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原标题:在“音乐之城”哈尔滨,音乐已经融入当地群众生活之中(引题)来自松花江畔的夏日歌声(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世光实习生王家培张鑫阅读提示松花江畔,一群老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击鼓,还有年轻人握着一支麦克风在倾情演唱,更有不少来往行走的人们,走到哪里,就跟着哪里的音乐合唱起来,音乐,就是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烟火气。“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歌唱天鹅项下珍珠城,江南江北好景色……”这首《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是年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主题曲。这部纪录片让人们了解了一座和音乐结缘的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40多年过去了,江水奔流不息,歌声萦绕不断。松花江畔,一群老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击鼓,还有年轻人握着一支麦克风在倾情演唱,更有不少来往行走的人们,走到哪里,就跟着哪里的音乐合唱起来,音乐,就是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烟火气。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城”的称号,而今,在松花江两岸的各个音乐厅里,第三十六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带来的交响乐、声乐比赛正在接力上演。在这座“音乐之城”,音乐不只是音乐会,而是已经融入当地群众生活之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松花江边,马迭尔音乐码头前的广场,唱歌跳舞的人群熙熙攘攘。“他们敲得太好了,我们已经看了两遍了。”拿着花束的两名女大学生,在广场旁观看老年人击鼓,看了半个下午,“我要是到了这个年龄还能如此有活力那就太好了。”看着面前活力四射的老人,她们一脸羡慕。在松花江畔的“音乐人”中,有的在表达欢乐,有的在释放压力,人们在音乐中抒发着情感。“多想某一天,往日又重现,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舒缓的旋律回荡着,一曲《贝加尔湖畔》在青年歌手的歌声和吉他声的融合中,轻抚过路人的心田。歌手面前的长椅上,坐着一位即将读研的大学生,经历完大考的他一直在静静地聆听。“在户外吹着风听着音乐,心一下子就沉静下来了。”“欢迎点歌,自己演唱,有胆你就来。”一张歌词显示屏,一个手持麦克风,可以在江边点歌的“户外KTV”,让散心的行人也可以停下脚步唱上一曲。退休的老年人深情演绎《今夜无眠》,散心的中年人豪迈演唱《我的家在东北》,也有众多青年人支起话筒,或唱民谣,或唱流行歌曲。“开心,这是我喜欢的事情。”25岁的张先生第一次和朋友来到松花江边唱歌。一个麦克风、一台支架、一部手机,组成了简易的舞台,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在松花江边可以轻松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有了新的色彩夕阳下,松花江畔的老年乐团上场了。在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的斯大林公园,荡气回肠的小提琴旋律,清新悠扬的萨克斯音符,“洒落”在铺路的面包石上。“咚咚,咚咚”,轻快的节奏,充满活力的鼓点,几位身着黑色皮夹克,头戴西部牛仔帽的叔叔阿姨手拿棒槌敲击着一个个画着非洲远古时期图案的小鼓,每一次击打,他们的手指都在鼓面自在飞扬。“冬天在三亚,夏天就回哈尔滨”,这个乐团就叫作“候鸟群”,由20位退休的老年人组成,最大的80岁,最小的58岁。身体在逐渐变老,但有了音乐,生活有了新的色彩。“出来和大家一起玩音乐,感觉生活多了很多乐趣。”谈起音乐,今年快70岁的王阿姨非常放松,戴着褐色的老式墨镜和绣花丝巾,她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样子。“虽然年龄都挺大,但是歌曲不落后。”63岁的张阿姨是“快乐歌友”合唱团的组织者。每天固定时间,这支成立了10余年的合唱团总会自发地聚在一起唱歌。“现在我们已经会了好几百首歌曲,老歌新歌都有。”老年人除了在公园唱歌跳舞,也会通过“江畔音乐兄弟姐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