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作曲家谷建芬我一生清贫,创作歌曲无数,却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5/2/21
北京白癜风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txbdf/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每当这首歌响起,我们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场景,而这首歌的作曲人谷建芬,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却创作了无数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哪怕自己的生活清贫不已,也不忘用积极的态度进行创作,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可晚年时谷建芬却称自己这一生对丈夫和女儿充满了愧疚。

那么,谷建芬为何称对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充满了愧疚?

黑龙江姑娘的音乐梦

年春天,医院里,一个娇俏的女婴啼哭着来到人世,父母高兴地给她取名“建芬”,寓意着建树功德、芬芳四溢。

建芬就是谷建芬,这位后来哺育中国音乐界无数人才的“乐坛教母”,她那动听的歌声,不也正如名字一般芬芳四溢、感化人心吗?

最初,为了躲避战乱,谷建芬的家人带着行李逃往日本进行避难,生下谷建芬后更是直到建芬6岁那年,父母才带着她回到了自己的故土——东北大连。

初到中国时,谷建芬还有些不习惯,总说想回家,母亲蹲下来摸她的头,耐心的跟她解释自己一家为何会在日本,又着重跟她强调了大连才是她的故土。

逐渐习惯了在大连的生活后,建芬重新拿起了自小就喜爱的手风琴,那时候她弹奏的曲调总是旋律优美、富有情感,大家听了都称这小姑娘是有天赋的人。

而谷建芬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在年,如愿以偿考进了大连文工团,在里面担任一名钢琴伴奏。

一年后,她遇见了邢波——这位漂亮的小伙子,是她此生挚爱,两人相差3岁,却一见钟情、自此形影不离。

“我的心扉,你推开了,然后无声离去......”

20世纪50年代,中国刚刚走出战火,万物待兴,谷建芬和邢波也在东北大地上谱写着青春甜蜜的乐章。

可惜,甜蜜的时光总是快速的,年,谷建芬因为一些原因被派到农村进行劳动,离别时两人依依不舍,谷建芬红着眼眶希望和邢波分开,免得他受牵连。

没想到邢波是个有担当的人,他牢牢握住她的手,发誓绝不分开,谷建芬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劳动期间,谷建芬过得很辛苦,有一次,她的老掉牙眼镜摔碎了,可是没有眼镜,他的生活必定有诸多不便。

无奈之下,谷建芬只好用胶布粘好继续戴,邢波得知后,马上给她配了副新眼镜,然后非要亲自跑去送到她手中。

就这样两人过着平淡但互相挂念的生活,年,谷建芬终于申请到和邢波结婚,两人开心不已,像要把分离7年的思念都补回来似的,两人朝夕厮守、形影不离。

年,女儿谷婴出生,可建芬却不得不在女儿3个月大时离开家继续农村劳动,把邢波和孩子一块扔给邢母。

为了照顾孩子,邢波总把谷婴绑在背上进行工作,同事们看着都心疼,但邢波却从不抱怨,年,次女谷千惠出生。

建芬依旧要回农村,邢波只好继续“背娃上班”,那时候他们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建芬只能亲手给两个女儿缝制棉衣棉裤,她心里明白,这一切艰辛自己要偿还。

年,建芬终于重获自由,她马不停蹄扑进了创作,没几年功夫,多首歌曲就诞生了!建芬决心要用自己的音乐,来填补这些年与家人失去的时光。

大起大落:“靡靡之音”的反复无常

谷建芬其是个善感而又倔强的女子,她不喜欢被标签化,也讨厌音乐创作有太多框架,可当时主流价值观并不允许音乐太“自由散漫”。

80年代,她为年轻人谱写的代表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一经面世,立刻收获人心,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结果却有人站出来指责这是“靡靡之音”,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一时间,谷建芬所有的新创作都被搁置、禁播。

她却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错误,开始四处奔波找理由,后来在上海遇到同行朱逢博,得到了这位大师肯定和支持,谷建芬重新燃起了信心与斗志。

经过争取,谷建芬终于让领导们明白,音乐也需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她的曲子很快重见天日,并开始火遍大江南北:《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烛光里的妈妈》......这些脍炙人口的名曲,无一例外出自建芬之手。

向来直爽的建芬,也终于在音乐界站稳了脚跟,她那张娃娃脸,常让后辈以为她是大明星。

用真诚和耐心,打造出一个个“巨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谷建芬的事业已经小有成就,她却开始担忧中国的音乐事业——创作人才稀少,演唱新人更是凤毛麟角,建芬决定自己开班培养学生!

她凭借丈夫卖家具赚的五万元创办费,创建了自己的“谷家班”,为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谷建芬还从家里搬出钢琴、音响等物品。

她不仅不收取任何学费,甚至每月自掏腰包,给学生们提供伙食费,为了让大家有更专业的声乐指导,谷建芬还特意聘请音乐学院的金铁霖老师来上课。

要知道当时一节课就要支付15元学习费用,可见谷建芬是有多么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挑起中国音乐事业的大梁。

在“谷家班”里,毛阿敏是建芬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她声音清脆动听,建芬从不吝赞美之词。每每新歌面世,建芬总是第一个让那英试唱,然后再让阿敏唱。

为此,那英还指责过谷建芬:“老师偏心,所有好歌都让阿敏唱!”

其实谷建芬视学生如子,哪有偏心的道理,她只是希望学生成名后,不要忘本、不要图利。她常说,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感动人,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这也是她办“谷家班”的初衷。

后来,“谷家班”的学生们果然个个成为了当红歌手,比如那英、刘欢、孙楠、毛阿敏等,他们无一例外都对建芬老师尊敬有加、感念不已。

晚年:泪水在梦里打转

建芬用她的歌声温暖和感动了一代人,可她的人生道路也十分坎坷,晚年更是遭遇重创。

年,建芬的老伴邢波因病去世,邢波的离世对建芬打击巨大,她整日泪流满面,无法工作。

更让建芬悲痛欲绝的是,就在第二年,小女儿谷千慧也因病去世了,一下子失去两个至亲,谷建芬整个人都崩溃了,她不再出门,也不再写歌,整日躲在房里哭泣,悲伤到了极点。

好在建芬的大女儿和学生们时刻陪伴左右,劝她要振作,学生们也纷纷宽慰谷建芬,希望她不要放弃音乐。

谷建芬这才想通,自己这一生就是为音乐和学生而活的,她不应该溺毙在悲痛里,而要撑起精神,去传递更多温暖。

为了完成未完的心愿,80岁高龄的建芬重新投入工作,她白天操劳,通宵达旦写歌,终于在年完成了《新学堂歌》剩下的部分。

现状

如今的谷建芬已经88岁的高龄了,已经很少再有大的情绪波动。

她只想单纯地投入创作,散发她的歌声温暖到更多孩子心中,有空的时候,她也会翻看学生的近况,为他们欣慰,偶尔梦回当年,与邢波重温那些青葱岁月。

今年十一月份,谷建芬老师的作品还在中央歌剧院上演,让无数人怀念过去,泪目不已。

这就是建芬现在最大的精神寄托,也是她人生的归宿所在,她会一如既往地用歌声感染人心,用音乐点亮他人生命中每一个温暖的瞬间。

小结

谷建芬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谷建芬老师日后可以安享晚年,在灵感迸发时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供后人传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