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旅行记,费拉拉古城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2/27

世界遗产巡游、古罗马探索之旅(意大利北部)年6月6月15日周六,阳光明媚得沒有白云,大地炙烈得没有凉风。高温下的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热情似火,骄阳如烤,怎一个“热”字了得?上午九点出发,前往位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费拉拉省省会的费拉拉古城,老城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费拉拉市临波河支流波迪沃拉诺河,东北距威尼斯92公里。人口14万人左右。

这个历史上由埃斯特家族统治了年之久的古城,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有圣乔和乔大教堂(12世纪),以及席法诺亚宫(年)等等。老城区道路狭窄,石块铺就,大巴车只能停留在外围,我们冒着酷热,先到了圣乔和乔大教堂,却见幕布高掛,正在修缮施工不开放。里面的宝物看不了,甚为遗憾![图片]

附近有埃斯特家族的府邸,现辟为市政厅,仍在使用中。不一会儿竟然有三对老人在此举办婚礼手续,陪同的、祝贺的,挤挤一堂,煞是热闹!大煞风景的却是卖艺的小提琴手和手风琴演奏者在出口处讨生活。

第一个景点不开放,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步行一公里外的席法诺亚宫。

斯齐法诺亚宫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由埃斯特家族兴建。亮点是15世纪的湿壁画。然而一找到现场,又是脚手架竖着,大门紧闭,也不开放。哈哈哈哈,二个闭门羹,大家冒着高温白跑一趟,太遗憾了!

然后转为参观了艾斯特城堡,这些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城堡位于费拉拉市中心,是一座中世纪建筑,建于14世纪末,外观造型上十分大气,雄伟!可惜当时不为防外敌,只是为保护统治者远离人民的骚乱。城墙外护城河环绕,四周建有高高的塔台高耸矗立,是费拉拉城的标志性建筑物。除了城堡建筑本身,装饰着的精美绝伦的壁画都是珍贵文物,艺术佳作。

午饭为中歺,口味一般。下午,驱车南下,驾驶90公里后,来到了5世纪时所建的、意大利北部的艾米利亚—罗马尼亚大区的、拉文纳市。这又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拉文納是建在海岸潟湖内,古城内有几条运河流淌依然。别小视这个拉文纳市,曾经在公元年,西罗马霍诺留皇帝为躲避哥特人首领的攻击,把首都从米兰迁到拉文納市,拉文纳成了西罗马的最后一个首都。之后又成了东哥特人王国的首都。

再后,成了东罗马帝国的一个省、意大利省的首府。最后,北方蛮族伦巴弟来侵,又成了其首都。四朝首都自然留下了不少历史的痕迹至今。

城中拥有独特魅力的、早期基督教马赛克藏品以及古建筑。尤其是8座建筑,1,普拉西狄亚陵墓及圣维塔教堂。2,尼奥尼安洗礼堂、3,圣阿波利纳雷诺沃基督教堂、4,阿里亚诺洗礼堂、5,大主教礼拜堂、6,狄奥多里克陵墓、7,圣维塔莱教堂,8,克拉塞的圣阿波利纳雷基督教堂。这些都是在5世纪到6世纪期间所建。极高的艺术水准,继承了希腊罗马建筑传统,拥有珍贵的基督教绘画,极富东西方风格的完美交融建筑风格。

我们一气参观了城中的5个古建筑及坦丁陵墓。首先瞻仰了加拉·普拉西狄亚陵墓建筑。第一个以十字架形状,进行设计和建造的罗马时代的建筑,与拉文纳其他七个建筑于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加拉·普拉西狄亚(皇后)其一生坎坷,被俘,嫁给敌首,被赎回,再嫁共治的皇帝,被放逐,复出并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其在位期间曾在拉文纳修建了大量的教堂,其陵墓里拥有早期最好的拜占庭马赛克的拼图。陵墓内放置着其丈夫、儿子的石棺灵柩,屋顶及四周均装饰着精美绝伦的马赛克画。

近在咫尺的圣维塔教堂同在一个院内,这个建于公元~年的圣维塔莱教堂呈双重八角形,支撑着高高的穹顶,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极其奢华,马赛克天然色彩的搭配耗尽了工匠们的心和血。

我们步行了米左右,来到了第三个景点、圣阿波利纳雷教堂。6世纪中期始建,建了十九年,是拉文纳的拜占庭教堂建筑中最独特的一个。教堂拱廊两侧的马赛克镶嵌画分别描绘了走向基督和走向圣母的男女天使行列。装饰内部的《基督和代表十二信徒的羊》的镶嵌画,构图很朴素,颜色也很鲜艳生动。朝圣中有波斯三王的画面。

3廊(单侧廊)式的主堂,24根希腊柱,10世纪建的钟塔,无一例外都体现了拜占庭风格。教堂的最精美之处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马赛克装饰,其艺术成就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接着参观的是大主教博物馆。大主教博物馆它就坐落在内欧尼亚诺洗礼堂旁边的大主教宫二楼,藏有两件美丽的珍宝及其他珍贵文物。一件是大主教马克西米利安的象牙宝座,由拜占庭的工匠于6世纪时制作,雕刻得非常精致,藤蔓、花卉、人物等的细节都令人惊叹不已!另一件珍宝则是圣安德里亚礼拜堂。这座私人礼拜堂是拉文纳最小的马赛克遗迹。整间礼拜堂全部镶嵌着马赛克,拱顶犹如缀满金银星星的深蓝夜空,耶稣脚踩野兽注视着惊叹的游人。

第四个景点是圣内欧里亚诺洗礼堂。这又是一座八边形的小洗礼堂。

这是拉文纳现存最古老的完整建筑,建于4世纪末,穹顶的马赛克则是5世纪末才加上去的。穹顶的画面也是耶稣站在约旦河里接受约翰洗礼。这个耶稣,下巴长着浅黄色胡须,全身依然是赤裸的。不过,围绕基督的十二门徒的着装却各有一些区别,神情也各异,显得更为生动。

最后去瞻仰了大诗人但丁陵墓。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的作者于十四世纪长眠于此,年9月14日,因遭受政治迫害远走他乡的但丁,客死在拉文纳。

雪白的石头小屋,精雕细刻的石棺,长明灯吊在天花板上。但丁的遗骨就在其中。石棺背后的墙壁上刻有但丁创作《神曲》的浮雕,小屋(null)没有窗子,而安眠在石棺中的那个人,正是照耀这黑夜的明灯和文艺复兴的先驱。

在墓室侧后有一个小小的院落,里面一个爬满藤蔓的土丘,在绿色藤蔓的缝隙中还隐约露出一小块长方形白色石板,上面用意大利文写了几行字,我们能够辨识出来的部分是:但丁,~。怎么生卒年代刻错了?据查,在二战后期,担心遭受英美飞机的轰炸,为了保证但丁遗骨的安全,在至年间拉文纳人(null)

把他的棺木从小屋移至院子里埋葬,直到战争结束后才重新“归位”,但这个的土丘留存至今,成为一个时代的纪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