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青岛公交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初,年,青岛第一条营运线路(中央饭店—柳树台)开通,标志着青岛正式进入了道路交通客运时代。
无轨电车是青岛较早开通的公交线路,火车站至东镇(今2路线,现西镇至镇江路)和火车站至胜利桥(今5路线)。这两条无轨电车线路每条分两段建设,首先建设的是2路线,2路线医院,建成后试运行,医院至东镇延安路。
5路线分北岭至造纸厂、火车站至北岭。最早开始的电车是“大通道”车型,大通道也是公交车当中的“主力军”,“大通道”公交车要比普通公交车长,大约在12米左右,三个门,前门上车,中门和后门下车,大通道分无轨电车和汽车两种车型,中间处有个转盘链接,从外观看似“手风琴”一般。我们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电车司机“拽辫子”,由于无轨电车是由集电器和线网接触运行,所以在日常行驶过程中,会出现集电器脱离线网的情况,这时,电车司机就要下车走到车后方将集电器重新与线网进行接触。
电车还有一个分线运行,在同一条路上的不同线路电车使用一个线网,到了分线的时候,往往司机会减慢车速,待变线后,再加速行驶。北岭就是一处变线区域。
小公共是上世纪90年代老青岛人的回忆,许多青岛人都坐过小公共,并且有坐在马扎子上的经历,小公共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因体积小,速度快,招手即停,在当时备受青睐。
小公共一般有一名司机与一名售票员组成,小公共与一般公交车不同,普通的公交车每到一站上客后关门即走,小公共则反之,每到一站,售票员就会拉开门,吆喝着这条线路主要途径的站点,待上来三五位乘客后,司机缓慢的向前开动,售票员左手扶着门框,右手挥动着,吆喝着,直到缓慢地开出几十米后,才关门。过道里面摆上几个马扎子,当座位满员时,剩余的乘客就被安排坐到马扎子上,到了“岗楼子”附近,售票员就会招呼坐在马扎子上的乘客弯下腰、低下头,避免被查车。
双层观光车是青岛街头的一道风景线,双层车最初是在路线上运行,因路车最初从团岛至海洋游乐城,沿途经过栈桥、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五四广场等景区,又可欣赏沿海风景。到了年左右,路也配置了双层公交车,路全程沿海行驶,也可在行驶途中饱览沿海美景。现在两条路线的车辆均已换成单层纯电动公交车。双层车曾退出了一段时间,到年,随着旅游观光1号线的开通,双层观光车又重新回到了青岛的道路上。新的双层观光车乘坐更加舒适,视野更加开阔,运行更加平稳。随着胶州湾隧道的开通,双层观光车穿过隧道可以到达美丽的西海岸,旅客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金沙滩、唐岛湾的风光。
空调公交车最初在路线上投入运行,空调开启时票价为2元,平时为1元。空调线路的开通提升了公交车的舒适度,炎炎夏日,踏入空调车上的那一刻,瞬间感觉神清气爽,空调线路在夏季非常受乘客的欢迎。后来,又陆续开通了部分空调线路。
城乡公交是青岛公交的一大特色,为了方便乡镇居民出行,青岛市陆续开通了即墨、西海岸、莱西、胶州、平度等区市的城乡公交。笔者曾体验过西海岸泊里镇的城乡公交,从西海岸汽车总站只需花2元钱,就能坐上舒适整洁的新能源公交车到泊里镇,到了泊里汽车站换成镇村公交,就能到达美丽的董家口港区。城乡公交的开通解决了乡镇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实惠的价格,舒适的环境,让乡镇居民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更加舒适。
年,青岛在全国开通了首条“定制公交”,定制公交的价格比普通公交车略高,但环境非常舒适,全部都是豪华大巴车,并且配有饮用水、纸巾等便民用品,而且在停靠站不变的情况下,行驶线路也会灵活变动,避免了堵车带来的不便。如今,定制公交已经开通了上百条线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青岛的公交车进入了“品牌时代”,而且公交车上人性化设施不断增加,有的增设有纸巾、果皮回收箱、手机充电器、当日报刊和防暑药品等。车型也更换成新能源车辆,相对于柴油车,新能源车辆的噪音小,无污染,乘坐舒适度高。公交车,是岛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卞宁系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