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哈夏将来临,动人乐声满冰城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12/1
白癜风青少年援助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15/5462176.html

劲彪新闻讯(记者王承旺)又一届“哈夏”即将来临,冰城的街头巷尾再次响起动人的乐声,表演的人中有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士,但更多的是因为喜欢音乐而走进公园或街道表演的业余爱好者。这些人的骨子里有着一份音乐情怀,天生就有着对音乐的热爱。其中更有不少将音乐情感传承几代的音乐家庭,或许音乐不是他们毕生的事业,或许在音乐的道路上他们的造诣并不高,但是对于音乐的热爱与情怀却相伴他们一生。

手风琴拉出最美的人生

因为父亲喜欢手风琴,刘颖红姊妹5人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都喜欢上了手风琴。50余年过去了,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姊妹,因为手风琴,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姊妹5人都爱好音乐

已经62周岁的刘颖红十分健谈,话题自然也离不开手风琴。她说,她们姐弟5人,她上面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小时候,她们家在双鸭山宝山煤矿,父亲是矿里的一名技术员。父亲那时候有台手风琴,没事就在家里拉琴给她们听。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姊妹5人对手风琴有了兴趣。只要一有时间,就围在父亲身边,听父亲拉手风琴。父亲在大姐11岁时开始教她手风琴,而刘颖红是在9岁开始学习手风琴。据刘颖红介绍,她拉琴比姐姐认真,父亲就重点培养她。那时候她们家住在矿里,距双鸭山市里有60多公里。每到周末,父亲就带着她坐小火车去市里的少年宫学习,一直学了两年。刘颖红的弟弟和妹妹们,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会了手风琴、扬琴、琵琶、二胡、笛子等乐器。

在那个年代,市民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夏天吃完晚饭,刘颖红的父亲就把手风琴、琵琶、扬琴、笛子拿出来,她们姊妹几个就开始演奏,左邻右舍都来看演出。有时候,吃完饭她们还没有把乐器搬到院子里,邻居就跑过来问演不演出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双鸭山市庆祝党的生日,她们姊妹4人同台表演手风琴伴奏大合唱,在当地传为佳话。刘颖红的大姐刘介红,从参加工作就从事音乐与手风琴教学工作直到退休;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虽然没有从事音乐,但是手风琴等乐器演奏得都很有水平。

15岁进市京剧团

15岁时,刘颖红考入双鸭山市京剧团。那个年代由于“样板戏”不需要手风琴,刘颖红就开始学习琵琶。18岁时,双鸭山市成立文工团,刘颖红调入文工团,担任手风琴、琵琶、架子鼓演奏员。经过多年勤学苦练,又先后师从黑龙江省歌舞团尹凤岗、刘锡津、关振刚老师,刘颖红的手风琴演技已经炉火纯青,可以熟练演奏“马刀舞曲”、“云雀”、“霍拉舞曲”等独奏曲。这些使得她成为双鸭山市唯一一位八级手风琴演奏员,后来,她调入省总工会,并在那里退休。

音乐改变人生

刘颖红的弟弟刘公远高中毕业后到矿里当了一名矿工。由于他会手风琴、笛子等乐器,很快就被调入矿宣传队,后来他考入中专师范。尽管没有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但是手风琴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今年初,刘公远从某高校副院长岗位退休,过去工作忙没时间拉手风琴,如今退休了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手风琴的乐趣了。

据刘颖红介绍,当时她们家有良好的音乐氛围,吸引并影响了很多同学和朋友。弟弟的同学李守文跟她学习手风琴,后来考入双鸭山市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张宏菊的父母是当地农场的农工。张宏菊跟刘颖红学琵琶,刘颖红就像教自己妹妹那样认真教她。后来,张宏菊考入双鸭山市文工团,并担任该团指挥。张宏菊常说,如果当初不学琵琶,不可能有今天。

如今,刘颖红和姐姐、弟弟都已经退休,姐弟三人经常参加一些民间演出社会活动。刘颖红和姐姐还组建了彩虹手风琴乐团,为手风琴爰好者搭建平台,让大家在一起沟通交流,研究探讨共同提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