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烂漫的樱花,不忧伤
文字/香袭书卷
立春这天,襄阳古城的天气出奇地好,天空湛蓝,阳光温软。只是这样的好天气,也没能赶走心头的忧伤。日益刷新的疫情数字,揪着心,一扯就会生痛。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关于疫情的消息,让这场肺疫更加有一层忧郁的色彩。
我在读了一篇文章《面朝武汉,春暖花开》之后,泪水打湿了双眸。文章的开篇就是一个小男孩在樱花满地的春天,跳起来用嘴接着樱花的图片,下面文字解说:“他在等樱花飞进嘴里,好知道春天的味道。”
曾经这样的场面对于每一个武汉人,都是极其普通的,而此时,正立春,全国人民却在和病毒做抗争,武汉市民更是处于忧患之中。有多少个家庭,为着这场无声的抗争在努力着,有多少离别正在发生着。
武大的樱花,那个一片片充满书香和烂漫气息的花朵,纷飞在多少人的梦境中。“去武大看樱花吧!”每年到了四月份,花开时节,这句话成了一个最美丽的约定。轻柔而温软,迷情而浪漫,樱花有着自己特有的气质与风度,在武汉大学校园的道路边,绽放与飘落。
樱花大道下的美丽心情还留在去年的记忆里,今年的一场肺疫,就为它蒙上了一阵忧郁。这一次的疫情,关系到每一个人,那种感同身受,如此真实。文章的下面接着发出一个外卖小哥在凌晨三四点,看着武汉空空的街头,泪流满面。这让我想起了朋友圈那个做媒体的友人,年2月2号凌晨一点半,深夜下班的路上,走在古城空荡荡的街道,写下的那句话:“这城市那么空,这回忆那么凶。”
在我目光触及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是忧伤的,几乎要落泪。古城的夜晚曾经多么繁华与热闹,小吃店的灯火,行走的人群,孩子们嬉闹声,年轻恋人的身影,已经寻觅不到踪影。是的,这只是暂时的,可是它却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武汉街头的外卖小哥说:“大街小巷都没有人,我心里难受。”那种切身的痛感,是身在其中的人最真实的感受。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内心过于柔软,在灾难面前,总是忍不住眼眶潮湿,内心忧伤。
人间的疾苦,病毒的侵袭。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志愿者们义无反顾的担当,都是流淌在时间中,一点一滴凝结的悲壮。首批赴武汉支援的医疗队出发时,有位志愿者给妻子交代后事:“如果回不来了,以后帮我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不能耽误你。”
这该是在一种多么复杂的心情下,说出的留言。再也抑制不住情感的倾泻,为了这样的一段真实的情感。我们都是父母,也是儿女,谁不渴望着膝下承欢,谁不希望儿女平安。也正是这些普通的人们,与国家共同肩负着责任。默默地奉献,坚韧的毅力,中国人的精神在传承。
对于那个留言的支援者,最好这是虚惊一场,最好的结局是久别重逢。度过这次难关,再回到父母身旁,尽到养老送终的孝心。舍小家,顾大家。这样的胸怀,真的比天空还要宽广,比大海还要博大。也许这些普通的人们,大多数人都只想过着最普通的生活,带着老人孩子去看一场花开花落,听一段流年的曲调,平安喜乐就好,然而他们在此时,却如此伟大。
肺疫它打破了这份安宁,于是平凡的人,做出的事情就是不平凡的。有多少医疗工作者,军人,还有那些坚守在岗位上的人,正在用自己的安危,保卫着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我们,稳妥地坐在家中,看着电视,嗑着瓜子。
这样最普通的生活,对于那些与疫情抗争的工作者来说,都是奢侈的。他们用生命在与病毒赛跑,他们在用热血捍卫着全国人民的生命。而我们只需要安静地呆在家中,不乱跑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这样的小要求,真的是微不足道。
静若樱花盛开时的情怀,不喧嚣,安静地开放,安静地飞落,安静地在自己的世界,把生活过好。一朵花尚且能够做到。我开始期盼着今年的樱花盛开,能与喜欢的人走在樱花树下,说着家常话。
