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拾话白渺希望能拿相机拿得更久些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3/2
                            

原创拾城摄影师联盟拾城

读懂一张照片,也想读懂照片背后的创作者。长久以来,拾城习惯将照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让他们替摄影师说话,现在,我们将这些习惯于埋头在相机背后的摄影师拉到照片前,听他们的故事,去理解藏在照片中的、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是拾城推出的摄影师访谈栏目,本期为第十七期。

白渺

摄影师,平时主要从事报道摄影、纪实摄影的工作

摄影的魅力,摄影作品散发出的那种不可言说的微妙,始终吸引并激励着我去探索与实践。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自己能拿相机拿得更久些,能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QA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白渺,是一名摄影师,平时主要从事报道摄影、纪实摄影的工作。从进入这个行业到现在,我见证了一些事件,见识了一些人,也去过一些如果不从事这个职业恐怕永远不可能去的地方。我的生活因为这个职业而更加丰富,生命体验也增加了广度与厚度,我常常感恩于此。

在我从业的这十几年中,摄影、报道摄影、媒介和传播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也随着这些变化,审慎地调整着自己,不被淘汰和抛弃。对于我而言,工作环境、拍摄工具、作品呈现的平台与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摄影的感情和态度、对于好的摄影作品的认知等这些更为根本与核心的东西,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我是最早一批加入拾城的成员之一,如今已经陪伴它7年了。很幸运,能够参与其中,见证着它的不断进步与成长,也收获良多。有一个词叫“七年之痒”,是描述关系的,但我与拾城,还没到这种状态;相反,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那些拾城摄影师拍摄的优秀作品,让我对拾城始终充满着信心。据说,人的细胞平均每七年就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如果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的话,那么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我在进入拾城后已经完成了一次蜕变。希望未来我能不断从拾城汲取能量,不断迎来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蜕变。

北京-年5月3日,散落一地的杨絮。拾城白渺

「拾城人问拾城人」

周馨:近两年,你的工作、生活和心态有什么变化?

近两年,工作、生活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也学到了些东西;生活则是更加稳定和舒适了。至于心态,我还在努力调整,争取能更加自在吧。

浦峰:体制内的工作和选图机制会压制你的摄影本心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语境和传播环境的问题。每个媒体都有它自己的立场、语境和传播方式方法,如果你在其中工作,并且想要做点事情不躺平,那就要去适应这一整套机制,否则你就没法开展工作。但在具体的实操阶段和工作细节上,你可以尝试着去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审美等放置其中,并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把照片拍得更好。

以前,有时候我会因为自认为拍的挺好的图没有被编辑选中发布而不开心,甚至愤怒,但现在已经慢慢看开了、看淡了。

成都-年6月10日,站在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上准备指挥中转乘客下飞机的工作人员。拾城白渺

都江堰(四川)-年3月26日,青城山老君阁道观外玩手机的年轻人。拾城白渺

冕宁(四川)-年1月14日,一名厨师在路边剔羊肉。拾城白渺

夏天:十几年前在ofpix的一个聚会上听过你的分享。这么多年过去了,个人对摄影的追求上有什么样的变化。最近有没有在拍摄什么自己的项目?

每一次拍摄,我还是会全情投入,希望自己能拍到自认为还不错的照片;碰到好的题目,我还是会积极准备,甚至有些小“紧张”;遇到好的场景,我还是会很兴奋地不停寻找角度不停按动快门;看到好的照片我还是会有身上起层鸡皮疙瘩被“电”到的感觉……很庆幸,那些摄影带给我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体验,依然存在着。

若说摄影的追求,拍到好的照片这一追求是一直未变的,只不过对于什么是好的照片的标准,可能会有一点点变化,但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最近因为换到了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地点,还在适应以及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

纳塔:如果有人给你w,让你随意去完成一个拍多久都行的个人项目,你会拍什么?

我会拍一个与信仰有关的项目。不过,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吗?哈哈哈……

浦峰:现在除了单位的任务,还有什么自己的长期选题在拍吗?

最近两年一直处于调整期,没有拍什么长期选题。

成都-年11月12日,冬天难得一见的阳光照着窗外的植物。拾城白渺

成都-年11月20日,一名老者周末开车遛弯,在烂尾楼附近的免费停车场停下车,练习演奏手风琴。拾城白渺

成都-年4月21日,一名老者在杜甫草堂内锻炼。拾城白渺

拾越:听说你手头藏了很多画册和胶卷相机,自己比较喜欢的相机和画册都有哪些?都有什么故事?

也没有很多……画册至少也有上百本吧,胶片相机目前只剩4部了。

我比较喜欢的胶片相机是LeicaM5,这是一个很“怪异”的相机,在LeicaM系列相机制造史上,在我看来这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创新,可惜这种创新被那些因循守旧、固守“经典”的人所抵制,最终只出了一代就放弃了,又回到LeicaM的经典老路上。由此可见,创新其实是很难做好并且持续下去的。我现在偶尔还会使用这台相机,装上胶卷,很放松地到处走走拍拍。

至于画册,喜欢的其实挺多的。最近看过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深濑昌久的《鸦》和山本昌男的《手中一滴》。前者的情感浓郁到令人压抑,后者精致、优雅、意蕴深远。突然发现,这两本画册好像正好展现了日本文化的两个极端?

崔力:用过这么多顶级器材,最爱用的是什么设备器材?

没有用过很多……很幸运,由于工作原因,能接触到不同品牌的一些旗舰级的摄影器材,体会过它们的好,可以说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

现在用的最顺手的,反而是iPhone,随时可以拿出来拍摄,很方便,画质也基本能满足需要。

用过的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部相机,一部是Canon1Ds,另一部是LeicaM6(Leitz黑漆小盘版)。两部相机都陪伴了我挺久,去了不少地方,拍了很多照片。前者作为数码相机,画质在当时是完美的存在,而且它出来的那种有点淡淡的、冷冷的“蓝调”现在依然影响着我在调整图片时的色彩取向。后者是我的第一部Leica相机,配合当时的FujiSuperia胶卷,给我带来了很多摄影的快乐。

石渠(四川)-年1月11日,一户藏民家的孩子。拾城白渺

凉山(四川)-年12月9日,一名戒毒人员坐在宿舍里。拾城白渺

成都-年9月2日,一名穿着古装的年轻人在地铁口看手机,“穿越”感十足。有时候,成都就是给人这样一种“混杂”质感。拾城白渺

周馨:你酷爱跑马拉松,这项运动带给你的是什么样的体验和乐趣?

跑步表面看起来是一项简单、机械甚至有些无聊的运动,但其实很有意思。在跑步的时候,你可以实现与自己的“对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