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青岛夫妇20本帐簿见证改革巨变工资增长1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8/11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小到几分钱的帐目,大到几十万的支出,青岛市民马连发一家40年的家庭帐簿,浓缩了这些年来一家人的平淡温馨,更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迁。

图:年,两位老人领证结婚,也是从这时起,心细的马连发老人开始给每一笔家庭花销记帐/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年4月12日,绿豆芽0.20元,菠菜0.10元,糖精0.20元、(爆)米花0.10元,香油一斤0.95元,卫生香0.11元,粮食30斤4.90元。”一本本泛黄的帐簿,一笔笔家庭收支数据,将马连发和妻子王路珑的回忆拉回到了年。

粮票、购物券、购物证、副食品证、城镇居民生活用煤供应证……68岁的马连发和66岁的王路珑把那个时代特有的“老物件”,连同40年记录的近20本家庭帐簿摆满了整个茶几。如今,这些“老物件”和帐簿都成了那个年代独特的印记。

王路珑告诉记者,记帐的习惯来自于做教师的母亲,她至今保留着母亲年至年去世前的帐簿。帐簿虽已泛黄,但封面上“勤俭持家”四个字却依然醒目,每一页都清晰记录着年月日、摘要、收入、支出、结存以及备注,每个月甚至还有汇总。

奶奶那一辈就有家庭帐簿

马连发和王路珑于年结婚,他们於年也开始记录自己的家庭帐簿,那一年也正好是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王路珑是家里的“掌柜”,负责记录每天的帐目,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买车、买房,都被她一笔一画记在了帐簿里,这一记就是40年。

从限量供应的蔬菜、粮食到越来越丰富的菜篮子,从自行车到家庭轿车,从住在办公室到购买商品房……随着马连发夫妇工资收入的逐渐提高,帐簿上显示,家庭购买物品也更加丰富,消费层次也在不断升级。

工资40年增长倍

家庭帐簿也清晰地记录着家里的存款变化,年至年每月存5元,年每月存10元,到年每月能存到20元。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能存到元。年,马连发一家的全部存款达到了3万元。年,全款53万元买房之后,还有5万元的积蓄。

马连发说,两人的工资也是水涨船高。年,马连发和王路珑的月工资分别增长到了46.18元、43.7元,年分别为.95元、.8元。

年9月,马连发由当时的青岛即墨市物资局选派到一家韩资企业做工会主席,月工资一下子从元涨到了元。就在年4月份,记者在帐簿上看到,他们的工资分别为元、元。

年至年,仅是两人的月工资收入就增长了倍。“你说变化大不大?”马连发一边翻看帐簿一边感慨,“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随着收入渐渐增加,一家人的娱乐生活也丰富了起来。王路珑和她的小孙女一样,从小就酷爱音乐。21岁时就学会了拉手风琴,但直到年11月2日,她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手风琴。这是马连发花元买下的一台单位的二手手风琴,而当时他的月工资仅有95元。

精神层面支出越来越多

“年1月2日,家里又添了一架琴,帐簿上记录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