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音乐学习中,人类的耳朵能有多挑剔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8/26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83860.html

导语:

伴随技术大爆发,每个行业、每个人都能受益于技术带来的便利性。

在教育行业,“技术赋能教育”成为颇为流行的一句话,但技术究竟能多大程度上为在线教育提质赋能?

本次实验选取了一个十分个性化且苛刻的场景——音乐教学,通过盲测的方式,探究音视频厂商能否很好地满足该场景降噪和消除回声处理的需求。

桃李实验室第03期,主题是「音乐学习中,人类的耳朵能有多挑剔?」,以下是实验过程及报告,欢迎探讨及斧正。

实验过程/声乐老师+学生+听众合计19人

报告撰写/桃李编委会

出品/桃李财经

01

实验课题:

音乐学习中,人类的耳朵能有多挑剔?

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元,人们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但对于音乐在线教学,始终存在些许争议,无外乎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音乐本身有很多细分领域,比如乐器和声乐的教学模式就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适配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

其二,声音传输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决定着线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和体验。但用户客户端的设备种类繁多,环境迥异。如何在不同设备、环境和网络条件下,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致性的高质量音频体验?如何对音频进行回声消除及降噪处理?

其三,刨去音视频厂商本身提供的音频质量客观因素,音频体验也有用户非常主观的判断,每个人的感知差异和喜好十分迥异。如何做到被大多数人认可?

音乐学习中,人类耳朵能有多挑剔?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音视频厂商能满足在线音乐教育场景的要求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快速敲定了实验流程。

4月25日,选定测试厂商;

4月30日,实验人员招募(声乐、器乐老师和学生组);

5月08日,进行长达6个小时的测试实验;

5月16日,实验报告正式出炉。

02

实验说明:

验证不同场景、不同环境对线上音乐教学的影响

1、实验设计

为提高实验的精准度,桃李将上述三个问题设计融入到了实验过程中。

针对问题一,设置了线上声乐教学、线上乐器教学两大场景;

针对问题二,设置了迥异的环境,分别为空旷的、有回声的教室场景,以及带有些许噪音的家庭场景;

针对问题三,选定19名体验官,在有限条件下尽可能地扩大样本量。

本次实验采用了市场排名较靠前的三家厂商的demo,为了公允,我们分别取代号为厂商1、厂商2、厂商3。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次实验采用盲听方式,不预先透露平台品牌。

以下为本次实验的具体过程总览:

2、打分标准

我们根据在线音乐教育场景的实际环境、形式、内容,制定了“流畅度”、“回声消除度”和“主观听感”三个主观指标。

流畅度:音乐播放过程中有没有因为网络或者其他原因产生的卡断;

回声消除度:衡量人声端听到的本人回声信号的残留量(残留越多,消除度越低);

主观听感:体验者听音乐时对于音质优劣的主观评判。

根据ITU-TP.标准中绝对类别评分方法进行评价,用1~5分来标记,语音质量与分数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每个实验完成后,体验官采用匿名形式,分别针对三个子项进行打分。最终,桃李财经收集数据后,取打分人员的平均分,并制作成表格。

03

实验过程:

4组实验全纪录

5月8日下午2:00,北京某艺术教室。在这里,我们开启了桃李实验室03期实验。以下为我们长达6个小时实验的全部过程。

第一组实验

线上乐器教学

教室/家庭

老师弹奏、学生旁听

2名老师+6名学生+2名听众

本组实验中,第一轮实验为教室环境,2名老师在教室中通过3家厂商的demo进行乐器教学,6名学生分别在各自家中进行线上学习,还有2名家长在学生一旁参与旁听;第二轮实验,采用普通家庭环境,实验过程同上。由于本组实验是由老师弹奏,学生听课,所以仅由6名学生和2名听众打分。第一轮实验和第二轮实验共获得打分样本16份,实验结果取两轮实验的平均分。

第二组实验

线上乐器教学

教室/家庭

学生弹奏、老师旁听

2名老师+6名学生+2名听众

本组实验中,第一轮实验在教室环境,6名学生在家中手持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2名老师则在教室通过3家厂商的demo,了解学生的弹奏水平,并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第二轮实验,采用普通家庭环境,实验过程同上。本组实验仅由学生弹奏,老师听学生弹奏,所以仅由2名老师打分。第一轮实验和第二轮实验共获得打分样本4份,实验结果取两轮实验的平均分。

