,伴随着俄罗斯经典歌曲《小路》的手风琴演奏声,曾经参与过汕头牛田洋围海造田的老兵及众多“50后”、“60后”相聚广州图书馆,与退休馆员和读者一起,参观广州图书馆与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故居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建党周年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展览,在重温经典的同时聆听新中国开国将军的英雄故事。
活动中,广州图书馆的青年党员代表作为“红色领读人”,带领大家共同参观了“建党周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展览,从一张张旧照片和泛黄信纸的背后,了解“保尔热”在新中国时期的巨大影响,重拾峥嵘岁月最激荡人心的“钢铁”意志。长者们参观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平图片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语版等馆藏珍品,重温红色经典。此后,著名军旅作家吴东峰借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话题,讲述新中国开国将军“百炼成钢的生命奇迹”,并与《广州文艺》编辑部副主任杨希展开对谈,共同探讨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本次展览素材主要来自莫斯科、索契和新罗西斯克三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馆,除了展出反映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平事迹的多组图片,故居博物馆还提供了其所珍藏的大量与中国相关的馆藏(电子版),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文译者资料及从中国各地区寄至俄罗斯的读者信和照片等等,相关资料均为首次在中国展出。此外,展览还同步展出了广州图书馆收藏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语版珍藏图书、50-80年代作品相关话剧剧本、小说改写本、连环画等衍生品。在“建党周年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览现场,著名军旅作家吴东峰首先阐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对中俄几代人,乃至对新中国开国将军们的深刻影响。吴东峰曾任新华社军事记者,并面对面采访过萧克、王震、许世友等余位开国将军,长期创作反映共产党将领战斗经历的报告文学作品,吴东峰表示,看过此书的将帅们不在少数,粟裕将军就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此书专门题词“炼成钢铁如保尔莫做浮草似罗亭”。如同书中的主人公保尔一样,这些将帅们也经历了战火淬炼,在斗争和艰苦的考验当中锻炼出了百折不挠的“钢铁精神”。参加活动的其中一位老兵代表“雷老”已届耋耄之年,雷老于年参军,曾经历过汕头牛田洋围海造田那段艰辛的火红岁月。提及当年,让他记忆犹新的不止是艰苦,更重要的是那股甘愿为事业奉献和付出的革命精神,他也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广州图书馆“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系列活动分为广州站和佛山站,将先后在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市图书馆举办。相关展览在广州站(广州图书馆)展出时间为10月11日-11月8日,并将于10月30日及11月6日面向公众开放两个场次的预约讲解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许婉婕通讯员曾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