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生,总会老去,朝花夕拾,朝阳夕落,万物自有规律。
变老,是一个令大多数人恐惧的问题,身体机能的衰落似乎会让很多人觉得被时代所抛弃。为了防止自己晚景凄凉,有些人就想着只要有钱,就万事大吉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位名人曾说:“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了,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有钱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解决不了一切问题,钱足了,人老了,也有可能晚景凄凉。
有一些老年人经济条件还不错,拿着大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养老金,身体也健康,但他们看起来生活凄凉、寂寞悲怆。钱很重要,但只剩钱,也不见得过得幸福快乐。
演员刘雪华,如今已经60多岁了,作为几十年的知名艺人,早就有了丰厚的家产,很多人都觉得,她应该过得很悠闲自在。
实际并非如此,由于伴侣去世得早,也没有孩子,她孤身一人,整整十年的时间只要在家,就会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很大,还怕电视声音太小,会觉得更寂寞。可见,有钱并没有让她生活过得好。
钱可以买到大房子,但买不到房内的温暖;钱也可以买到昂贵的医疗,但买不到健康与快乐。钱不能解决所有的焦虑,人老了,有一些东西也很重要,没有这些东西,晚景凄凉是避免不了的。
1.没有伴侣相伴左右
人到一定年纪就要恋爱结婚,这是中国几大千年来的风俗习惯,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少年夫妻老来伴,小夫妻年轻的时候吵吵闹闹,老了就是要互相照顾,互相扶持。即使老两口再怎么吵架,也知道两人缺一不可。
三老爷年轻时当过兵,服役期间腿受伤就退役回家了,但人是退役了,当兵的脾气可没熄火。
一顿饭咸了淡了,就对三奶奶骂骂咧咧的,刚开始,三奶奶认为是三老爷腿受伤了有点子脾气很正常,但是后来,即使腿好得差不多了,三爷爷的脾气也没见得收敛,从年轻时一直骂到两个人都头发花白了。
就连自家的儿女都看不下去,恐吓三老爷说,要是再这么脾气暴躁,就让三奶奶跟着回城里生活,让他自己留在农村,看他还能骂谁。这么一说,三爷爷果真收敛了不少。
后来,三爷爷因为胃癌住院,在病床上也不安生,经常指使别人做这做那,儿子提出来想和三奶奶轮流照顾,三奶奶拒绝了,就说:“除了我,你们谁也受不了他的狗脾气,还是我来吧。”
遗憾的是,这个暴脾气的老爷子三个月后便过世了。死前对儿子说,所有的钱都是都给三奶奶的,你们要是敢从她那里抢一分钱出来,就死不瞑目。
葬礼上,大家都说三奶奶似乎没有显得悲伤,老伴走了,自己也可以跟着儿女去城里享清福了。哪有人知道,真正的悲痛恸哭是无声的,眼泪回转,却在心里流淌。
三爷爷走后刚好一年,三奶奶也去世了,走得很安详,无声无息。
很多人不理解三奶奶的突然离世,其实那是缺失心理支撑了,老伴生前每一句的骂骂咧咧都是生活的气息,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
夫妻的相处之道各不相同,有人如胶似漆,温言暖语,但也有人骂骂咧咧,吵闹不休。
从年少到白发苍苍,若几十年都是同一人相伴左右,无论怎样的相处模式,爱意与扶持都只增不少。一旦少了一人,就像失去灵魂,身体失去了灵魂,自然也不长久。
晚年没有老伴的陪伴左右,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
2.没有子女可以依靠
最近在90后一代中,兴起了不结婚不生孩子的思潮。很多人认为,如果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没有了自由,就会变成围着孩子、老公打转的黄脸婆,所以就拒绝结婚生子了。
大致也明白如今年轻人的心态,年轻时有事业可以打拼,有朋友可以玩闹,有网络可以消耗时间,所以大部分时间也不会感到无聊和孤独。可是,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加入一个不可控的额外因素呢?
