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知青岁月二、公社宣传队》9、演出高潮
(内容提要:县和公社领导安排,宣传队到县川剧团的演出,为全部活动的最高潮。这次演出虽然波澜起伏,但是总的说是成功了。)
宣传队演出之前,如果有时间都进行排练;大型场所的演出,则必须进行排练。所谓演出前的排练,主要是乐队的合奏、伴奏。民乐演出合奏、伴奏,音准都很重要。合奏时音不准会出现噪声,伴奏时音高、音低都会影响演员。
现在的文艺节目演出图片
两位操京胡的邓眼镜和小邹,自年开始练器乐,到年这时,已经有两、三年的功夫,但是专业水平还是不够……。川剧团是晚上演出,下午邓眼镜、小邹,还有向峨来的李知青等乐队的都到了灌中。这时段的灌中在文庙山脚下,文庙街尽头一大片古典房屋中。灌中还没有复课学校空旷,只有看守大门和员工和部分老师。说清楚是演出之前的排练,本身陈女士等仍然还算是灌中学生,学校方的老师、员工等也表示欢迎。
实际上宣传队已经演出10多场,虽然主要是成功,但其中也出过些问题。如邓眼镜用京胡为田知青伴奏,《红灯记》李玉和唱段“浑身是胆雄纠纠”。某次邓调音过高,田知青唱得嘶声哑气,两个差点怒目而视。
小邹为肖知青伴奏,《沙家浜》郭建光唱段“朝霞”。某次调音过低,肖知青说差点儿要唱断气。时间到现在,中国民乐和高水平机械工业结合,音准不存在大问题。当年的乐器之简陋,完全代表那个时代的手工业水平。带队的陈女士认真,乐队、歌舞队的也都认真。但是无论再认真,这群人毕竟只业余水平。
宣传队的18个男女,从幸福公社各自当知青的大队生产队,集中到城关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小邹他们排练了好一会儿,18个人也没有到齐。乐队方面有李知青二胡高手加入,又有县川剧团乐队的,用木鱼的节拍压阵,大家对这场演出更有信心。不过乐队合练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余知青没有到场?
中途休息像喘了口气一样,小邹巡视宣传队的成员们,发现心仪的杨姑娘也没有到。恰巧这时杨身穿,圆毛领女式蓝布短大衣来了。她从文庙山街侧门缓缓走进灌中,其形态样子简直很是优雅。杨告诉小邹她家在杨柳河边1号大院,从乡下回来先到家一趟。
之前听杨说过,家里有父母亲和一个妹妹。父亲在阿坝州山里面,一家什么厂当工人,工资收入较高。母亲是居委会主任,这时候的居委会干部,月工资只10元人民币。衣服用料方面,虽然这年月每人一年只5米布票,虽然卡叽布结实赖用。但是精明的父母给女儿作衣服,一般都选用布料,而不是卡叽之类的。因为卡叽布旧了会放光,好像让女子的身段外延。而布料即使旧了也向内敛光,让女子的身段显得苗条。
陈女士也到了她召集大家,先说晚饭在杨柳河边县招待所,吃农业学大寨的会议伙食。徐书记安排晚上演出后,还由招待所给大家加餐。这时段他还兼职县革委副主任,对县上的事仍然有些权力。陈女士还说,徐书记讲他完全知道,宣传队演出的种种情形。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完成公社布置的任务,他想起心里就痛。幸福公社16个大队,还有两三个大队没有演出,他们已经提意见了。今天过后宣传队还要下乡,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
现在的文艺演出图片
然后陈告诉说,县川剧团的场地是县上刚兴建好的,音响、灯光、舞台等,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歌剧《白毛女》的“序幕”,演出时只用录音带就行。今天是我们宣传队,第一次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演出。有县委政工组的干部说,今后要普及宣传学习革命样板戏,文艺宣传队就要退出了。今晚的演出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大型活动,所以我们一定要演好,演出我们的水平。
该吃晚饭了陈女士带领大家,从灌中到杨柳河边县招待所,地方不远只10来分钟即到了。乐队的关键人物余知青也到了,听说他家住华光寺很近。县招待所这里,参加农业学大寨的会议代表们还没有到,我们宣传队18个人、2桌饭菜都摆放在厨房里。其余的食堂内外,到处都摆满饭桌。年小邹当打字员后,知道县上每年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到生产队长一级。这时灌县30个公社(镇),多个大队,生产队就有多个。
厨房里原本是大师傅、招待员吃饭的地方。两张桌子上几碗蔬菜之外,各有回锅肉一大盘。前面章节说了这是宣传队整个演出活动,唯一吃到肉的一顿饭菜。这群青年男女刚吃完饭撤离,会议代表们散会回来。杨柳河边道路上,他们大队人、宣传队小群人,两拨人迎面通过。见到宣传队的人,代表们都喜笑颜开。他们已经知道,今天晚上要看文艺演出。
