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似乎在一夜长大。他被贴上了各种标签。但他始终是清醒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做什么,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内心清晰。
他不介意也不需要外在包装和所谓人设,他内心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他去寻找自己。易烊千玺逐渐长成了一个成熟内敛的男孩,“你越了解他,越有一种从口袋掏东西的感觉,总也掏不完”。
最近,易烊千玺在读莫言的书《晚熟的人》,“刚刚看到第三章”。
他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对自己感兴趣的书,就会拿来看看,比如班宇的《冬泳》和余华的《活着》。但是易烊千玺并不习惯逐条列出阅读计划,因为那会使他变得焦虑,“就是有一种上赶着去做的劲溢出来”。
不只阅读,做任何事,易烊千玺都喜欢在一个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不过,说他毫无计划性也不对,他自己找到了一种折衷的方式——就像小时候,他把需要完成的各项作业都总结成一两个字,写得不一定很清楚,只有他看得懂,“反正我知道有个事要做”。
不难理解,易烊千玺很小的时候就被成人社会所规训,他的成长速度被迫加快,被投入社会中的他必须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现实的养分。长大后的易烊千玺忙到连轴转的时候越来越多,他对来自内心支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他在寻求心灵的片刻滋养与自由。
于是,他会愿意讲自己的校园生活,甚至连微小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尤其在特别疲惫或紧张的时候,他会想起,“小学时中午去小饭桌吃饭,跟同学一起玩,那是一种热腾腾的感觉”。
易烊千玺习惯了放任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他小时候,在下楼梯去上广播操的路上,脑子里会突然蹦出一幅画面:一瞬间,有了危险,他变成了超人,飞出去把同学们一个个救出去。
发呆、想象,依然经常出现在易烊千玺身上。疫情期间,他有了比平时更多的休息时间,他陪着爷爷奶奶在湖南的山里住了一段时间,几乎每天他都去爬山。他不由想着自己未来生活的模样——在山里建一座小房子,就自己住,甚至连挖地基、装修这些琐碎的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
然而,易烊千玺并没有真正“出世”的想法,片刻的抽离能让他获得丰富人生的力量和勇气,比如说,与被迫早熟相比,他或者可以在自己的幻想里做个晚熟的人。
现实中的易烊千玺,有股赤诚的理想主义者的劲头,在他初入中央戏剧学院的演讲中,引用了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一段话:“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体验从未有过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能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
当他的本我与超我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明显,大家寻找的那个易烊千玺究竟在哪里?
成熟与少年
易烊千玺参加过一档名为《朋友请听好》的综艺,第一天吃第一餐饭时,何炅和谢娜分别坐在了桌子的两边,易烊千玺就站在一旁吃,谢娜让他坐下吃,但他坐下后又站起来。后来,何炅发现,原来易烊千玺觉得自己坐中间的位置不合适,他不好意思坐“主位”。
与易烊千玺接触过的人都深有感触,他的谦虚与修养是刻进骨子里的,一颗善良的灵魂被谦皮傲骨包裹着,在某个时刻就会露出来。
也因此,很多人会惊异于易烊千玺的“乖”。然而,与易烊千玺多次合作演唱会的总导演李予萌说,与其说易烊千玺乖,不如说他品质好。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老套,但用在易烊千玺身上,他完全接得住,毕竟,懂分寸、知进退,在这个复杂的当下,是一种稀缺品质。
李予萌记得,每次演出他都默默站在一边,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他是个专注于做事多于说话的孩子。“可能这会让易烊千玺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得更成熟一点。”李予萌说。
易烊千玺似乎在一夜长大。他被贴上了各种标签,比如顶流、偶像。但他始终是清醒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做什么,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内心清晰。他说:“十三四岁那会儿被选择,所以十七八岁就会开始找我想要什么。”
