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爷爷的家和我们百味年华公司总部同在一个社区,原本是互不相识的邻居,我们与他相识的情形颇有些浪漫色彩。那是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们几个采编人员在公司的楼下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先生,在园中的长廊里拉手风琴,曲目是前苏联名曲《喀秋莎》。他的手指在黑白键上欢快地跳跃着,微微闭着眼睛沉醉其中,引得我们忍不住驻足,静静地欣赏。一曲终了,我们几个一起鼓掌。老先生也对我们表达了谢意。当得知我们是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后,老先生说他对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都很有兴趣。于是,我们就请老先生到百味年华文化馆做客聊天。司爷爷在百味年华文化馆翻阅了我们出品的书籍,观赏了字画,还弹了钢琴,称赞文化馆的氛围很好。交谈中我们得知,司爷爷早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曾长期在电力国企从事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退休前是国家电网天津公司的工会负责人。他去过世界不少地方,精通俄语、英语,对诗词格律、词牌等也有很深造诣。初次相识,我们和司爷爷都感到双方在文化艺术上很投缘。司爷爷后来又以客人的身份数次造访百味年华文化馆,进而又成了我们的合伙人了。原来,司爷爷爱好格律诗创作,在《诗词之友》等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过许多作品,身边也聚集了很多诗词爱好者。他一直想建立《诗词之友》天津工作站,但没有合适的固定活动场所。在参观过百味年华文化馆之后,他提出了把百味年华文化馆作为《诗词之友》天津工作站固定活动场所的想法,得到了百味年华公司领导的支持。《诗词之友》天津工作站成立后,由司爷爷具体组织,以百味年华文化馆为阵地,开展创作交流和鉴赏活动,并推荐许多作品在《诗词之友》等刊物上发表,我们和司爷爷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司爷爷在职时经常出差去国外,退休后也多次出国旅游,积累了丰富的出国旅行经验。于是,他和几位朋友合作编写了出国旅游实用英语手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初稿完成后,司爷爷向几位作者推荐说,百味年华公司书籍编写水平高,设计装帧质量好,大家就一致同意委托百味年华来做本书的编辑、校对、设计、印制等工作。从去年10月至今,这本书的编辑从一稿到十几稿,每次同司爷爷等作者面商都一起查阅诸多资料,每一稿的纸质稿件上都有密密麻麻的修改和批注文字和符号,双方还有大量的隔空往来邮件,双方都力求把这本书尽力做成精品实用类书籍。在书籍的编辑过程中,司爷爷严谨而谦逊的治学态度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书中的疑难点总是自己先做一番求证、考据、钻研,然后分享给责任编辑参考、核实。有时还和我们一起“咬文嚼字”“鸡蛋里挑骨头”。当我们又完成新一轮的编辑稿件后,他总是夸奖比上一稿更加准确,更加完善。目前,该书已进入最后的审校环节,即将开印。就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司爷爷从我们的邻居成为我们的贵客,又成为我们的合伙人,叒成为我们的优质客户,我们的缘分和交情愈加深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