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李云迪和郎朗,同样要求严格的父母,不同的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2/28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nb.ifeng.com/a/20180502/6544330_0.shtml

最近,《披荆斩棘的哥哥》热播,很多人惊喜地发现李云迪这个钢琴王子接地气的可爱。

看他在队员争执时根据他们的激烈程度伴奏:

其他人聚在一起唱歌,他迷恋地打着街霸游戏机:

被淘汰着风轻云淡悄然离去:

自始至终,李云迪的哥哥之旅完全是轻松的愉悦的,一点也看不出比赛的激烈和紧张。

对比同样在自己领域顶尖的舞者李响,李云迪看不出一丁点好胜心,有的是尽力完成任务的踏实和从容。

李云迪这心态之好,似乎是从十几岁出名之后就拥有的,他曾经说过:

“钢琴家应循序渐进,有学习的时间,读书,好好生活,开扩我们的心灵。我对自己的事业有长远规划,所以我不介意慢慢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著名的钢琴王子,李云迪被人熟知是因为18岁那年摘取肖邦钢琴大赛的桂冠,而在他崛起的同时,另一位中国钢琴家也正声名鹊起,他就是郎朗。

李云迪与郎朗都生于年,都是在十几岁出名,两人被誉为中国钢琴界的双子星,他们的童年,都曾在父母严格要求下刻苦学琴,辛苦练琴。

但成名之后,回忆曾经的琴童生活,两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同样勤奋的琴童生活

李云迪4岁学手风琴,7岁开始学钢琴,11岁获得重庆少儿钢琴大赛第一名,12岁获得全国钢琴大赛第一,17岁赴荷兰参加第五届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获得第三名。

年,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在此之前,肖邦钢琴比赛的冠军已空缺15年了。一战成名,自此,李云迪成了万人追捧的钢琴王子。

同龄的郎朗接触钢琴比李云迪更早,3岁开始学琴,5岁举办个人演奏会,15岁考取世界著名的音乐学院,17岁时参加美国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世纪庆典明星音乐会,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技惊四座,从此开始职业演奏生涯。

无论是李云迪还是郎朗,少年成名的背后,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辛勤的练习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据李云迪妈妈说,儿子小时候每晚7点到10点雷打不动练琴3小时,就算是有亲戚来访,也必须保证先练完琴。每次李云迪练习,她都是坐在旁边边打毛线衣边陪练,只要孩子弹错一个音,就用毛线针敲一下。

李云迪和父母

而郎朗的练琴时间就更多了,早午晚都要练,早晨起床后要练一小时琴再上学,中午回家吃饭后练琴45分钟,下午放学后练两小时琴,晚饭后再练两小时琴。一天接近6小时的练琴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还要加倍练。

这样不间断的练习强度,就算是成人,意志力稍微薄弱点都无法继续下去,更何况是孩子!

李云迪和郎朗能成功,离不开父母的督促和坚持。郎朗说过:“如果我父亲不以这样的方式训练我,我就不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相同的琴童不同的感受

虽然有着同样辛苦的学琴生活,但两人的童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李云迪曾说,自己的琴童经历没有惨痛的回忆。虽然妈妈要求严格,但对他并不是严厉冷酷的。

他的童年记忆永远是暖色的,有趁妈妈不在偷看电视,结果妈妈回家后摸电视机的热外壳发现的经历;

也有偷跑去游戏厅打游戏,然后被爷爷拧着耳朵带回家练琴的糗事。

有不练琴偷偷跑去学校打乒乓球,听到“李云迪,你妈妈来了”的喊声时的害怕。

为了逃避练琴将闹钟偷偷拔快,骗父母练琴时间到的小机灵。

李云迪练琴时与父母长辈斗智斗勇的童年趣事总让我们会心一笑,这些跟我们不学习偷偷出去玩的经历何其相似,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童年!

而郎朗的童年,却充满着父亲严厉的批评。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从郎朗两岁开始就一心培养他学琴,后来还辞了工作带郎朗到北京求学。

但郎朗的学琴经历并不一帆风顺,父子俩因为钢琴吵过闹过崩溃过。

有次郎朗因为在学校排练晚了一个半小时才回家,结果被父亲大骂,就算他晚回家不是因为瞎玩而是在学校练琴,父亲也不听,还把他抓到顶楼,对他说不练琴就跳楼。

幸好郎朗心理强大,意志坚定,又深深地爱着钢琴,才能在父亲的高压教育中突围而出!

和善而坚定让孩子快乐学习

虽然两人殊途同归,最终都各有成就,但就旁观者而言,郎朗父亲的做法不可复制,李云迪妈妈的教育方法却值得效仿。

其实郎父的“狠”是可以理解的,他孤注一掷辞去公职带儿上京求学,只能背水一战,所以要求郎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种心态决定他得对儿子狠。

虽说教无定法,但这种强硬的高压教育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普通孩子意志不够坚定,如果一味用高压教育恐怕会导致他们抑郁成疾,甚至被毁掉。

而李云迪的家人,对他是比较宽容的,就算他比赛只得第三名,让家人必须负担高额的出国费用,父母也只是安慰没有怨言。

在李妈妈看来,只要儿子好好练琴,取得什么名次不是特别重要。她虽然严格要求孩子,却没有功利性的投资心理,所以她允许孩子出错,也允许孩子不考第一名。

正是这种尽力就好的宽容,造就李云迪尽力去做却看淡得失的大气,也让他在很小就明白,自己是因爱音乐、爱钢琴才去练琴的,所以他学琴练琴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都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确实,要想取得成功,努力学习是免不了的!

但是,学习可以是艰辛的,却不应该是痛苦的。作为父母,在引导孩子努力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坚定坚持,让孩子感受到爱也很重要。

底线坚定,坚持原则,让孩子知道不能随便放弃,全力以赴奔向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遇上问题要温和地劝导,巧妙地引导,积极地疏导,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和善而坚定,才能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愿每个孩子都有李云迪那样温暖的童年!

我是

颖妈育儿记,家有娇女初长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