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江名媛
所有关心邻国命运的人一定看过这样一幅画面:端着枪的士兵在他们刚刚拿下的城市街头巡逻,一个疑似清洁工的老人若无其事地在旁边扫地。
虽然看不清他的眼神,但从他松弛的肢体语言大致可以判断,他的内心应该是没有多少恐惧的,巡逻的士兵对他来说就像空气一样不存在似的。
又或者是有那么一点恐惧,但早就麻木了。战争虽然发生在异国,但他也难免会受到牵连,尤其是如果他还是个有点良知的人的话。
乍看之下,多少是让人有点鼻酸的。无论如何,他如果可以有选择,是可以继续待在家里,或者逃到什么地方去的。毕竟虽然他所在的城市被新的武装力量控制,但局势并不明朗。
哪怕是在离这里有数百公里远的首都,都有大批民众在想办法离开。但是他留了下来,不仅留了下来,还像往常一样在街头扫地。这无疑给很多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在街头是安全的,他的生活是如常的。
想着想着,突然又让人对他有点肃然起敬。难免,我也会设身处地地想,假如我是他,我有那个勇气继续站在街头吗?还是说等我到了他这个年纪,等我也像他一样见证了无数次动荡之后,也会像他一样对什么事情都见怪不怪了呢:不管谁上台,会不会有战争,日子还得继续,如果不能改变什么,不如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不由想起去年战争刚打响的时候网上流传甚广的一段视频。一对吉普赛的父子在基辅街头拉手风琴,路过的人被歌声感染了,停下脚步,递上一点零钱。
这些零钱可能是刚从菜市场买完菜的找零,可能是本来准备给孙子的零花钱,可能是母亲给自己准备去旁边的小卖部买牛奶和奶酪的。
我已经忘了他们具体演奏了什么歌,只记得那个画面让人既感动又感伤。不知道那对父子后来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大概率上了战场,而儿子大概率被送到欧洲的什么地方。
战争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要不是前几天发生的事情,要不是看到那个老人在士兵扎堆的街头扫地的视频,我似乎都有点忘了还有这场战争,也似乎忘了我今天所过的这样一种看似普通的生活是多么难能可贵。
每每念及于此,我又突然对生活燃起了一丝希望,又开始把这平淡的日常当成金子一样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因为我知道,我之所以还能活着还能睡到自然醒还能走到路边的咖啡馆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享受一个下午的悠闲时光并不是我有多大的本事,而只是因为我足够幸运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得感谢那个在混乱的街头扫地的老人,还得感谢在战争前的某个午后在街头拉手风琴的父子。而我也找到了某种跟这个世界正在苦难中挣扎的远方的朋友建立起连接的可能。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的痛苦和彷徨,一个人面临的困境,一个人在战争里地震里瘟疫里的遭遇,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到这个世界上另外一端的人。
这种影响未见的是立刻以某种方式反馈给对方帮助到对方,但至少可以让对方感知到你并不孤单。过去三年,正是这样的连接这样的彼此影响这样的同理心这样的抱团取暖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挺过了人生最至暗的时刻。
刚刚看了眼那个医生的哭墙,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