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渡泛指上海南市老城厢从小南门外到黄浦江边,一片接近扇形的区域。董家渡路是这里的主干道,大致沿西北-东南的方向贯穿其中,像一棵枝干,从上面繁盛地生长出两侧缜密、丰富的街弄里坊,构成这一区域的路网结构。
董家渡的得名,重点在“渡”字上,它指的是曾经黄浦江边的第16号码头,即“董家渡码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这里初为北仓渡,后因浦东有一户董姓人家,用能坐二十多人的双桨大船在此来回摆渡,遂有了董家渡的名称。直到年前后,渡口的设施被改建为码头。
今天的董家渡地区,虽然年代初建成的南浦大桥近在咫尺,但是沿江一带的渡船服务依然延续。上海市轮渡公司在这里分别开设了两条对江轮渡线,即南陆线与塘董线,分别往返于浦西的陆家浜路及董家渡与浦东的南码头和塘桥。
董家渡在过去的十年里,对不同的人群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对成千上万从这里搬迁走的居民而言,那是他们刚刚告别不久的故土家园,工地围墙内已经平整完的土地曾经承载了几代人的人生。
今天在董家渡路上走过的行人当中,大部分则是穿梭于各个工地的建筑工人,他们几乎全部来自外地,董家渡于他们来说,只是一段时期内工作的场所。整个董家渡地区的大规模城市更新约从年上海世博会前启动,若以中山南路为界,西侧部分的董家渡目前几乎完全就是一处大型工地,塔吊鳞次栉比,唯有从高处还能隐约看到如孤岛般伫立于工地之间的董家渡天主教堂和商船会馆。
对于另一些带着怀旧心情来这里找寻旧日情愫的摄影师或行人,十年间,诸如“董家渡大馄饨”、“面料市场”还有那位喜欢拉手风琴的董家渡传奇居民“老史”等标志性人物和地标早已不复存在,董家渡已几乎整个地从现实中消失,那尚存的一点样貌也仅在中山南路东侧到外马路之间的几条以“码头”命名的小马路上,等待着不知何时就会开工的拆除工程。
从陆家浜路轮渡站出来,有一条叫做“油车码头街”的马路,弯弯曲曲地通达中山南路,并与薛家浜路相连。油车码头街,得名于原先街的一头所抵达的是江边的“油车码头”,其弯曲的走向则是来源于街另一头所连接的薛家浜路。
辛亥革命后,日久淤塞的薛家浜被填没,以河道为走向,修筑了薛家浜路和油车码头街。就在轮渡站的斜对面,南市的老居民一定不会错认那座巨大的冷库建筑,高耸的大面积墙体上标志性地连一扇窗都没有,它的前身是年开设在薛家浜路上的南市唯一的宰牲场,年迁至此处并改为上海市猪肉经营部,年时改建为上海市食品公司薛家浜冷库,其建筑本体大抵就是今天看到的样子。
上海市食品公司薛家浜冷库原址外景,图片为视频截图。
在冷库的旁边是一排沿街的里弄民居,目前基本都已人去楼空,但惊喜就藏在这排其貌不扬的沿街房背后。
继续步行至临近中山南路口处,在油车码头街43号的大门口抬头向内望去,一处中式屋顶飞扬的檐角进入视野。这里是成立于年的上海地方性慈善团体“沪南慈善会”的旧址,著名的慈善家王一亭曾担任其会长,而王本人也是南市的居民,他位于小南门内乔家路上梓园的寓所刚好可以沿着薛家浜路“溯流而上”抵达。
与油车码头街北邻的另一条小路名叫
“丰记码头街”
,虽然两侧几条弄堂基本都已搬空,然而,由于当地派出所在此,还稍显有些人气。从丰记码头街一路向东至外马路后折北,再转入多稼路,便是目前已经废弃的医院的旧址。医院普遍大兴土木,院区竞相高大上相比,医院显得宁静、孤立。从中山南路到外马路之间的这段多稼路上,医院所有的院舍,不同的建筑风格提示他们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医院的一部院史。
医院的前身是由上海知名地方绅士李平书创建于清末宣统年间的“医院”,这是国人在上海投资、创办的第一所结合了中、医院。年医院更名为“医院”,抗战胜利后改为“医院”。
李平书肖像,图片来自于网络。
百年医院的历史在刚刚过去的年里落下了一个句点,现在它已并入了老南市另一家声医院,医院。多稼路上的院区,那幢有着三角形大坡顶入口的二层门诊部大楼,入口处大门紧锁。透过已积起灰尘的玻璃窗,旁边的一间诊室内,衣架上还挂着不知哪位医生遗忘在此的干净的白大褂,胸口印着“医院”。
医院门诊部大楼外景,图片为视频截图。
回到多稼路外马路口,以原黄浦江防汛墙为基础新修建的沿江岸线步道已经贯通开放,拾级而上,据说远期的设想是行人可以从这里一直步行至杨浦区的定海桥,饱览黄浦江两岸壮阔的都市天际线。但若选择继续沿着外马路的人行道往北走,则是另一番景象。
紧挨着黄浦江防汛墙的外马路,是董家渡地区许多条各自平行的“码头街”共同的东端终点,除了刚才已经走过的油车码头街和丰记码头街外,一路向北是一个接一个的路口,会馆码头街、赖义码头街、利川码头街、王家码头路,还有已经消失的万豫码头街、公义码头街、竹行码头街、生义码头街等等,这些“码头街”大都与董家渡路保持平行,一头连接着城厢内外的陆路,一头连接着水路,经由黄浦江通往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河水网,乃至中国南北近海的更广阔的世界。
董家渡关于码头与航运的历史,或许还可以从外马路靠近白渡路口的一幢二层洋房作结。这里虽然已不属于传统上董家渡的区片范围,但在一个世纪前,却是另一处与南面的薛家浜(即今油车码头街外马路口附近)地位同等重要的汇入黄浦江的河口位置。今天这里的白渡路在年填浜筑路前正是肇嘉浜汇入黄浦江前的最后一段河道,而这个肇嘉浜就是那条几乎总是以臭水沟面貌出现在教科书上的连通上海旧城厢内外、东通黄浦、西达徐家汇蒲汇塘、乃至松江府的运粮大河,肇嘉浜路的前身。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道台袁树勋拨款在此建造海关关址,称为“江海常关”。年,关址又再度重建为一幢二层洋房,即今外马路号。又因为上海早在开埠初期就已在现今著名的外滩13号位置设立了负责对外贸易管理与征税的“江海北关”,故这里又称为“江海南关”。如今,在它面向黄浦江一侧的二层阳台上,隐约还能看见刻有“”字样的建造年份的装饰。
从薛家浜到肇嘉浜,从一个码头到下一个码头,从医院到市九医院,从天主堂到商船会馆,一个董家渡“消失”得了无痕迹,另一个董家渡还在来的路上。年初春,听闻那位爱拉手风琴的
“老史”
永远地走了,带着他的欢快又落寞的琴声走了。行走在董家渡的我,还在艰难地搜寻他和它记忆中的样子。迎面吹来了又一年的春风。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