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贰佰新专辑《嘿,抬头!》已经过去一年了。一年后,贰佰的新歌《莎琳娜》终于和听众见面了。
新歌一出,我听了很多遍。如果把歌名想像成人名,那么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异域风情的感觉。
这种感觉,听歌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感知到,编曲中有大面积的巴杨,巴扬是俄罗斯的民族乐器,巴扬手风琴音域宽广,非常悠扬。尽管巴扬让这首歌蒙上淡淡的异域风情面纱,可是面纱之下依旧是我们熟悉的贰佰式民谣,就像《白桦林》的编曲下,依旧是朴树,一个道理。
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听着非常舒服,反复吟唱的“莎琳娜,莎琳娜”,像极了《玫瑰》中反复问到的“玫瑰你在哪里”,仿佛莎莉娜就是另一个“玫瑰”,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青春记忆中渐远的人。
离乡十余载,在贰佰关于阿拉善的记忆中,一个名字时时浮现,面目不清,年代不详,身份未知,背景模糊,更是忘了何时何地从何人口中听闻,他只说,“莎琳娜”是一个蒙古女孩,但是,也不一定。
副歌之后的,那句轻轻浅浅的,“曾说过再见的人啊,请记得一定要回来”非常让人感动。许多年前,丢火车的《如斯》里唱,“离开的人呐,再没有归来的一天”。
如今贰佰以相反的角度写歌词,实际上是不同心情下的不同感受,贰佰写出这样的歌,我并不意外。
一方面,贰佰与其他歌手不同之处在于,贰佰的声音悲伤,歌词也悲伤,可是他的悲伤不在于把积极的东西渲染成悲伤,而是把原本悲伤的东西再次呈现,从而引发我们的共鸣,贰佰并不沉溺于悲伤之中,他只是一个呈现者,有时,还会以风轻云淡的视角安慰听歌的人,这次的《莎莉娜》,同样是这样。
另一方面,贰佰是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几乎都受到过俄罗斯文化的渲染,他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接收到来自那个中国以北神秘国度的讯息,无论是历史课本上的斯大林格勒,还是悠扬的《莫斯科郊外的清晨》,或是某部苏联老电影,都影响着他们。
《莎琳娜》中的主人公亦如此,莎琳娜究竟来自何方,贰佰已经记不清了,但贰佰依旧记得其中的俄罗斯色彩,于是有了这样一首俄罗斯风情的民谣。
听完《莎莉娜》,很自然的会想起宋冬野的《莉莉安》。
有人说,万千董小姐,一个莉莉安。意思就是说,《董小姐》是所有人心中的董小姐,而莉莉安,是宋冬野一个人心中的莉莉安。莉莉安是一个特别的人,长发垂肩,翠绿的衣裳。宋冬野的声音,孤独中有三分怜惜,透过幽暗的晨光,直抵内心。
实际上,莉莉安究竟是什么人,宋冬野如贰佰一般,也记不太清了。
宋冬野只是模糊记得,《莉莉安》是写他一个曾患精神分裂的朋友。这个朋友在自己内心幻想出一个男人,并与他相爱,后来男人走了,朋友很想他,便又幻想出另外一个女人,而且让这个女人帮她去寻找那个她爱的那个男人。
这样复杂情绪的交织下,有了《莉莉安》。所以,当听完贰佰新歌《莎琳娜》,便不禁感慨:宋冬野有莉莉安,贰佰有莎莉娜。
动听的民谣,给无数漂泊的心慰藉,真好。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