易烊千玺牢牢把控着人生的前进方向。最近两年,时间在他身上积蓄的力量喷发出来:备战冲刺高考57天,他以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双第一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他凭借电影《少年的你》获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以及入围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他与一众老戏骨和实力演员搭戏的《长安十二时辰》获得豆瓣8.3分的评分;他在《这!就是街舞》中担任队长,让大众看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舞蹈实力;他参与出演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将在年的最后一天上映。
未来无限,他脚下的道路一直向前延伸,但他从不恃才自傲。没人否认,易烊千玺是“00后”一代的榜样。
“我们小时候都会有一个偶像,想着长大以后一定要去成为他。但是,现在更多接触工作,更早步入社会,我发现其实长大以后,你就是你自己。你有一个偶像,其实就是跟他一起进步,一起努力,(偶像)就是一个标杆。”易烊千玺从来不会放大偶像的作用,对于他自己的认知也异常清晰。
他不敢说成年后的自己变得多成熟,即将到来的20岁算不算一个成熟的年纪,但易烊千玺觉得,大家或许可以从某些小细节看到他的变化,比如,想事情更细、自我认知更明显。
李予萌看到了易烊千玺的变化,她觉得,18岁以后,他变得越来越耐看。这些年,人们越发发现,易烊千玺是时尚杂志和摄影师心中的理想男主角,不仅因为他自带流量,更因为他几乎经得住所有硬照的考验。对此,摄影师陈漫曾经说过,易烊千玺是“正帅”,仁、义、礼、智、信都能在他那张脸上找到。
“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质感,他更有厚度了。”李予萌说,如果一个人只能靠华丽的外表支撑,最终这层外壳将会被风化掉。易烊千玺不断增加着自己的储备,这里有时间带来的,也有知识带来的。他长成了一个成熟内敛的男孩。“你越了解他,越有一种从口袋掏东西的感觉,总也掏不完。”李予萌说。
在她眼里,易烊千玺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男孩。“有人说他早熟,有人说他做泥塑盘核桃,不是这个年龄该做的,那你怎么知道这里面没有门道?”
现在的易烊千玺呈现出来的一切都不是别人逼迫的。他不介意也不需要外在包装和立所谓人设,他内心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他去寻找自己。当你夸他自律时,他微微一笑,说其实自己很懒;当你说他做事很酷时,他不会否认,但会换个更谦虚的说法“效果还可以”;当你心疼他心里能装事,他云淡风轻地说“时间会把它带走”。
显然,成熟与少年,并存在易烊千玺身上。他的泥塑老师任哲觉得,从内心看,易烊千玺应该永远是个孩子。他也可以很成熟,但这是形容脑子的,在考虑问题上成熟。
在成熟与少年之间,他找到了自己。
易烊千玺说自己有选择恐惧症,在《这!就是街舞》遇到好的选手就开始纠结。但事实上,易烊千玺的毛巾送得飞快,街舞选手说:“实际上,他(易烊千玺)很坚定。”备采时,易烊千玺解释了自己的行为,“有好的我就直接给你过了”。这算不上矛盾,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最直接也最有效——最终以一种成人的果断亲手终结了自己的纠结。
人们看到了期待中少年的成长,但也捕捉到了属于少年的调皮与意趣。当街舞导演宣布每人只有26条毛巾时,易烊千玺开玩笑道:“如果毛巾不够呢?去抢别人的。”而他的队员在与其他队battle时,对方的队长鼓励队员“把毛巾抢回来”,易烊千玺则歪着头一笑,不紧不慢地叮嘱自己的队员“稍微收着点,不用太使劲”。
私下里,“撸猫少年”易烊千玺会任由猫咪们在他身上爬来爬去,他给小猫起各种可爱的绰号,“小漂亮”“小脸脸”“脏耳朵”“小家伙”“小姑娘”……
抽离与投入
易烊千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外界审视他时的好奇和八卦之心,但他自己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世界和自己的好奇,那是他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
这也是易烊千玺特有的生存逻辑。面对被注视、被围观,他从不习惯到感到新鲜,一两年过去,他开始对此感到疲惫。他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这或许是他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与外界保持距离,让人们觉得他有一层包裹感。很多时候,“嗯”“对”“就是这样”的回答方式快速化解掉了一切追问,再加上一个礼貌的抿嘴笑,彻底拦截住了问题行进下去的可能性。
或许,这也能略微解释为什么让他在皮卡与摩托之间做选择,他选择了前者。皮卡的那层铁皮,区隔了太多外在世界的芜杂。在李予萌看来,千玺的自我保护再正常不过:“他不保护自己,还指望谁来保护他呢?”
但易烊千玺的这种抽离,并不矫揉造作,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完全被社会化的人。一有时间,他就喜欢去任哲的工作室做泥塑,慢慢地,在他的雕塑时光中开始加入师生两人的对话。形而上的人生哲学往往是他与任哲交流的主题。“他对于不太人间、比较玄妙的东西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