病毒会散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樱花会按时绽放,赏花的人也会如期而至,去赴那场花开的盛事。太多的人们,都在默默地为这场肺役做着贡献。医院的建设者,工地上的工人,没医院,很多捐赠者,静静而有力度地支持着这场战役。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一些,它也是在为全国人民加油。我们期盼着冬天赶紧过去,春天来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春天来了,人间的真情正如那一朵朵的花,开在这片大地上。它会击退病毒的侵袭,它会带来樱花盛开的消息。
想起武汉,那座城市,它承载着我从青春就开始的梦想。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碾转于武汉和襄阳之间的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对于武汉的熟悉程度,仅次于襄阳古城。那座古老的车水马龙的城市,在一片寂静中,等待着繁花盛开。
而此时,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安静地呆在家中,不乱跑,不为社会添乱。这样的日月,于安静处也有声色,阅读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内心不再慌乱,那些淡淡的无处不在的忧伤,我把它留在心间。心愈加柔软,仿佛樱花轻轻地开着。轻薄透明的色彩,纷纷扬扬。
在我眼含泪水时,我越来越理解诗人笔下的文字。又在网上把艾青的那首诗找出来反复阅读,《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多年前读这首诗,只是能够激情高昂地朗诵出来。而今读它,却是内心的共鸣与共振。经历过灾难,才明白那份热爱。经历过暴风雨,才会变得更加坚强。尽管病毒肆掠,人世间的温情,依然值得我们用心去爱。
立春的阳光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大地上的人们,有的在外忙碌,有的闲居在家。天空蓝得没有一丝云彩。想来武汉的天空也是如此,人们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恐慌之后,安静地等待着,积极地配合着,勇敢地抗争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文章中一位戴着口罩的老爷爷,拉着手风琴,原本热闹繁华的武汉街头,空无一人。对于老人,曾经那么熟悉的生活,而今却成了难于追寻。我们如此平凡,有着最普通的担忧与喜乐。这人间,虽有病毒肆掠,但仍然有着太多热爱着这片土地的人,他们用美好的情怀,带着希望地等待着,等待着疫情过后,恢复正常的生活。
我收拾起心间的忧伤,耳际飘过一曲《春光美》的旋律。有这么多可爱的人们,在这片大地上活着,病毒终将被战胜,因为热爱,热爱脚下的土地,热爱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份热爱,是战胜一切的勇气与定力。
我要在樱花开时,去武汉大学校园的樱花道上走走。我要站在一棵樱花树下,张开嘴接住飘落的花瓣,告诉人们,春天的味道,是经过了寒冬之后的醇香。我还要去武汉,吃喷香的热干面,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和吉庆街的鸭脖子。
那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它正处在病痛中。我曾经穿着平底鞋走过的大街小巷,正在被病毒折磨。晴川桥下的路口,车流不断的景象还在脑海中,不断播放。我从来不知道,这个城市它住在我心中,已经很久很久。
我开始深深怀念,那一口不爱听的武汉话,原来如此亲切。我开始怀念那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经久不息的喧哗。我开始怀念骑着单车,穿行在武汉校园的时光。我开始怀念,店铺里那一包包从汉口托运回来的货品。
是啊,面朝武汉,静等春暖花开。这一场肺疫终将过去,等到我们摘下口罩,站在春光里,仰头去接一片樱花入口,那时的武汉,又充满了魅力。黄鹤楼,归元寺,东湖,长江大桥,昙华林,楚河汉界,江汉路步行街,还有武大的樱花,我要重新再走一遍。
已是立春时节。不着急,樱花它总会开在自己的花期。烂漫的樱花,不忧伤。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原创:香袭书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