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朱丽文)这个社会总有一些人的活法与众不同。七八十岁,走在人生的路上,有人下棋喝茶颐养天年,波澜不惊,也有人竭尽所能的诠释什么是“夕阳红”。在河南,有这样一支最酷的老年团,即使岁月赠予了白发,也要回馈给世界更加斑斓的生活。
78岁老人手写情书
你我有缘不计贫寒
“你我有缘,忘不了,你择婿不嫌貌丑,不计贫寒。母亲亲自做媒,说是‘要人不要钱’。结婚那天,更显寒酸,没有鞭炮,没有酒宴……”全文个字,涓涓小楷,毛笔写成。这是郑州一位叫侯立新的老人,在妻子刘爱莲70岁大寿那天写下的。79岁的侯立新和75岁的刘爱莲已经结婚56年。在刘爱莲70岁生日的时候,老伴儿侯立新送给了她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手写的情书。结婚56年,两人几乎没吵过架。即便偶尔因为一些小事斗嘴,也都是侯立新主动低头认错。老两口金婚纪念日,没有跟儿女们商量,他们自己去补拍了婚纱照。现在他们不管去哪里,哪怕是逛公园,也是出双入对,恩爱如初。
郑大“风筝爷爷”的潇洒生活
这一生为喜欢的生活而活
他每天背着双肩书包,骑着一辆插着塑料花的自行车在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校园内潇洒地来回,他像普通学生一样去教室蹭课,在路灯下看书,在操场上放风筝,和同学们聊人生、打乒乓球。多年来,他从学生口中的“风筝哥”变成了“风筝爷爷”,他就是郑州大学有名传奇草根人物——李雪成。李雪成有过两段婚姻,都无疾而终,有子女却依然孑然一身。他讨厌那种混吃等死的感觉,在大学里和年轻人在一起,他感觉自己像装上了弹簧,又焕发了青春。有的人通过他看到了另一种人生,“风筝爷爷”也许另类,也许不被理解,但你必须承认,他活得很洒脱!
七旬老人街头弹琴十余年
老了有事干才不寂寞
一架手风琴、一本乐谱、一位老人,家住郑州的闫德全今年72岁,退休后自学手风琴。常常是跑到地下通道、公园等地方去练琴,年至今,每天演奏至凌晨2点,十多年从未间断。他还参加一些演出,上台后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了,一下子仿佛年轻了好几岁。“老了有事干,才不寂寞。”每当听到观众的笑声和称赞时,他就感到很知足,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闫德全认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传递快乐,传递正能量。对于他来说,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知足。
八旬老人坚持健身60年
推举斤没问题
年轻的时候我做过运动员,体操是我的专业,在跳水队也做过教练,现在我年纪大了,力量虽然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但公斤的重量还是没问题的。81岁的黄如标老先生已有60年的健身经历,多年坚持不懈的锻炼,让他练就了一身堪比史泰龙、施瓦辛格的肌肉。他平时仍会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卧推、引体向上、坐姿夹胸等高强度的健身项目。儿时的黄如标就在田径场上显示出了的运动天赋,通过参加一些郑州市的儿童体育赛事,获得了河南省相关体操赛事的冠军,由此进入了河南体育专业队,成为体操专业队队员。退休后的黄如标喜欢去健身房,经常鼓励年轻人,给健身爱好者指导纠正动作。
郑州70岁老人发明助走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能下床跑就是最大的收获
在郑州有这样一位70岁老人,60岁之前从医,60岁后搞起了文学创作,可当他的文学创作即将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时,突来的腿疾又让他研究起了助走器,结果他还真发明出了一款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助走器。他就是郑州70岁老人刘继宗。如今,他所发明的助走器不仅他自己和亲朋好友在用,就连外省一些老人,也慕名赶来郑州向他求助。“我今年70岁,有严重的膝关节炎,以前疼得根本走不了路。现在有了助走器,想往哪儿跑,随时就能出门。”刘继宗说,他所发明的助走器不到两斤重,穿戴非常方便。最大特点是能起到支撑身体重量,缓解膝盖以下部位的压力,改善行走状态,使有病膝关节和腿部能得到充分休息和保护,从而辅助康复。
力所能及发挥余热多做公益
在很多人眼里,骑行是一项耗费体力的活动,年轻人也许可以做到,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容易做到。然而,就在两年前,郑州老人王炎孝却靠着一辆自行车,骑行了欧洲12个国家。王炎孝原是郑州铁路局科研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年退休,突然闲下来,让他感觉很空虚,就想“出去转转”,于是就有了骑行了欧洲12个国家这件事。今年已经68岁的王炎孝,电脑、智能手机玩得非常熟练。他还熟练掌握了日常交流的英语,他通过自己注册的网站接待三批国外的骑友,结识了很多朋友,每一次接待,不仅免费提供吃住,还带着他们参观中原文化遗迹。
如何更智慧地度过夕阳岁月,或许从以上这些老人身上我们可以寻到一些答案。但愿每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做、老有所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