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沐方婷为您朗读(第期)
站上讲台二十多年,爱好诗词,解读诗词,也与诗词结伴一生。很多人都问过我,你是不是出自一个书香门第,从小接受诗词熏陶?其实并不是。
我的出身很平凡,父亲是一名工匠,只有初中毕业,母亲在读初二时就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回城之后,她通过自学的渠道念了大专。他们对我人生最大的影响,是给了我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01
记得在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当时在湖南师范大学给琴房做家具。有一次,听到隔壁老师在教弹琵琶,琴声清脆亮丽,回来后他问我:你想不想学琵琶?
琵琶?乍听我挺纳闷:为什么学琵琶?父亲说,琵琶的琴声很好听。那时的孩子不像现在,忙着学各种才艺,所谓艺多不压身。当时的我只是简单地抱着好奇,懵懵懂懂,对父亲说“那就学”。后来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又认识了一位手风琴的老师,于是在琵琶之外,我又学了一段手风琴。
其实,当时我们家的条件并不好。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个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房子小,于是父母又在原本的房子旁,额外搭了一个小厨房。当时父亲是一个临时工,一个月工资几十块钱,母亲是一名纺织工人。我学手风琴一堂课一个小时5块钱,一个星期四次,也就是20块钱——那20块钱,就是我爸爸半个月的工资,40块钱已经是我爸爸工资的全部。
一个工薪家庭的几乎所有工资,都花在了对我的教育投资上,而且是一个看不到任何功利目的、短时间内看起来是“无用”的业余投资。父母也并不指望我学这两门乐器一定要有“用处”,他们的出发点,就是认为学点东西对我可能会有点好处。
这些乐器我一直都坚持学到了小学毕业,音乐的熏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选择唐宋诗词作为我的研究专业,其实唐宋时候最主要的伴奏乐器就是琵琶——我后来回过头来看,其实看似“无用”,却最终有用,命运是不是提早就埋好了一个伏笔?
02
我的父母性格有个共同的特点:不服输。在他们看来,不会的就学,学了就要学好。他们会在能力范围之内把事情努力做到最好,哪怕背后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练习。
母亲作为知青从农村返城时,得到一个到食堂做会计的机会。当时被问到“你会不会打算盘?”实际上她并不会,但她一口答应:会。回家后,她苦苦练了一个礼拜,然后再去考这个职位,结果她的表现相当优秀。
好学,不服输的劲儿,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好——父母用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我小时候练琴,原本只是“一时冲动”,却造就了实在“难忘”的经历。那时学琴没有所谓考级的压力,唯一的压力就是你要弹好一个曲子,真的要苦练。我每天要练习几个小时,从来不能偷懒。后来寒暑假为了练琴还住到老师家中,上午练四个小时、下午练四个小时,我的手指因为按弦有着深深的槽印。
实在有练得辛苦的时候,我的内心暗暗生气,恨不得把琴弦剪断,把琴摔碎!
有一次,我偷懒,不想练琴,父亲看到我这般态度很不满意,对我进行了人生唯一一次惩罚——让我跪在手风琴前思考:你想清楚,还要不要再学下去?或者还是要学点别的?
父亲对我惩罚,并不是逼我一定要成才或者做别的选择,他只是想让我明白:如果你选择了做一件事,就应该坚持下去。
高考填志愿时,我几乎所有的选项都填的是中文系——读中文,是我从中学时代就一直延续的一个梦。但是,大学我没有进入喜欢的中文系,而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念法语专业。
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小语种专业都是相当“时髦”“紧俏”的专业,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对中文的喜爱和坚持。当时周围没有诗词文学的学习氛围,我就像是一个异类——一边背法语,一边背《诗经》、背唐诗宋词。
大学毕业时,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决定继续读研,选择的就是自己喜欢、但是是当时的绝对冷门专业——中国哲学,以及后来的中国古代文学。
几乎没有人理解我,连老师也反问我“你确定不是一时冲动?”在“喧嚣”大环境中,我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一扎下去之后,就再也没出来。
之后,从选择以唐宋诗词为我的研究方向,到走进高校专注古代文学,无论是站在校园的讲台上,还是通过《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平台为大众解读诗词——今天,我的爱好和我的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
03
一直觉得很幸福,父母给了我绝对的自由。他们没有干涉我的专业和职业的选择,而是让我完全顺从自己的内心和坚持。正是有着父母的开明和支持,才有了我的不悔。
现在,我对我的女儿的教育,也像父母给我的教育一样,宽松、民主。我成为女儿的朋友,她所有的小秘密都愿意跟我倾诉。我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当有不理解的时候,我就会想我也经过少女时代,也曾沉迷过言情小说,也曾讨厌过数理化,她所经历过的我都经历过——我首先尝试着去理解她,然后再慢慢引导她。
伴着女儿一路成长,我似乎和她一起,重新过了一个少女时代。她的英语很好,我大学曾学过法语,平常空闲的时候,我们一起尝试着给经典电影配音,她有时也会笑着“怼”妈妈的英语发音——我知道,也许在诗词上她觉得妈妈有着“光环”,但在英语上,她有着绝对的自信。
她也有一个目标:希望能够做我的学生。她告诉我,经常看到我和学生们交流、相处时,其乐融融的氛围,这是她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听到这,我的心里也莫名的开心,我想这是她对妈妈作为一名老师,默认的褒奖吧!
