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儿满天飞
——中师生长篇小说节选
原创:珺在异乡
前言
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绝代芳华,一部关于中师生的生命进行曲。
第二十五章辞旧迎新
元旦晚会前两天,书记大人忙得不亦乐乎,组织团支部的几个人通力合作,收作品,分类,张贴。一天下来,教室里充满了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墙上和窗户上挂的全是同学们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不留一片空白。
一心投入兴趣专长的同学收效就是不一般,李光森和刘立安的水彩画非常惹人的眼,陆海岚和汪凯兵的硬笔书法刚劲有力,书记大人的狂草书法龙飞凤舞,那些似是而非的字体实在叫人认得艰难。书法和绘画作品以男生为主,女生寥寥无几,只有秦韵的硬笔小楷清秀端庄,宁波的人物铅笔画独树一帜。
宁波画的人物却题名为《思念》。画上的中年男子,笑意念蓄,眉目清秀,一张知识分子的脸,一身西装革履,配上那一条文邹邹的领带尽显英姿。那分明是宁波英年早逝的父亲,如果父亲还在的话应该是四十几岁的光景。
胡蝶是没有什么作品展示的,也不可能展示她一篇又一篇的范文。她没有想到书记大人的狂草书法像他的人一样洒脱狂热,收放自如,那些是字非字的线条,让她想起小时候看到山头的云烟,缭缭绕绕,缠缠绵绵。大篇幅的宣纸渗透着他什么时间留下的浓墨重彩呢?胡蝶从来没有看见过书记同学在教室练过书法,他的桌面一向整理得一尘不染。
书记大人的书架上始终摆着那本大家都传看过无数次的厚厚的歌曲摘录本。页间粘着女孩子们喜欢的唐国强、迟志强、周润发和男孩儿们爱看的翁美玲、赵雅芝的剧照。
一张张剧照背面写着简谱的流行歌曲一首又一道,《梦驼铃》《外婆的澎湖湾》《上海滩》,还有《红楼梦》和《射雕英雄传》的全套剧照和主题曲,全部被他规划得满满当当又整整齐齐,既方便欣赏剧照,又能看到歌词学唱歌。胡蝶每次从别人手里拿过来看的时候都是看了又看,实在是爱不释手。
胡蝶每次都像捧着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又像穿越在一部部连续剧中无法自拔。她总是啧啧称羡着,在剧照歌曲和主人留下的墨韵中品味着山口百慧和三浦友和的海誓山盟,艳羡着冯程程和许文強的爱情故事是多么浪漫。
在读师范前,胡蝶从来不看电视剧,周末的时候蜜儿飞也似的在村里追着《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看,她像没事儿一样端坐桌前,一心刷着她的数学题。
书记同学的歌本好像给胡蝶重播了一遍她曾经无暇顾及的电视剧,她在其中深深地满足着,但她从来没有单独占有过,每每过罢瘾便及时归还。
书记大人,你的这件艺术瑰宝是怎么雕琢出来的?很想据为己有,还是忍痛割爱吧,现在就完璧归赵!只有一次,胡蝶把歌本送到书记大人面前,打趣他。
好啊,送给你,留个纪念!没想到书记大人如此豪爽,胡蝶哪里敢接受这样的班级宝贝。
领导,你这书法潇洒得无法辨认,给我们读读呗。德敏难得在书记面前大胆说一次话。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楚阔,无语凝噎。领导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他一张口就笑意显露,半颗小虎牙又飞进胡蝶的阳光。多么像山口百慧的小虎牙,不,更像秦汉!
胡蝶在书记同学笑意荡漾的阳光里捕捉到一些与他的歌本惊人的相似处,她无意之间从那些剧照中看到了影子国字形的脸,俊美,刚毅,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浪漫。
胡蝶才女,书记这是诗还是词啊,你来给解读解读吧!德敏的兴致依然高涨。
德敏不开口则罢,这一开口真难为了胡蝶才女。她沉思片刻,即拖腔拉调地也摇头晃脑道:
宋代风流才子柳永在他的《雨霖铃》中低吟浅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当代风流才俊寒蝉先生在他的狂草书法里挥毫泼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楚阔,无语凝噎。
哈哈,胡蝶才女,你这哪是在解读,完全是在误读。书记大人第一次放声大笑,笑得如此狂放不羁,前仰后合。
胡蝶和德敏也忍不住前仰后合地笑着。
那笑声回荡在八十年代的师范校园,回荡在青春飞扬的那年冬天。
晚会第一个节目是梅子君的手风琴演奏《友谊地久天长》,大家还是第一次听到子君拉手风琴,琴声悠扬,美妙如她的娇美,所有的同学都陶醉其中。
秦韵和周晓泉合唱费翔《故乡的云》,掀起一阵轩然大波。尽管后来秦韵说周晓泉唱跑了几个调,但胡蝶仍然无比羡慕,且欣赏这首歌曲,她和所有的师范生一样都无比喜欢。
在女生宿舍的小院里,她们端着饭碗聚拢在民师班的寝室门口,每天不到十一点半就开始等待十二点的每日一曲。只有民师生寝室才有一台小收音机,整个女生宿舍的追星族把这个寝室门口挤了个水泄不通。
书记同学用吉他弹唱着《月亮之歌》,忧伤的旋律叩击着每个人的心扉:
当我躺在妈妈怀里的时候,常对着月亮甜甜地笑,她是我的好朋友,不管心里有多烦恼,只要月光照在我身上,心儿像白云飘啊飘……月亮,我的月亮,请你夜夜陪伴我,一直到明朝。
胡蝶的心思被带走了:这是我最喜欢的《凯旋在子夜》主题曲,暑假看的电视剧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部连续剧,那些忧伤的歌词牵着我的心走进丛林,我的心曾经与江曼一起摇曳,我听到那是江曼唱给林大林的心曲!
胡蝶啊,胡蝶,你咋这么爱在心里默默抒着你的情呢!你好像积聚了似海的情思随处可以诉说。
晚会再次掀起高潮,胡蝶的心为之怦然,却碎成两半,一半在他身上,一半落到了地上。全班的目光聚焦于书记同学的身上,那些悄悄用余光扫过这个孤傲的书记大人的羞怯眼神此刻变得贪婪,周晓泉的两眼眯眯地微笑,眨也不眨。还有秦韵,天哪,这个文娱委员眼里溢出的笑里完全是在为他骄傲,为他自豪。
相比之下,胡蝶和邱美玲的相声在这场晚会上显得不伦不类,美玲仍然说,能够上台表演也是勇气的表现,当作训练口才了,且在大庭广众之下更能磨炼胆识。
成长就该如此大胆,如此超脱,美玲的一番总结令胡蝶佩服到极点。谁让她不会唱歌,只会跟着母亲的哭声唱一些悲情的戏,现在也只能跟着美玲一起成长吧。
当然教化学的宋校长没有出席这场晚会,晚会依然大放光彩。
八十年代的师范校园,没有唱给时代的歌,只有跟着时代的旋律欢歌。(本小说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简介:珺在异乡一介中师生,诗意地栖居,诗意地做教育。生于深山,长于小城,现居花城。著有教育专集《行者夜话》和文集《时间那么久远》。若遇读者知音,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