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想看了。
太想看了。
Sir昨晚点开个预告片后,咂摸到现在。
台词讳莫如深,却勾勒出一场清晰的大尺度游戏:
公交车爆炸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苏科长,郑局长的儿子。
这么敏感的时候,你跟这么敏感的人吃饭,动过脑子没有?
一倒手,一百个亿就进他手里了。
中央巡视组下来,希望你端正态度。
钱外有钱,官外还有官……
画面流光溢彩,分外诡异。
看着像韩国犯罪片?
不。
导演栏大写着张艺谋——
上映时间,。
在等不来《一秒钟》的日子里,勤奋的张艺谋没闲着,除了完成《坚如磐石》,还刚刚杀青了谍战片《悬崖之上》。
△《一秒钟》遥遥无期,《悬崖之上》杀青
预告片中最引人遐想的是两点。
一,地点重庆。
为什么选在重庆?
二,台词说“我是不希望老爷子资源介入进来”。
这个老爷子是谁?
第一点,懂的自然懂。
第二点,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得从19年前的一部剧说起。
Sir收到独家爆料,《坚如磐石》故事其实改编自它——
《黑洞》
当年这剧的创作团队厉害了。
导演,管虎。
编剧,陆川、张成功(另一部代表作《黑冰》)。
绝对男一号,陈道明。
演员名单里有陶泽如、丁嘉丽、董勇、陶红、袁立、梁静、黄渤、马伊琍、刘天池等,无不是今天的演技“秤砣”。
张艺谋究竟会怎样“魔改”,我们拭目以待。
但19年前被国产剧捅出的黑洞。
还在无声地审视我们的当下。
01
弑父
反腐扫黑剧。
它播出时,马上成为北京地区收视冠军,之后又被各个地方电视台重播。
论热度,当年只有《还珠格格》能与之比肩。
论尺度,年爆款《人民的名义》也小巫见大巫。
《黑洞》取材于真实案件。
故事的原型,是原安徽阜阳市纪委书记的儿子史青峰,他利用父亲的人脉网络,多年来掩盖着自己贪污、受贿、强奸等罪行。
原著作者张成功在公安系统工作了20多年,《黑洞》中的警察刘振汉,现实中就是张成功对桌的同事,因为打击犯罪分子遭到报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抓到监狱,和那些被他抓起来的犯罪分子关到一个牢房,在心灵和身体上都受到非人折磨。
把活生生的冤假错案搬上荧屏,多少年都没见过有电视剧这么干了。
《黑洞》值得称道的地方实在不少。
导演管虎因为对电视剧“不熟”,所以拍起戏来心高气傲,没有条条框框。
《黑洞》是他的电视剧处女作,是按照电影的规格去拍的。
在构图上打破观众的收看习惯。
一是大特写,角色的心理活动直接压迫观众神经。
二是变型或截取,将扭曲的人物关系直接用画面说明。
说起反腐扫黑题材,我们当然有无限想象。
但管虎最关心的就一点。
所有的技巧,都是服务于一个主题:塑造人物,展露人性。
管虎说:
我是在写人,他好坏是随他的性子走的,他是这样性格的人,然后他做了这样的事儿。只要我认为他真实、丰富就行了。
这就有了聂明宇(陈道明饰)这号人物,剥去了职业的外衣,也模糊了正邪的分界。
陈道明形容:
这个人物身上有莎士比亚戏剧的气质,相当于《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
他是一个走私杀人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喜爱拉手风琴的中年人。
平易近人,与一帮老干部,演奏的曲目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根红苗正。
但是,他恨他的父亲。
这里的父亲,一指实际的父亲。
二是指聂明宇早就厌倦的正统道德和主流文化。
这二者之间有合流的时候。
在原著中,聂大海为了向组织效忠,将家中最后的钱财充公,直接导致兄妹俩濒临饥饿与恐惧。
但仍然于事无补,被打成右派后。
聂明宇成为无人看管的孤儿流落街头,他上山下乡,到部队当兵,发生了事故,自此不能生育。
“十年”结束后,聂大海如愿做了清官,也表现出对儿子成龙的朴素情感。
一向奉公守法的聂副市长,在得知儿子聂明宇有可能真的参与犯罪之后,不断自我催眠,认为儿子对所有的犯罪事实毫不知情,都是手下干的坏事。
到后来,出于补偿心理,他也放弃原则,枉顾法律,呵斥刘振汉不要继续追查下去,甚至利用自己的职权去陷害刘振汉。
但是儿子聂明宇并不领情。
还说:
老爷子
管好你自己的事儿
我们除了血缘关系
没什么关系了
大结局,大局已定。
聂明宇像幽灵一样,走进父亲的病房。
当聂大海说,父亲还是父亲,儿子还是儿子,我这一辈子不容易……
聂明宇说:我听烦了。
眼眶噙泪,抿嘴,发出凄冷的干笑声。
开始了他的独白与控诉。
你做清官,是为自己清廉。我能理解你,但你不该牺牲你的儿子保全你自己。
看着父亲被“揭穿”后,痛苦地抱住头,翻滚时,聂明宇说完之后发出哈哈大笑,走出房间。
这场戏的处理,让Sir想起不久前推荐的电影《春潮》。
郝蕾饰演的女儿也是在病床前控诉母亲。
但很显然的区别是,母亲昏迷浑然不觉,女儿是独白。
《黑洞》更狠、更痛苦,也更绝望,对于两代人都是如此。
02
分裂
但今天我们事事都要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去评判人物。
19年前的聂明宇在三观的标尺下,测不准的黑洞。
他是一个走私杀人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喜爱拉手风琴的文艺青年。
他对父亲恨之入骨,又是一个关爱妹妹的好哥哥。
他冷酷起来毫无人性,属下张峰却评价他,“聂总还有一丝别人察觉不到的善良”。
他对自己看得非常明白,“我是个活了腻的人”。
因为对父亲的记恨,父慈子孝式的亲情在他身上不成立;
因为没有生育能力,传宗接代的人生宏图也与他无关;
他不相信圣洁的爱情,视金钱如粪土……
那他还能为了什么而活?