第三组实验

线上声乐教学

教室/家庭

老师学生使用demo内置伴奏合唱

2名老师+5名学生+2名听众

本组实验中,第一轮实验在教室环境,2名老师在教室、5名学生在家中,通过3家厂商的demo合唱歌曲,合唱过程中采用的是厂商的内置伴奏,还有2名学生家长在学生一旁参与旁听;第二轮实验,采用普通家庭环境,实验过程同上。本组实验中,老师和学生都能听到彼此的歌声,所以2名老师、5名学生、2名听众均参与打分。第一轮实验和第二轮实验共获得打分样本18份,实验结果取两轮实验的平均分。

第四组实验

线上声乐教学

教室/家庭

老师端用播放设备播放音乐伴奏,麦克风收音

2名老师+5名学生+2名听众

本组实验中,第一轮实验在教室环境,2名老师在教室、5名学生在家中,通过3家厂商的demo合唱歌曲,合唱过程中,老师端直接采用音箱播放伴奏,学生端听伴奏一起合唱,还有2名学生家长在学生一旁参与旁听;第二轮实验,采用普通家庭环境,实验过程同上。本组实验中,老师和学生都能听到彼此的歌声,所以2名老师、5名学生、2名听众均参与打分。第一轮实验和第二轮实验共获得打分样本18份,实验结果取两轮实验的平均分。

经过6个小时的忙碌后,我们终于圆满完成了此次实验,感谢参与实验的老师和学生们,积极配合这次有意义的测试。

04

实验结论:

在线音乐教学完全可以拥有媲美线下音乐教学的体验

据桃李统计,19名体验官中,其中17名给出了确定性答案,线上乐器/声乐教学的体验无异于线下,其中有11名体验官表示3家厂商存在一些差异,有的“音质好”“没有延音”“清楚”“实时”,有的“有些卡”“有些刺耳”。

剩余2名体验官表示,整个实验过程体验不错,但仍更喜欢线下教学的氛围感。

但是19名体验官皆表示,过程超越他们的初始预期,尤其是在“口罩问题”的大环境下,线上音乐教学成为刚需,3家厂商能很大程度上为在线音乐教育提质赋能。

那么,究竟3家厂商谁在“流畅度”、“回声消除度”和“主观听感”三个维度上更胜一筹?

桃李取上述四组实验中三家厂商在三个维度的平均分,得出如下结论。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

根据测试结果,相较于厂商2、厂商3,厂商1(声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流畅度”“回声消除度”和“主观听感”三个评价维度均全面领先。为了保持评测公允,暂不公布其它两家厂商名字。

声网是一家专业的实时互动云服务商,为社交直播、教育、游戏电竞、IoT、AR/VR、金融、保险、医疗、企业协作等20多个行业赛道提供实时音视频能力支撑。

其中,在线教育赛道,声网拥有1v1在线教学、小班课、互动大班课、在线美术教学、在线音乐教学、在线编程教学等多个解决方案。

尤其在我们实验的两个音乐场景教学中,声网有着完善的音视频解决方案。线上乐器教学场景,声网能支持MIDI信号的无损传输,帮助电子乐器接入课堂,延迟低至50ms,实现线上远程合奏;线上声乐教学场景,声网能提供低至64ms端到端超低延时,通过多端伴奏、歌词和人声精准校正同步,打造线上真实合唱体验。

音乐教学场景存在回声、噪音等痛点,这也是本次实验核心测试的标准。而声网的表现能力基本在各组实验中都领先,核心在于其“AI降噪与回声消除”能力,能实现乐器和人声精准分离,减少教学环境中的回声混响干扰,保障音乐场景中声音的最佳体验。

当然,因为实验条件限制,仅代表小样本主观评分,谈不上非常严谨,结果仅供参考。

05

桃李财经的思考

学习技术的终局是:创造零延迟的现场感

这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实验前,和很多人一样,桃李也对线上音乐教学的效果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背景噪声、回声问题、音量不平衡、多人开麦声音混杂等等问题,让在线音乐教学对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本次实验证明了即便在音乐教学这样如此高要求的场景下,技术厂商也可以提供高质量、高体验的解决方案。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们开始思考未来学习技术的终局。

桃李认为,一块屏幕,跨越地理界限,连接师生,创造零延迟的高效沟通,高质量还原教学场景,将成为常态。具体来说,将呈现三个特点:

无限接近零延迟:高可用、高稳定和超低延迟的技术将会成为主流,助力在线教育更好发展。

高质量还原教学场景:线上教学将通过实时互动技术方案,尽力贴近线下教学场景,向线下模式无限靠近,这包括但不限于各场景的教具融入、现场的氛围感等。

轻松搭建底层技术系统:随着代码世界越来越复杂和社会大分工越来越完善,低代码开发将成为主流。低代码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在线教育企业的集成成本、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未来,技术,将为线上教育领域提供无限的想象力,为教育场景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最终促成一场教学场景的深度变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