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新春之际,在黄鹤楼下表白祖国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5/3

江城二月年味浓,

谁家歌舞庆新春,

春节期间武昌黄鹤楼前

上千名游客经历了一次意外惊喜↓↓↓

2月3日到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连续八天,播出快闪系列活动——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8日早上8点15分左右,在《朝闻天下》播出了在武昌录制的第6集——“品楚风楚韵,念家国情怀”,并在当天晚上的CCTV-1《新闻联播》中也进行了报道。

武昌黄鹤楼

又双叒叕火炏焱燚了!

这一次

我们一点都不意外!

▲视频:“韵味”黄鹤楼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长江之畔,黄鹤楼下,编钟编磬与西洋乐器合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等领衔的科学家合唱团,网红“开心奶奶”曹雪梅全家,“武汉伢”余少群,《洪湖水浪打浪》第四代韩英扮演者马娅琴,青年歌手万莉和上千名游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编钟编磬:流转千年的浪漫绝响

奏鸣《我和我的祖国》

长江边,楼阁下,年味正浓。流转千年的编钟编磬,用雄浑空灵的乐章,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喧闹的春节氛围中聚拢。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把家和国紧紧相系,联结在了一起。从惊喜意外到心潮澎湃,全场近千人在新春佳节向祖国深情表白。

钟磬西洋乐器争奇斗艳

中西乐器各领风骚

黄鹤楼下,人头攒动,手风琴奏响《我和我的祖国》的乐章。口琴明快的音色,更是将人群紧紧凝聚。创作团队对《我和我的祖国》进行了重新编曲。当编钟编磬遇上口琴手风琴,会有怎样的奇妙碰撞?

▲视频:编钟编磬邂逅西洋乐器

荆楚风骚鄂风情

湖北民歌娓娓道来

《洪湖水浪打浪》,竹笛清脆悦耳的旋律,响彻黄鹤楼,将人们的视线从地面拉升至楼宇。弦弦演绎的琵琶声,将《龙船调》的风韵向人群抛洒。竹笛琵琶和鸣,把一曲曲湖北风情的音乐流淌,激起现场游客浓浓的家国情怀。

▲视频:丝竹管弦湖北民歌娓娓道来

中西乐器的激情碰撞,深情款款的歌唱。在现场热烈氛围的感染下,游客或齐声高歌,或共舞,或挥动双臂,深情演绎对祖国的热爱,并献上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央视主创团队(央视提供)

武昌黄鹤楼下的“新春快闪”活动,引发现场游客和电视观众的强烈共鸣,不少市民称5分钟的节目很暖,很燃,看得泪湿了眼眶。

央视主创团队的王涵说,之所以选择黄鹤楼公园作为节目的录制地,不光是因为她是武汉最亮丽的名片,而且在地形上,它是一个半封闭空间,可以打破舞台感,消除表演者和观众的隔阂,更好地融合,适合快闪这种形式,符合“走进人民群众的海洋”这一节目创意。

在乐器的设计上,让编钟、编磬、琵琶等民族乐器与手风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产生碰撞,可带来音乐上的“惊喜感”。

她称,湖北是科技大省,节目中院士领衔的科学家合唱团的演唱,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情,不是演出来的,能更多地引发共鸣。

她揭秘,为了追求现场游客反应的真实感,他们采用了30多个机位在人群中抓拍。效果也很好,观众的反应从惊奇到跟着唱,很有层次感。整个录制过程只用了2个小时,几乎是一次过的。

黄鹤楼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配合节目需要,特意将公园的编钟和编磬从室内搬到了室外的西广场。

节目中出现最多的景点,除了黄鹤楼主楼,还有楼下的《黄鹤归来》铜塑。年,在新的黄鹤楼落成之前,由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正德和李政文合作创作而成。它高5.1米,重3.8吨,系纯铜。年,被制成模型,作为湖北省人民政府迎接香港回归的赠送礼品,存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