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541573805424767&wfr=spider&for=pc「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雯最近,世界知名建筑网站Architizer公布了年A+Awards大奖,这是全球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称为建筑界的“奥斯卡”。这次一共有超过个国家的多项作品参加角逐,最后有个项目获奖,其中有46项在中国。比如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它是在明清御窑厂的遗址上建造起来的,展示了最近30多年来的重要陶瓷考古成果及各个时期的重要遗产。又比如海口的云洞图书馆,由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这座图书馆,虽然是用冷冰冰的混凝土建成的,看起来却像海浪一样有流动感。如何去读懂建筑?读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最近,英国艺术家露西·达泽尔所著的建筑科普绘本《一目了然建筑风琴书》,由爱心树童书和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推出。露西·达泽尔用手绘的形式把世界知名的69座建筑巧妙地组合到一起,通过可爱的拼贴画给这幅长卷赋予了勃勃生机,时间跨度从从公元前00年到21世纪。书中最早的建筑是公元前00年的哥贝克力石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神庙,它的T型石柱上雕刻着凶猛的动物,当时的人们或许认为这些猛兽可以驱逐邪灵。哥贝克力石阵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哥贝克力”这个词在土耳其语里的意思是“大肚子”,因为这座石阵的遗址是一位牧羊人在一座形状像大肚子的山丘上发现的。沿着《一目了然建筑风琴书》的时间轴,从古代的金字塔、长城、罗马斗兽场,走到近代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再到现当代的悉尼歌剧院、宁波博物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的建筑案例,还可以理解过去的建筑对后来的影响。《一目了然建筑风琴书》为我们呈现了一座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在这些凝固的艺术当中,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人们使用过去的材料,通过现在的技术,塑造未来的建筑。中世纪时期第一种在全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是罗马式。这种建筑风格借鉴了罗马建筑的特点,以拱形的穹顶、厚实的墙墩和圆形的拱为特色。后来,一种新的风格开始在法国出现,并迅速在整个欧洲大陆上蔓延。这种风格摒弃了罗马式建筑的经典线条、比例和对称性,在几个世纪后被称为“哥特式”,哥特人是洗劫古罗马的部落之一。后来教堂越来越高,是因为当时的掌权人想站在高大坚固的建筑上面,俯视成千上万的居民,让人崇拜、景仰,并且为这座建筑倾倒。这样一来,尖拱成了哥特式建筑最重要的创新,它能够把建筑物的重量更有效地传递到柱子上,帮助建筑师设计出更大的窗户、更薄的墙壁,使建筑达到惊人的高度。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考察了古罗马建筑,发现它们遵循了严格的比例与对称规则,这是哥特式建筑的高耸尖顶不具备的特质。他沉醉于这种古典的美,尝试用重复的单元贯穿整个建筑设计,创造出一种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氛围。这种风格很快流行起来,严格遵循几何规则的经典元素重新大受欢迎。在这个时期,人们恰好重新燃起了学习的热情,印刷机的出现也更利于知识传播,建筑也从划破天际的高度回归到更人性化的尺度。后来又出现了浮夸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忠于自然”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及侧重于展望未来的新艺术运动,还有以对称形状和大胆的几何图案为特征的装饰艺术时期……建筑师们为人们的居住环境,也为自己的社会理想,不断在探索新的可能,设计更多样的建筑。随着技术和材料的更新进步,建筑师也有了更多表达自己思想的途径。在《一目了然建筑风琴书》当中,非常触动人心的一点还有那些串联起建筑发展的伟大建筑师们。比如被称为“解构主义大师”、“建筑界的女魔头”扎哈·哈迪德。比起扎哈·哈迪德这个名字,我们更熟悉的可能是北京的大兴国际机场、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广州大剧院,南京青年文化中心这些建筑。这些都是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作品。夸张而流畅的曲线是她作品的一种特点。她通过破坏几何结构、扭曲角度和平面,把建筑外形扭转成前卫的新造型。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建筑师,也是第一位且唯一一位从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获得皇家金奖的女性。一位记者采访哈迪德时曾问:“你是一个幸运儿,对吗?”哈迪德回答:“不,我坚忍不拔地努力,花了数倍于他人的力气,我没有一天放过自己。”扎哈·哈迪德就这样从一个充满想象力,满脑袋奇思妙想的女孩成长为走路带风、雷厉风行的“女魔头”。热爱和坚持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重要前提,这是读者可以从建筑师身上学习到的品质。《一目了然建筑风琴书》——顾名思义,这本书的装帧很有特色,就像手风琴一样可以折叠、展开,完全摊平长达2.3米,一目了然地呈现了建筑的发展历史。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