从杨柳河到县川剧团,也只有10来分钟的路程。当年城关杨柳河上,幸福路、建设路两处大桥外,另有华光寺、水巷子、大观街、1号院等4座小桥。其中1号院小桥,即在杨姑娘家门前。经过的时候她向大家,也向小邹介绍了自己的家,就在高门槛的1号院里面。分布在杨柳河两边,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房屋院落,全部都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二十世纪末的时候,因城市规划上述建筑都拆去。
到了川剧团歌舞队的,都忙着化妆、着装,陈女士带领下走台等。乐队的则到剧场舞台右边侧面的伴奏间,这里有完整的灯光、音响设备。有剧团工作人员掌控音响、灯光配合演出,事先请的那位川剧团敲木鱼也到了。听剧团人说场子刚建设好,宣传队是第一支登台的演出队伍。即使是文革期间县财政困难,县领导仍然挤出资金,把川剧团修缮、装备、打点完善。今天的登台演出的幸福公社宣传队,得非常努力周到认真才行。
忽然徐书记也来了,他主要和陈女士说话,讯问演出的节目等。徐解释说全县农业学大寨会议,参加者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这时的灌县共30个公社(镇),多个大队、多个生产队,全县参加会议的共有0多人。但是能够来看演出的,仅仅是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革委会主任、公社、县上干部等,川剧团个座位,只能装人。
有人提议再演一、两场?让全体代表都看。徐书记没有答应,说是有个意思就行了。全县的各公社,还邻近县也要请去演出?徐也没有答应。(徐没有说出来的意思,这时候强调普及样板戏。如果把歌舞为主宣传队放出去,全县、邻近县都演?到时候一定有人找他的杈子,让他在政治上承担责任。年6月灌县整党建党,从成都请来川剧团;演出样板戏《红灯记》全场,演了好几天晚上。)徐书记强调,今天的演出一定要演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陈女士听了之后,把台上的20个人都集中站队;大家向徐书记宣誓,坚决完成演出任务!
小邹之前没有参加县革委宣传队的活动,不知道大型演出前要宣誓。听田知青等人讲,那时候他们每次重大演出,之前都要举行宣誓!改革开放时间到年后,现在大小城镇的街道,许多商店开门营业时。店员们都要在老板的带领,先集合站队由老板宣讲什么,店员还要宣誓上岗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太多,如果仔细打量完全是万花筒式的。
……。
徐书记离开的时候,歌舞队的化妆等准备也完成了。乐队主要是效音,把几件弦乐器的音效准。每次效音都以邓眼镜的手风琴音为准,这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演出的时候,弦乐的木头转子会松动跑音(现在的民乐主要都是金属转子,螺丝扭动跑音很少)。农村演出没有音响,好像问题不大。现在正儿八经的剧场演出,有完备音响的条件下;乐队的业余汉子们,还能掌握好音准么?两个主唱男演员,即唱《红灯记》李玉和唱段的田知青,唱《沙家浜》郭建光唱段的肖知青,都来找拉京胡的试配音。因为是正规演出,台下有那么多人;台上有完备的音响,他们都怕出现高低音现象。
现在的文艺演出图片
好像时间过得很快,只那么一会儿,台上已经坐满人。这年头只要大型会议或演出,出面总是县武装部的领导们。县革委主任、县党的核心领导组长,也都由县武装部的领导担任。小邹从伴奏间的幕布缝中看到,下面观众席坐得满满的。前排为县武装部的军人,之外主要都是农民,连过道里也加座,剧场两边更是站满人。
陈女士正要挥手下令演出开始,突然田知青跑着到她面前。田紧张地说向峨知青恬恬、楚燕、俊奇等,原县革委宣传队的,共7~8个人都来看演出。她(他)被剧场外站岗把门的,解放军县中队官兵给挡住了,一定得把人给带进来?陈女士只好推迟演出,叫田知青去带人进来。
很可能田费了些周折,才把人给带进场。田这一去一来,时间差不多5分多钟。台下的观众们等不及了,他们起巴掌来,催促演出赶快开始。一个县武装的领导,甚至动身向台上走来。正好这时田知青回来了,陈女士赶快报幕:幸福公社宣传队,演出正式开始!台下掌声雷动,以农民为主的观众,真正地高兴起来。这时候幕启全体演出人员的歌舞,以“毛主席视察都江堰”开场……。
前面章节说了,整台演出以样板戏《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为主,穿插些歌舞等。歌舞的内容又以毛主席视察都江堰、幸福公社为主。能演出1个半至两个小时。其中歌舞类节目,县革委宣传队的时候,省广播电台曾录制播放过。现在凭记忆将当年的演出词,略为整理记录于下:
一、毛主席视察都江堰
三月杜鹃叫满天,麦苗青青菜花鲜。
毛主席视察都江堰,指点河山指点川。
加固离堆至永远,起码要管百万年;
外江之上修个闸,排洪调水更安全;
岁修要用机械化,节约人工少肩担;
控制河流少沙石,别让盆地被填满。
三月杜鹃叫满天,麦苗青青菜花鲜。
毛主席视察都江堰,指点河山指点川。
……。
二、毛主席到幸福社
幸福社里开红花,毛主席来到咱农家。
问候生产怎么样?还问生活夸不夸?