因为在离异家庭长大,从小也受到一些闲言闲语,长大后,王姐就决定不结婚不生孩子,也因为如此,王姐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和事业中,毕业三年就坐到了经理的位子。上班时是精英女白领,下班后是美丽俏佳人,令多少人羡慕不已。
王姐自己很满意这种状态,每当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时,她也拒绝了,口头语就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就这么一直蹉跎到40岁,她也是一个人。
后来有一天下班路上,因为小区外边施工的原因,自己也没注意告示牌,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脚,骨折了。住院时虽然请了护工照顾,但是看到别的病人都有家里人带来了美味可口的饭菜,看着自己手里“营养均衡”的住院部餐食,也是很羡慕的。
而年轻时那些玩得来的的朋友,早就各自成立了家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共同话题可以聊,慢慢也就生疏了。
半个月后,她回到自己的公寓,看着冷冷清清的房间,突然悲从中来,可事已至此,又能怪得了谁呢。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幸福美满的,但不能因为个别破碎的家庭,而否决掉所有家庭的成立。传统习俗的延续,自然有它的道理,儿女的存在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生命的依靠。
年轻的时候很潇洒,老了就感到孤独了,也来不及了。现在的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是因为他们还年轻,还身强体壮,没看到过孤寡老人过得有多无奈。
曾经看过刘德华主演的一部电影《桃姐》,剧中桃姐生病,但无人能照顾她,于是她被送进了养老院,也正是在这个养老院里剧情中,观众看到了人情冷暖。
养老院的老人被分为三个类型。一个是有儿女且儿女经常来看望的,一个是有儿女但儿女不怎么来看望的,还有一个是没儿女的。
养老院里有没有子女的老人,护工的态度都不一样,即使交了同样的养护费,相比其他有儿女的老人,护工也是不怎么上心的。可是这些老人也没人诉说委屈,只能忍,羡慕其他有儿女的老人们,境遇实在悲凉。
结婚生子并不是求儿女大富大贵,儿女们不一定会很有钱,但儿女的存在就是老人们的一道防线,也是生活的意义。
小时候,父母是儿女的臂膀和依靠,长大了,儿女是父母的依靠。代际传承,根茎相依,如此,晚年才不会过于悲凉。
3.内心空虚,没有精神支柱
年轻时按部就班地工作,照顾家庭,似乎还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退休后,突然发现自己有大把的时间,既不需要工作也不需要照顾孩子了,有的人就突然空虚了,网上还有孤寡老人没事儿抽马桶水打发时间的新闻,也有人重新启程,找到新的兴趣爱好,过着精彩的晚年生活。
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有老伴有子女还不够,也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只懂得依靠别人、没有自我精神支柱的人,总归是要内心空虚的,也是缺失安全感的,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的人,会老得更快。
看过一则报道,一位80多岁的李奶奶应聘上了阿里公司的资深研究员,应聘成功的原因在于,李奶奶退休后也一直坚持多方面学习,并且是喜欢电脑、手风琴这些爱好。个人技能不仅没退化,反而有所长进。
面对媒体采访,李奶奶令人印象深刻,她称:“自己很喜欢人际交流,到了这个年纪金钱已不在乎了,只是图个快乐而已。”没错,追求快乐成为李奶奶晚年的精神支柱,她也做到了。
星光不负赶路人,这句话对年轻人适用,对老年人也适用。即使晚年,也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兴趣,身体可以衰老,但思想不能。
经常看到网上报道,热衷于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与热衷于清净生活的年轻人总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大爷大妈们占领篮球场,年轻人们买科技设备,远程关闭大爷大妈的广场舞音响,两队人马互不相让。
其实,若是广场舞大爷大妈们能够换位思考,不打扰年轻人的下班时间,而年轻人也能包容大爷大妈们的兴趣爱好,这是一场共赢的游戏。
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总是精神百倍、兴高采烈的,给自己的退休生活找到极好的生活乐趣,甚至体力都比很多年轻人更好,这样的晚年生活很精彩。
沈从文在《边城》中说:“一个人内部的衰老,是任何人都无法看出来的,甚至连自己都看不出。真正衰老是在人的心里,当一个人心里觉得自己老了的时候,才是真的衰老。”
即使人老了,要找寻自我价值,它不用多么宏大,可以像阿里奶奶一样不服老继续学新技术,创造新的价值,也可以像广场舞大爷大妈自得其乐,让自我得到满足即可。
时代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老年人也可以在时代变化中,找到自己的风采,做精彩晚年生活的掌舵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