陈道明对角色有过精辟的见解:
他十分清楚自己是在悬崖上跳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始终有一种强烈刺激带来的人生快感,而且是惟一的快感。
聂明宇建立起自己的黑社会帝国,对正常人来说,要理解这背后的动机,是有难度的。
因为造成他毁灭性人格的根源,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点陌生——
你得知道什么是深入骨髓的恨意,知道政治创伤会留下什么样的后遗症。
如果说《春潮》说的是政治清洗如何占走人性,寄生在人的身上,进入下一个时代。
那么《黑洞》则更触目惊心。
它说的不是“遗老”,而是“遗少”。
聂明宇其实早已被杀死。
活下来的只是上一个时代的幽灵。
他游荡在人间,为那无人宣称要负责的创伤而复仇。
这里必须要赞美演员陈道明。
剧中的房间,是他一手布置的。
之前的布置是华丽的,但他觉得这不符合聂明宇的性格。
聂明宇是陈道明演绎生涯的第一个反派角色,对这个角色进行心理分析之后,陈道明决定压着,裹着,鲜有大开大合的时刻。
人物出场常见的标配,口罩、墨镜、手套,也都是陈道明自己找来的道具。
他认为,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出门都要带口罩。
所以口罩是聂明宇这个人物,怀念以前美好时光的象征,也是他掩饰自我的面具,行头。
这种半人半鬼、半新半旧的状态,正是聂明宇的分裂。
一方面不断行贿,努力拉拢父亲聂大海身边的同事下属,方便自己走私的犯罪行动;
另一方面,却诡异、很努力地维系着父亲“好儿子”的体面形象。
他在办公室建了一个密室,复原自己在部队期间的宿舍,墙上贴满自己当兵时的奖状,床头挂着当兵时的帽子、皮带等物件。
也只有在这间密室里,时间是停止的,聂明宇是平静、年轻、浪漫、快乐的。
走出去,他就是罪人、凶手、魔鬼。
体面的包装、贵族的趣味、怀旧的密室,所有这一切加持了聂明宇这个角色的寓意。
他是超越一部剧的,甚至是跨越年代的。
聂明宇是谁?
是时代的欠债,也是那些被欲望驱使,利用游戏规则谋利的“聪明人”、罪人。
某种程度上,这19年前的寓言。
说透了我们的过去、当今。
03
变体
张艺谋的《坚如磐石》将《黑洞》的时间拉近了今天的我们。
将地点从动辄大衣、貂皮上身的北方,移植到魔幻重庆。
但是,从预告片里,还是能看出某些超出具体情节点的精神呼应。
于和伟饰演的黎志田,很可能对标的就是聂明宇。
他是大老板,心狠手辣地逼人在火锅里取手机。
但画面一转,他又是虔诚鼓掌的代表、优秀企业家,还是爱好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贵族。
分裂感有了。
张艺谋上一部公映的作品《影》,已经在说这种人性的分裂。
一个动作,“偷窥”。
谁偷窥,则意味着选择了TA所愿意选择、相信的真相。而这真相是残缺的,而另一部分则被掩饰。
片尾,小艾(孙俪饰)又是透过宫殿大门,窥探到影子刺客(邓超饰)取代都督真身,接受群臣朝拜,胜利、伟岸的一幕。
刺客身后,就是密室。真相又被切割成阴与阳。
《影》对色彩的应用是极致素朴。
那么《坚如磐石》则如火锅底料般浓重油腻。
背光、光线切割,无不与人物的身份、状态相对应。
光怪陆离、和煦暖光之下还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你会因为过于绚烂、迷惑的外观,而看不清真相。
无论《坚如磐石》如何改编、颠覆《黑洞》。
可以确定的是,二元对立的黑白世界是不存在、不真实的。
文本再怎么改,历史典籍再怎么解读,也从来没有人说过:
你看到的就是历史、当下的全部。
欲望的黑洞与信念的磐石共同存在于我们生活、灵魂的地表。
《黑洞》中有这么一幕,聂明宇的兄弟,同时又是刑警的刘振汉被诬告,辩护律师在法庭上慷慨激昂地引用了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
他在与妖魔鬼怪做殊死搏杀的同时,也同样还要准备着把自己纯洁高尚的灵魂丢进满溢污浊的无敌深渊里,承受着从灵魂到肉体的毁灭。
表面上,是写与犯罪分子搏杀的刑警。
但“把自己纯洁高尚的灵魂丢进满溢污浊的无敌深渊里,承受着从灵魂到肉体的毁灭”的,不也是聂明宇吗?
官场的表与里。
红与黑。
乃至人的善恶,正义与罪责,在互为矛盾的同时,也在互补同构。
你能找到绝对的界线吗?
越过这条界线。
向模糊暧昧的地带,挖掘出我们从未见过的答案,才是电影对观众最大的负责。
当19年后,《黑洞》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重新记起。
我们最应该记住什么?
或许是——
在黑洞里寻找光。
而不是总想着把黑洞堵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