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喀秋莎战斗民族直男的小浪漫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4/9
北京治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67.html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于年。这首歌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苏联二战时期的经典歌曲。

年,在梨花盛开的季节,进攻柏林的红军部队一边齐声高唱这首《喀秋莎》,一边迎接最后的胜利。时至今日,它仍是最能代表那个炽热时代的歌曲。每当《喀秋莎》响起,就好像再次回到了钢铁洪流构成的红色年代,看到克林姆宫降下的旗帜,和那个在91年圣诞夜轰然倒下的巨人。或许,这首歌早已深入俄罗斯人民的骨髓,俄罗斯的代名词不再只有“伏特加”,还有“喀秋莎”。虽然世界不断更迭,但《喀秋莎》仍在用专属于它的力量对抗着一切,永远充满希望,永远怀抱柔情。

01.一首由西伯利亚春风带来的歌

《喀秋莎》作为一首典型的民谣,表达的主题是爱情,描绘的是一幅俄罗斯早春时节的画面:

春风吹过冰冻的湖面,将少女对身处远方的心上人的思念也吹入和煦的阳光之中。

每个民族的民谣都有不同的性格色彩。法国民谣温柔缠绵、欢快俏皮,意大利民谣洋溢着满满的热情,英国民谣散发着清新和自由,日本民谣表达着精细幽微的“物哀”,而中国民谣则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感……

音乐是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俄罗斯民谣的题材、形式、风格都非常广泛多样。悠扬的而带着忧郁的小调,仿佛让人置身于广阔的大地上,富有感染力。当然也有十分活泼,甚至律动感强烈的民谣。以《喀秋莎》为例,这首歌节奏快速,鼓点频率高,表现力极强,可以说是为舞蹈“而生的”。究其原因,以斯拉夫族为主的俄罗斯人,最早由乌克兰基辅一带移入,所以大部分的音乐也受到了乌克兰哥萨克舞蹈的影响。

02.伏特加与巴扬手风琴

俄罗斯处于北方严寒之地,伏特加对于“战斗民族”的意义不言而喻。

色泽透明,表面看似与温柔的白开水别无两样,实际上口感辛辣、后劲迅猛。酣畅此酒,犹如吞入一道烈焰,灼烧的感觉带来了异样的快感,原本身体的寒冷也随着酒精进入胃中顿然消失。

另一方面,俄罗斯民族有着崇尚诗歌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诗人气质让这些豪爽的人们多了份细腻的敏感与柔情,再寒冷的季节也无法冰封滚烫的心。他们喜欢和着跳跃的音符,踩着欢腾的舞步,音乐与舞蹈就是他们的语言。

俄罗斯有许多具有民族风情的乐器。俄罗斯民谣使用最多的是“巴扬手风琴”和“三角琴”,旋律多为Aeolian(爱奥尼亚调式)、Dorian(多利亚调式)、Phrygian(弗里几亚调式)。《喀秋莎》这首歌也反映出俄罗斯较为经典的音乐特色:舞曲、小调,每个音符的中间都流露出无以言说的壮阔感与哀伤。

03.今天听到的《喀秋莎》

《喀秋莎》在今天早已不是一首普通的民歌这么简单,它代表了俄罗斯人永不停息、拼搏进取的精神。

此前的东京奥运会上,由于俄罗斯运动员的违规行为,俄罗斯只能用体育代表团的身份参与奥运会,国旗、国徽、国歌都不得出现。

奥委会允许俄罗斯代表团可以选择一首歌替代国歌,《喀秋莎》当仁不让。“我想象不出更能代表我们的歌曲”,俄罗斯运动员如是说。

北京冬奥会中场休息期间,现场响起了《喀秋莎》的旋律,瞬间感染了所有俄罗斯队员和观众。你永远可以相信,任何一个时刻,好的音乐都会成为连结世界的纽带。就像上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寄往中国的一张贺卡,正面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画像,背面则用中俄双语写着:同志,你们是那个奇迹般的红色时代留下来的最后一盏闪耀的灯,请千万不要放下手中的红旗。

-//-

编辑:Riki、猹猹

文稿:MasterYi.

配图:MasterYi.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