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人物娄塘老爷叔和手风琴的故事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6/10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40.html
在嘉定城区一户居民家中,屋内近台款式各异的手风琴塞满了客厅和另一个房间的角角落落,俨然是一个“民间手风琴博物馆”。今年70岁的陈兆杰是这些手风琴的所有者。年,他出生在娄塘,受家庭影响,他对机械和音乐情有独钟。

◆陈兆杰第一次接触到手风琴是上世纪60年代,有次到区文化馆看表演,“手风琴亮丽的音色一下子都把我吸引住了。”那天起,他把每月的零花钱存起来,终于在16岁时攒满了30元。“我在市中心区的旧货店看中了一台二手的百乐牌手风琴,标价30元。”陈兆杰说,“为了节省车费,自己是从嘉定到市区骑了3小时自行车才买到这部琴的,回来后又买了书自己学着拉手风琴。”

◆毕业后,陈兆杰被分配到娄塘布店,之后做过厂长也下过海经商,出于对机械的热爱,他最终选择从事科技研发创新类工作。“真正开始收藏手风琴是在退休后”,说起收藏,陈兆杰满面笑容:“手风琴是非常复杂的机械型乐器,能同时满足我对机械和音乐的热爱。”这些各式各样的手风琴有的通过网站购买,有的是交换而来,每一台都保养得非常好,“年龄”最大的快一百岁了。

◆收藏一台琴,陈兆杰有很高的标准,“除了要品相、手感好外,最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生产的琴。”其中,最让陈兆杰喜爱和自豪的是一台产自意大利的MORBIDONI牌手风琴。“这台琴是从网上买的,为此还认识了一个好朋友,直到现在这位朋友每年还会到我家住上一段时间。”

◆如今,手风琴已没有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光,已成为一种小众乐器,教手风琴的人、学手风琴的人都凤毛麟角,无论是江南丝竹、铜管乐队中都没有手风琴的位置。

◆这和手风琴这种乐器的特点有关。手风琴是一种自带伴奏的乐器,左手弹伴奏、右手弹主旋律,可以说一台琴就相当于一个“微型乐队”,而乐队中的乐器都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此外,电子音乐的快速发展让电子琴能模拟出手风琴的音乐效果,即便是需要手风琴的乐队,大多也用口风琴来替代手风琴,因为口风琴的音色和手风琴很相似,但成本更低、携带更方便。

◆乐器的发展,陈兆杰也看在眼里,在收藏之余,他也热衷对手风琴搞创新,让手风琴跟上时代的潮流。他曾经把一台卡西欧牌的电子琴装到百乐牌手风琴上,弹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拉手风琴、另一个人在弹电子琴。最近,他还在研发电子手风琴。“日本的电子手风琴已经出了好几代了,市场上要卖5万元左右,目前国内工艺水平完全做得出电子手风琴,我有信心研发得出来!”

◆陈兆杰家的客厅,有一张由乒乓球台改造的墨绿色工作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零件,这是他的“研发创新平台”。他喜欢修旧琴,一台好的老琴到了陈兆杰手中,他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它的结构、材料和工艺。对一些损坏严重到要被废弃的老琴,他可以花上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修好它。“修旧琴的过程,就像在和当年制琴的工匠切磋技艺,其乐无穷!”

(编辑:王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