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滨洲湖畔的七旬手风琴手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4/11/1

原标题:中学时迷上手风琴,进厂任电影放映师,退休后圆了音乐梦

     滨洲湖畔的七旬手风琴手

核心提示:

“你知道吗?滨洲湖畔有位手风琴手,每当晨起、黄昏悠扬的琴声响起,这里就是湖畔最热闹的地方。”

黑礼帽、白皮鞋、短夹克、肩上背琴、手拿琴架……76岁的廖延留不善言谈,抱着手风琴,手指在键盘上游走,一首首曲子引得众人驻足称赞。

廖延留说,他6岁跟着父母“闯关东”,中学时迷上了手风琴,退休后每日练习,如今会拉近百首曲子,他要用琴声演绎快乐生活。

悠扬的琴声成湖畔一景

湖畔一景

“快听,多好听的曲子啊?我带你去看看传说中的手风琴手!”

9月16日下午,在滨洲湖畔树林里,两位老人怀中抱着手风琴,眼前摆放着琴谱,悠扬的曲调引来众人围观。几名老人随着曲调起舞,还有人轻声吟唱;年轻人则举着手机拍个不停,不光对手风琴感兴趣,更对老人的琴技赞不绝口。

左侧有5排键钮,右侧是黑白按键,中间则是可折叠的风箱,双手按键的同时,还要不停拉拽风箱,悠扬的曲调令人陶醉。

“太有感觉了,这首曲子名为喀秋莎,我当年下乡时经常听,曲调优美,节奏欢快,我还会唱呢……”一名白发老人边说边笑。

一曲过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围观者也越来越多,很多家住湖滨教师花园的居民表示,每天来滨洲湖走湖,听手风琴演奏成了最大的乐趣和惊喜。大家都说,老人的琴声给休闲的市民增添了乐趣,也成了滨洲湖畔一景,很多网红达人也来此拍摄。

师徒俩在一起拉琴

快乐老人

更换琴谱的休息时间,76岁的廖延留将手风琴放在凉亭的桌子上,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我老家在山东,因为日子过得苦,6岁时跟爸妈‘闯关东’,几经辗转来到了大庆。小时候物资匮乏,也没玩具,更没啥游乐设施,平日最大的乐趣除了玩水,就是弄泥巴。记得上初中时,我第一次听老师拉手风琴,手指不停挪动,风箱有张有合,曲子优美动听,太神奇了,我也试过,但根本拉不出调。”

从那以后,廖延留迷上了手风琴,每次都盼着上音乐课,也是从那时起音乐的种子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

“那时,想吃饱饭都成问题,哪有闲工夫玩乐器,也没多余的钱买,上班后因为有文化又喜欢音乐的缘故,我成了厂里的电影放映员,每天拉着设备挨个连队走,在草原上放露天电影。一部电影别人看一遍,我们要看无数遍,音乐、桥段、故事情节,都记得门儿清,咱也算是半个文艺人。”

回忆起往事,廖延留显得特别兴奋,声调也提高了好几个分贝。

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他买了手风琴,算是一种爱好,更是为了圆音乐梦。

师徒拉琴

李锦强说:“他76岁,我66岁,我们是师徒俩,上班时一起搭档放电影,退休后他教我拉琴。我学了五六年,最快乐的事儿就是来湖边拉手风琴。看着绿树、野花、湖水、往来的游人,拉起琴来特别有感觉。前段时间我出门,半个月没拉手风琴,感觉有点手生,还得勤加练习……”

围观的张大爷说:“这么多按键,两只手相互配合一瞅就挺繁琐。七十多岁了,还能识谱、拉琴,让人佩服,我得向你学习。”

廖延留笑着说,自从学会拉手风琴,早起练琴、找人学习、研究琴谱,每天过得很充实。走湖、拉琴两不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让原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拉琴不仅需要用脑,还要协调手指运动,可有效预防老年病。

廖延留说,手风琴被称为“可以被拥抱在怀的浪漫”,想要学习并不难,开始练琴时,风箱要关得很严,左右手同时按下把风箱拉开,左手边拉边打四下拍子,朝外拉风箱的时候要保持平稳,风箱不能来回折……

廖延留表示,谁想学拉手风琴可随时找他,免费教,也希望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乐。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传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

xxcb.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