也有人问,女儿是不是也受妈妈的影响爱着诗词,会不会将来也像妈妈一样研究诗词?我想,最重要的是尊重女儿的兴趣。她不一定要走我这条路,她有着自己的人生之路。而我要做的,就像我的父母一样,放手让她成长,给予她最大的宽松、自由与永远的支持。
-END-
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融媒体
出品
监制
杨天兵
统筹
黄琪晨
口述
杨雨
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黄璐
往期相关??:
叶小文: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黄兰香:爷爷,我等你和奶奶来坐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谭清泉:让竹园家风代代相传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赖明勇:母亲的家书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张国刚:“大脚”外婆的豪情传承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易露茜:我再已没机会对父亲说声“对不起”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王国海:从父亲开始延续40年的“家庭会议”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傅莉娟:母亲告诉我,女人要自立自强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袁爱平:传统中国农民家庭父母的爱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李云才:父亲给我的无法用语言表达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雷鸣强:父亲将敢于担当、助人为乐的精神融入我们的骨髓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陈晓红:父亲的家书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徐自强:行医,是我们家四代人的坚守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杨伟军:我与母亲只在一起生活了5年,她却影响我一生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刘长庚:“耕读传家”好家风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石红:母亲从小教育我,幸福要靠奋斗来实现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曹力农:父母爱情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向午平:父爱如山,深沉无声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文树勋:父亲从小对我说,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清明节特辑)周群飞:父亲是我永远的偶像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清明节特辑)凌奉云:父亲的扁担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清明节特辑)李平:母亲,您是我人生第一导师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胡旭晟:父亲的大爱与母亲的陪伴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彭孟雄:父爱如山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钟高明:父母教我永葆感恩之心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钱晓英: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我最好的教育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蔡建和:星夜遥寄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刘海宁:母亲告诉我“替人着想,吃点亏不要紧”
夜读往事FM·家风系列
金鑫:父母一生无权无势,却活得体面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杨丽:从父母那里,学到坚强和自律的可贵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黎思亮:母亲说无论何时都要将廉洁放心间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彭学明:庄稼地里的老母亲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父亲节特辑)周奇志:父亲是我一生的坚强后盾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端午节特辑)李雨儿:奶奶,我多想再唱歌给您听……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何翔凤:父亲没了,“亲不待”是一种永远的孤单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舒勇:我的使命感源自父亲的言传身教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刘昌刚:忆双亲,隔世牵挂念连连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蔡建和:母亲的栀子花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郭光文:父亲的责任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李彤:父亲,来生还要做您的儿子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凌奉云:母亲的往事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焦守云:我希望父亲的人格魅力能感动一代又一代人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滕军:母亲的擂钵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刘山:心素如简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视频)胡彬彬:恩公之记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李琳:父亲严厉下的温柔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谢莎莉:爷爷曾是“地下尖兵”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李新良:母亲走了,此后的日子,再也没有了妈妈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视频)胡野碧:我的父亲“兄弟”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中秋特辑)齐绍瑛:欲寄相思千点泪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重阳特辑)李洪强:目不识丁的母亲是我成长路上最耀眼的指路灯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钟燕:从医路上,从来不忘父母爱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欧阳飞鹏:父母与我,如岁月中的河川与地形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汪万明:改变不了的中国心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唐鸿君:慈母心灯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傅晓岚:如何活出独立女性的姿态?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郑大华:几度梦回,父母还如当年模样|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徐庆国:父母的智慧|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我的父亲尹世杰|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汤浊:母亲一直是我直面生活的力量源泉|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王跃文:人生行囊中有纸笔,更有父母的叮咛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刘建武:好才能和顺美满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付辽源:最好的孝顺是陪伴父母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何清湖:我的岳父教我的五种语言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卢玉恩:父亲常说,我们不要忘本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谭凤英:故乡的茶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刘春生:从父亲的棍棒底下走出大山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清明特辑)曾佑桥:父爱如山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清明特辑)龙大为:我的外婆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清明特辑)谢模满:诀别我娘
夜读往事FM·家风传承
转载注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