社员围问候主席好!掏出自己心里话。
现在日子真正好,有吃有穿不缺啥。
主席听了乐哈哈,满面春风暖天下。
鼓励我们干革命,实现农业现代化。
幸福社里开红花,毛主席到过咱农家。
农民最听主席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
整场演出歌舞队相当成功,台下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高兴。万马齐喑的年代,舞台上、电影院只有几个革命样板戏。现在台下以农民为主的群体,忽然见到舞台上,有泥土味的文艺演出!而演出的群体又是久负盛名的帅哥靓女,他们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反观乐队在现代音响的扩大照应下,这场演出几乎全军覆没!所有的弦乐器二胡、京胡、小提琴都跑音跑调。前面说了农村旷野,跑调好像关系不大。剧场演出有扩音设备放大,乐器跑调会让听的人很不舒服,演奏的人自己更不舒服。
吹笛子的余知青本来很好!因为紧张居然把自己带常音笛,笛膜弄破两次。这很是麻烦!因为重新沾上后要等一会儿,笛膜干定在笛子上,才能再次吹奏。原本应该发扬光大,用公社专款,新买的套笛!这次在川剧团最重要的演出,他却没有携带在身上。
现在的文艺演出图片
后来听余知青说原因在他母亲!?为庆祝儿子登台县川剧团,母亲用家里两个人的号票,买回1斤猪肉、4两白酒。余和母亲一起吃午饭,因为平时难得喝酒;这次喝了点白酒,居然把套笛忘记带了。
向峨李知青即原县宣传队的二胡高手,因为刚参加乐队演出,对其中的部分曲子还没有会。更麻烦的是邓眼镜给田知青伴奏,《红灯记》李玉和唱段“浑身是胆雄纠纠”,又重犯定音过高的错误。幸好田知青用自己丰富的演出经验,临场变音给遮掩过去了。
肖知青见势不妙,他又来后台乐队找到小邹,再次定音调的高低。肖要求唱《沙家浜》郭建光唱段“朝霞”时,唱音低一个调?小邹只好再次调整他的京胡琴弦。前台、后台、乐队已经是一片喧哗。他只好走到后台剧场外面,没有演出声响处调音。也不知怎么回事?他无论如何都调不准自己的京胡。
有剧团的人在这里,经打听这人也是乐队的,小邹请这人帮忙。这人把京胡稍为拉动,一下子就给调准降一个音的两根弦。小邹感谢后再次走进后台乐队,几十年过去他仍然记得,灯光下剧团的这人笑容满面一脸灿烂。小邹给肖知青伴奏还好,肖顺利完成这支唱段。
歌舞队的演出按步就般进行,但是乐队方面二胡、手风琴拉不全曲子,笛子几次吹不响。幸运的三弦有和弦功能,即使跑点调通过和弦,也能继续弹奏让歌舞队演出。旁边还有个很不错的木鱼,剧团的这人敲击很有水平。像能者多劳一样,小邹专心致志弹他的三弦。
这时歌舞队的那个,即存心要竞争美丽女性的男知青,忽然抽空来到后台。他要小邹别把三弦弹得太响,说是台下满场都是三弦的朴朴声。实话说这场演出,只有这把三弦坚持到最后。如果不弹三弦?歌舞队的演出,就只剩下木鱼的声响了。
川剧团那位帮忙敲击木鱼姓许的,对演出显然内行得多!他沉着地对小邹说,别理这人弹你的三弦。2个小时后终于演出结束了,台下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之后。小邹看到又是杨姑娘举着双手,跳在舞台的最前面。
剧场里的观众散去,又过一会儿幸福宣传队的大伙。经过卸妆、收拾东西,乐队和歌舞队才汇合在一起。大家要从正门出去,经杨柳河边到县招待所加班吃宵夜。陈女士狠狠盯了眼,吹笛子的余知青!但是大家都看得出,陈女士这位23岁;能干又美丽的姑娘累了,想骂人也骂不出来。
(这次演出事件,埋下陈余两个人的内心矛盾。宣传队活动结束,余知青已经到县氮肥厂上班。年元旦的时候,陈余两人偶然在县氮肥厂大门外相遇,这一男一女两个还狠狠吵了一架。陈这时候仍然是幸福公社6大队的知青,闹到不开交甚至要到公社去解决?幸好小邹偶然碰到,把这二人好言劝住。)
现在的文艺演出图片
川剧团演出这天晚上,行走在去杨枊河边县招待所的路上。余知青倒是先说话,他申辩自己没有错,也不是故意的。不知怎么回事?常音笛子从衣兜里拿出来,笛膜就破了;弄好笛膜,待会儿放在桌子上;但又不知被什么东西,再次划破笛膜……。
向峨李知青原县革委宣传队,恬恬、楚燕、俊奇她们一群人,在剧场大门前迎候。她们都祝贺演出成功!这时候演出中的种种不快,这才得以完全化解了。实际上这些不满足,只是一场演出胜利后,留下的某些遗憾罢了。(山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