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音乐艺考扫盲及如何选择培训机构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2/18
北京治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508755.html

01

什么是音乐艺考

音乐艺考就是高考时学生通过走艺术考试,将音乐作为自己的专业课,文化课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分数线的一种考试。音乐专业考试分为联考和校考。

02

什么是省联考

经历的第一次专业考试就是联考,也就是你们省组织的全省艺术生的联和考试。

联考考试内容:

大多数省份联考考试内容为:声乐、钢琴、练耳、视唱、乐理。有一些省份是声乐器乐只考一个(自己选)也有的省份不考乐理什么的,详情看自己省的联考考试大纲。联考时间一般集中在每年的12月份。

03

什么是校考

联考合格了就可以去参加校考(合格线很低,认真学基本都能合格)

校考是各个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一般好的学校都不承认联考,比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等…)所以想考专业音乐学院的话是以校考为主的。

校考考试内容:

校考专业方向划分:大致为音乐教育(师范类)和音乐表演。

音乐校考教育类考试内容:声乐、钢琴、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素质面试等。

音乐校考表演类考试内容:主项(声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二胡、手风琴等择其一)、副项(钢琴或声乐)、视唱练耳、理论、素质面试等。校考时间一般集中在2月份到3月份。

接着,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说的主项,副项是什么?考试时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主考项(主项):

声乐、钢琴,或器乐

主考项和副考项考试科目的组合应为:

①当主考项是声乐时,副考项应是钢琴。

②当主考项是钢琴时,副考项应是声乐。

③当主考项是器乐时,副考项应是声乐。

副考项(副项):

钢琴或声乐。

除了主项与副项外还有必考项:

乐理和视唱练耳为必考科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三门”,不论你是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教育,这三科是必考的。

所以说,首先你需要学习的科目有: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但近年来随着艺考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音乐院校对考生的综合素养也看的越来越重要,台词和舞台表演也成为了部分院校的考试项目,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素质面试。

考完了这两个考试,专业过了合格线拿了证,然后再达到他的文化分要求就ok了,可以去上学了吗?不是的,这要看你的拿证分数到底排名多少?

合格线:

这个是校考拿证的最低要求,低于这个分数线就说明未拿到合格证,从录取几率上来说,通过这个分数线后越高越好。

大圈:

艺考所说的大圈,一般指的是专业取得了过关证,但名次不是太好,比如你报考的院校在全国或本省招20人。而你的名次是60名,那么你的名次就在大圈内。

小圈:

小圈又称有效名次,即你的专业名次特别好。在院校的招生名额之内或者靠的比较近,都可以称之为小圈。比如院校招收30人你的名次是28名,那么你就在小圈内,而31-40之内的名次。小编理解也应该是属于小圈。

越靠前小圈录取几率也就越大,有的院校为了鼓励专业较好的考生报名,还会有一些政策,比如本来是综合数录取的院校,专业前三名,只要文化过线即可录取。

再回到标题中所说的,没有进小圈就没有录取的希望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小编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事。

1.录取原则是关键点!

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综合分数录取,就是文化和专业的各种比例之和。常见的有文+专、文*0.3+专*0.7等等,诸如此类都属于综合分录取的院校。

校考只是一方面的成绩,文化成绩也很重要,尤其对于专业名次不太靠前的考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在文化上弥补超越专业上的损失。

2.拿证≠报考

志愿填报是这样的,本科提前批A既有联考还有校考,对于很多专业大神来说都比较纠结。

专业大神的内心os:

①联考还是校考(前提是校考拿证),两个只能二选一。

②选择校考,放弃联考,虽然拿了七个证,只能报其中的一所学校。

③选择联考,放弃校考的七个证,只能报其中一所联考院校。

而且据小编了解,其实很多考生拿证的院校多数出于学校的要求,很多考生拿证了并非出于本心或者有更好的目标,会放弃一部分。比如去年的渭南师范学院,就录取至最后一名。

另外再给小伙伴们说一个小技巧。回归到之前说的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校考合格名单中,因为名单中有详细的姓名、考生号,可以通过名单中的信息,查找一下竞争对手通过了哪些学校,竞争考生考过的其他的院校可能比这个学校要好,可能就会放弃填报了,也可以间接的提升自己的报考胜算。

很多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会遇到“想努力又看不到希望”的状态。在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下,即使人在捧着书本背单词或记重点,实际上大脑从潜意识里已经在抵触学习。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应该学会转移注意力,把目光放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或多想一想自己在近期学习中所获得的进步。容易悲观的同学,甚至可以做一个“优绩簿”,将以日或周为节点,自己每一学习节点中自己所收获的进步记录下来。每当悲观情绪作祟时,就翻开“优绩簿”,提升自己的自我认同度。

在备考阶段,很多同学甚至在考上大学步入高校之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试、为什么学习。这是典型的缺乏学习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会降低,每日读书也变成照本宣科。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最好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要与老师、家长所期许的相同,它可以是考上大学之后可以完成自己的某个爱好,或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如旅行、购物、参加漫展等。为自己定一个能激发动力的目标,可以更好的提升学习积极性。

也有很多学生在纠结,准备走艺考,可是什么时候开始参加考前培训呢?建议广大准艺考生们暑假开始全方位的集训,既7月份开始,从基础内容至提高,再到综合拔高,直至12月的考前冲刺。

艺考,亦需要工匠精神,精细磨练出不一样的你!

学到了专业技能,磨练的纯熟的同时,获得应试的技巧和各大院校的针对性训练。大量的专业雕琢时间,会让学生对专业的把握及不同状态下的应试方法灵活自如的掌握。

不耽误文化课,只暑假学习?

这是很多艺考生纠结的问题。文化不想落下,只借用暑假学一个月算了,甚至有的同学还想暑假去补文化课,准备只在文化课补习中间只给专业学习一点时间。针对这样的考生詹老师给你讲讲。

文化学习和专业学习如何取舍?

首先,艺考在高考之前。在艺考难度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如果你艺考失利未能拿到好的院校的合格证。高考考得分数再高,也只能选择走普文普理。其次,艺考在高考之前。3月份全国的院校艺考均接近尾声,至少有3个月的时间供我们去冲刺文化。为什么你们7月份再去集训呢?因为我们高中的新课程绝大多数安排在高二,高三只是复习。所以,只要你想不耽误文化,自己在专业练习间歇补习文化也是不错的选择。

学会取舍与选择,盲目的都去把握,可能都会失去。

没有艺术特长,一点基础都没有可以学习吗?

艺术类专业中除了音乐、美术、舞蹈等需要深厚的基础外,还有播音主持、编导和表演、摄影这种零基础的学生可以培训的专业。像是编导和摄影的很多专业知识和高中的课程都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跟着专业老师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拿到高校专业合格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种传媒类专业的特长展示也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高校设置特长展示这个考察项目的不在于了解你具体有什么才艺,其实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临场发挥以及个人的表现力,而这些都是可以进行培训以达到考试要求的。

有必要参加集训吗?

参加集训的话,可以更加系统化的学习专业知识,少走很多弯路,就跟自学考大学和去高中学习考大学概念差不多,两者考上的概率差距也很大。当然,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也非常重要。现如今培训市场上,教师质量参差不齐,这里还是建议各位考生擦亮眼睛,问清楚各方面事宜。

其次就是艺考的话适用于对艺术类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坚决不漏掉任何一个有优点的学生,当然说的有点过了。说的通俗点就是,以比普通高考较低的文化分数+专业分数考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