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写大庆的有三四十首,获奖作品的也挺多的。我希望大庆老百姓能听到这些作品,多多传唱。”
银丝缕缕,却并不苍老。文质彬彬,又不失幽默。
年生人,坚称自己是“80后”。这是一位喜欢音乐一辈子、创作歌曲60年、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和音乐教学当中的长者,他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了我们这座城市中最灵动的音符。
他,就是王连才,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对大庆有颗感恩的心
记者:今天做客《老张小张访谈录》的嘉宾是我市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王连才。王老师,您好!
王连才:您好,主持人。
记者:您从事音乐事业有好多年了吧?
王连才:我年毕业于哈师大艺术系,后来改成音乐系,现在改成音乐学院了。毕业时我还不满20岁,然后在青冈二中教学。到年,才调回望奎老家。
我的工作时间就是我的音乐教育时间,大概是40多年。到今年我已经退休20年了,可我的音乐创作可不止40年。因为我一直没有停止创作,应该有60年了。
记者:您创作了很多歌颂大庆的歌曲,是不是来自于对大庆的喜爱和工作生活的感触?
王连才:我年调到大庆石油学院附中。之前大庆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很早就听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想歌唱大庆。
所以,来大庆后创作的 首作品叫《石油工人心向党》,发表在黑龙江艺术年第二期上。
我有一种感恩的心,我一定要感谢大庆,感恩我们的时代。我写每首歌曲时,都带着这样一种感情,真情流露。
我有一首自认为比较好的作品,叫《油田夜色》。是年创作的,作词张晓春。
首唱是天津歌舞剧院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赵英明,她和关牧村是一个团的。年当年,她来大庆演出时唱的这首歌。
后来,她和关牧村到哈尔滨合开一场音乐会,又唱了《油田夜色》,黑龙江电视台《每周一歌》播出了这首歌,大庆电台也在每周一歌节目中播出过,这首歌获得年文化部第三届群星奖。
近几年写大庆的,也有三四十首。
我希望大庆老百姓能听到这些作品,歌曲都很正能量,并歌颂大庆。
创作多半是有感而发
记者:说到创作,您有哪些难忘的创作经历?
王连才:音乐创作,是一个很艰苦、很枯燥的过程。首先,得有好词,发现好词。没有好词,很难出现好的旋律。
我的创作多半是有感而发,歌词确实感人,打动我的心。这样才能带着感情写旋律,把我内心的感情通过音乐旋律流淌出来。
歌者带着情感唱,也能感动观众。当你的真情实意通过旋律流淌出来,作品才能受欢迎。
我有一个特点,我写歌不追求很复杂的技法。我就想怎么能把它写得很顺,起承转合,用得恰到好处,而且朗朗上口,悦耳好听,雅俗共赏。
记者:您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能介绍一下吗?
王连才:《油田夜色》是我代表作品之一。另外,我的另一首作品叫《两情依依为石油》,作词唐元峰,歌词写得非常好。
这首歌曾发表在沈阳音乐生活上,主编是秦咏诚,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大作曲家。
还有一首,叫《我爱城市森林》。
大庆中林街不有个城市森林吗?就是根据这个写的歌,作词是杨东纯,我俩合作了很多首歌,《红叶情》也是他写的,获奖了好几首。
《我爱你城市森林》写得非常大气,年在北京第八届北极星群英杯获金奖。
后来,这首歌在全国林业部门征集歌曲时,被一个叫张强的词作家重新填词,改了个歌名,叫《大森林》,全国林业征歌就入选了。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电视台要录制获奖作品,全国就入选了15首作品,咱们这是 首。
记者:哪个作品获的奖难以忘怀?
王连才:《油田夜色》获得年第三届文化部群星奖,这是政府奖,当时获的是 奖。
这个奖,金奖全国一首,银奖两首,铜奖三首, 奖,就五首。尽管是 奖,可含金量很高。
记者:据我所知,您还获得过终身成就奖。
王连才:年建国杯,我获了两个奖。一个是《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获个金奖。另外一首是《听妈妈歌唱春天的故事》,年在北京获得金奖。
记者:您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哪呢?
王连才:所谓灵感,首先来源于勤奋。我记得有一位名家说过一句话,灵感从不拜访懒汉。
我现在80岁了,还天天学习,网上有很多好作品值得学习。
儿子在音乐上有所成就
记者:在这么多年创作与教学中,有哪些感触呢?
王连才:在创作中,我比较认真。当然,我把这些都当成乐趣。
另外,音乐教学,也让我很满足。教了这么多年的学生,如今有的升教授了,有的升博导了,还有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
说实话,最让我骄傲的是我的大儿子王宏宇,我既是他的爸爸,也是他的启蒙老师。
记者:您是怎么培养您的儿子的。
王连才:他6岁时,我发现他耳朵听音特别好使。比如升发啊,降C啊,一般小孩听不出来,他就能听出来。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又到俄罗斯留学。他现在已经是哈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国际评委了,现在正筹备国际手风琴比赛。
以前国际手风琴比赛,他都是出国当国际评委。现在他把这项赛事引进《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当中了,特别增加了一项国际手风琴赛事艺术周。这是他一手创办的,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
记者:听说您爱人也是搞音乐的。
王连才:是。她在职时是小学音乐老师。她最喜欢唱歌了,现在78岁了,天天在家唱全民K歌,都唱入迷了,当年她当小学音乐老师时,登 唱过。
记者:她一定非常支持您的创作吧?
王连才:对,她非常支持我。我每次写歌,她都是我的 个听众, 个提意见的人,我写歌首先听她的建议。
记者:这些年,您创作了很多好歌,特别是歌唱咱们大庆的歌曲,为大庆乐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连才:这些年,我确实写了不少大庆的歌。
比如,萨尔图区歌、让胡路区歌、石化总厂厂歌、公安局局歌、老年大学校歌,还有十四中校歌、八中校歌、五十五中校歌、兰德学校校歌等等,希望能多播放一些,让大庆市民都听一听,多多传唱,这是我 的愿望。
新媒体记者张福先张雪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