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吉他弦上弹胡笳,杨雪霏用西洋乐器素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7/30

在心爱姑娘的窗下,在午夜灯光暧昧的酒吧和车水马龙的街头,恐怕没有什么乐器比吉他更为人熟知,但“古典吉他”又是什么?

杨雪霏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回答这个问题。不久前,她的新专辑《中国素描》通过环球音乐旗下厂牌Decca全球发行,9月13日,她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独奏音乐会。悠悠琴声,亦是当下中国音乐家心弦的回响。

为古典吉他“正名”

十三岁时,杨雪霏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走在校园里,跟随她的眼神都难掩好奇,毕竟在她之前,学校从未招收过“古典吉他”专业的学生。

“是吉他选择了我。”杨雪霏常说,这是一段“美丽的缘分”。在她的童年时代,大大小小的合唱团遍地开花,但学乐器的风潮刚刚兴起,手风琴背起来就能走,价格不高,很适合给合唱伴奏,因此成了许多琴童的首选。父母也想让淘气的杨雪霏学学手风琴,收收心。可手风琴太重,年幼的杨雪霏身形又太小,在音乐老师的建议下,她试着拿起了吉他。

杨雪霏的音乐之路,一直是有些“孤单”的。初到附中,连专攻音乐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还有“古典吉他”这么一说,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很长一段时间,杨雪霏都没有一把好吉他,直到年来华巡演的吉他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把自己的吉他慷慨相赠。关于她手中乐器在音乐学府显得“不够高级”的议论,杨雪霏也有耳闻。她一度迷茫和困惑。古典吉他学起来并不容易,与弹唱歌曲时见到的伴奏吉他相比,它不用钢弦而用尼龙弦,讲求声音的自然,很少使用扩音,弹奏的曲目也都是一代代作曲家专门创作的经典,因此技法相当精密复杂,怎么就不“高级”了?

“我希望证明给那些人看。”杨雪霏憋了一股劲儿。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时,她拿到了全国第一个吉他学士学位。随后,杨雪霏赴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深造,那一届学生中,只有她带着全额奖学金入学。毕业时,她又把唯一的“院长奖”收入囊中。

BBC音乐杂志评选的“世界6位顶尖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英国权威电台ClassicFM的全球“百位最佳音乐家”之一……诸如此类金光闪闪的头衔,杨雪霏拥有许多,其中不少都用“唯一”“仅有”等字眼彰显她古典吉他演奏家的身份。这些意在描绘稀少的词汇,揭示的也正是古典吉他的处境。在皇家音乐学院读书时,杨雪霏只有7个同学,因为人数太少,他们甚至组不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系”。

古典吉他的小众和边缘化,与缺少代表曲目很有关系。小提琴、钢琴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哪怕再不关心音乐的人,也知道“梁祝”和“黄河”,但除非资深乐迷,很少有人知道哪段旋律是为古典吉他而作的,中国作品更是几乎挂零。年,杨雪霏把《彝族舞曲》搬到了吉他弦上,那是她改编的第一首中国曲目。

多年来,杨雪霏常居伦敦。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聚在这个大都市,文化碰撞又交融。她越来越能感觉到那股翻涌在血脉深处的冲动,“我渴望弹奏来自自己文化的音乐。”年轻人总是对炫技和赞美更加热衷,但现在,杨雪霏显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