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将于本周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落下帷幕。自4月8日至28日为期21天的节期里,数万名中外观众走进各大艺术场馆,近百万市民通过线上线下艺术活动参与联动,近距离地参观、体验、交流、互动,感受“上海之春”的艺术魅力。
图说:开幕音乐会上,陈燮阳在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本届音乐节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三角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力推新人新作”、“弘扬传统文化”、“鼓励艺术交流”、“推动跨界融合”、“促进艺术惠民”等主题推出37台主体演出项目。此外,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创作、展演、惠民、研讨等系列活动,包括长宁“手风琴艺术周”、“黄浦(春季)草坪音乐节”、杨浦管乐艺术节、第二届上海二胡艺术周、音乐剧发展论坛、艺术院校开放周等。
现在,不妨通过一连串的数字来重温下本届“上海之春”的亮点和特色。
“60”悠久历史,擦亮品牌谋新发展
今年是“上海之春”举办的第60个年头。60年来,“上海之春”已推出近千部原创作品,一首首作品由新作沉淀为经典,一位位音乐人从新人成长为名家。在走过了60年后,“上海之春”仍葆有旺盛的活力,“码头”能级进一步提升,“源头”作用进一步突现,有着近60年历史的老品牌,面向新时代转型升级,重新擦亮、焕发活力。
图说:开幕音乐会上,全场高歌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本届音乐节不仅汇聚了多国杰出艺术家及艺术团体来沪交流汇演,推出了7台国际交流演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打开了长三角音乐、舞蹈发展的崭新格局。本届音乐节,首次集结了长三角地区音乐、舞蹈的最强阵容,沪苏浙皖四地艺术家联合策划、联合采风、联合创作、联合展示、联合推广,既显现了融合交流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又充分体现了每个地域所特有的艺术特色,“海上新梦”创排作品《“大江入海流”原创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三地6位艺术家描绘上海海派文化特有风貌,“锦绣中华”系列演出《魅力江南——民族管弦作品音乐会》四地音乐人呈现各地江南文化不同风情,《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长三角优秀舞剧片段集萃》《长三角地区手风琴巡演》《长三角合唱音乐会》等,长三角联合创作和表演的作品令观众深刻感受到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说:苏季奇在指挥塞尔维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原创交响作品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今年也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这部作品是用音乐语言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在“上海之春”舞台上首演,并在60年间在世界各个角落不断被奏响。近几年来,“上海之春”在打造“码头”功能的同时不断提升“源头”作用,多部原创新作品在“上海之春”舞台上首发、首演、首创,并通过“上海之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去年“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首演并获得好评的《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今年特别邀请了国外知名乐团进行再演,南欧老牌乐团塞尔维亚广播交响乐团演绎了中国《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牛郎织女》《鼎定天下》5首原创作品,不论是作曲者、演奏者还是观众都大呼过瘾。交响乐是世界语言,用音乐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博大精深、充满意韵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到欧洲、传递到世界,本届音乐节做了一次精心的策划。
“70”华诞纪念,音乐舞蹈歌颂祖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本届音乐节特别策划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主题音乐会》作为开幕演出,并推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出版块,包括《庆祝建国70周年原创声乐作品音乐会》《70华诞——上海经典舞剧片段展演》及音乐剧《九九艳阳天》等,展示了一批具有持久生命力、深受人民喜爱的音乐舞蹈作品。
图说:音乐剧《九九艳阳天》演出剧照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开幕音乐会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从历届“上海之春”曲目中精心遴选了一批红色经典,展示70年来由“上海之春”舞台推出的,由上海和全国著名的老一辈音乐家谱写的优秀音乐作品。尤其激动人心的是描绘了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天安门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招展的动人场景的经典作品《红旗颂》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再一次奏响,89岁高龄的作曲家吕其明热泪盈眶,他表示这部作品近年来一直在反复修改、推敲细节,一方面是因为之前创作的时间太过仓促,但更主要的是经过多年生活经历尤其是感受到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之后,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开幕式当晚,最终定稿的《红旗颂》新鲜出炉,全球首演,因为在尾声配器加强了国歌的旋律,爱国主义的激情在音乐中更加喷薄而出,征服全场观众。
图说:作曲家吕其明(右)和陆在易在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上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80”“90”崭露头角,新人新作挑起大梁
“上海之春”历来秉承助推“新人新作”为宗旨和办节方针,本届音乐节推出的37部作品中,新人新作占比超过40%,有6台青年艺术家专场演出、9台高质量的原创新作音乐会,尤其值得欣喜的是一大批“80后”和“90后”成为创作和表演的中坚力量,挑起了新生代音乐舞蹈事业的大梁。
图说:上海之春艺术导赏·地铁专场里,青年二胡演奏家卢璐在演奏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上海民族乐团“90后”二胡演奏家卢璐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带来《弦歌·心路》二胡专场音乐会,近年来,上海民族乐团不断涌现出一批朝气蓬勃的民乐新生代,卢璐便是其中的代表,首演了二胡协奏曲《近月》多部优秀原创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展现出当代青年民乐演奏家的风采;“90后”中提琴演奏家沈子钰,曾获纽约国际青年艺术家大赛第一名、特蒂斯国际中提琴大赛第一名等国际大奖,她在本届“上海之春”带来一场独奏会;“90后”作曲家龚天鹏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互通为创作灵感的《第八交响曲》,他运用了海纳百川的交响乐语汇,展现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各国各民族和平相融的美好祝愿;上海歌舞团舞剧新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参与舞者均是“80后”“90后”,主演朱洁静、王佳俊用精湛的舞艺表现了70年前他们同龄人的崇高信仰和壮烈牺牲,与他们进行精神上的对话并把他们的精神通过舞蹈的展现永远留在舞台上面;著名歌唱家廖昌永首次带着一帮“90后”一起登场,他说:“我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的时候,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这个舞台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如今,希望能借‘上海之春’的舞台让更多观众认识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也鼓励他们接过接力棒,加入到推广、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行列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图说:廖昌永、魏松(左)和方琼在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00后”新群体,艺术传承后继有人
为了培育更多音乐爱好者,尤其是更多“00后”学生群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