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元仔和大家聊到了有关品牌搭建形象IP的相关内容,但随着科技手段日新月异,市场所需要的IP营销也不得不日臻完善,除了形象IP通用的玩法之外,许多商家还开发出了“新花招”。
1.
同品牌LOGO一样,形象IP也能帮助品牌被快速识别。所以,当一个形象IP的视觉深入人心后,通过对它进行改造就能激发内容能量。每逢大促节点就会与N个品牌联动的京东、天猫等电商品牌,就是这方面的老手。它们将合作品牌的元素与标志性的形象IP相组合,产出了一系列有整体感,又能突出单个品牌特色、以及平台角色的传播物料。比如天猫这组“敷衍”的双11联合海报,充分发挥了平台形象IP、品牌代表色都认知度很高这一优势。既以“猫头形状+品牌色”的内容结构批量生产了海报,省时省力地达到传播目的,还能反过来再强化自身的辨识度。
或者还可以像今年淘宝20周年造物节这样,借形象IP的外形变动做地域沟通。
看,淘公仔还是那个淘公仔,只是当它手拿咖啡壶、或与大熊猫同框,IP的内涵就大不同了。
2.
从电商平台与品牌的联动也能看出,在联名营销盛行的当下,拥有一个成熟的品牌形象IP,真的好处多多。
不止是视觉设计的省事、以及内容沟通的提效而已。有了形象IP的品牌可以不再只是从外借力,而是借形象IP向外赋能。腾讯QQ与QQ星的联名就是如此。以萌趣的QQfamily形象为创意来源,设计一系列IP3D版的瓶子,能让产品从外包装上萌动人心。并且,大众熟悉的QQfamily,也为新品增加了消费者信赖感。
品牌IP+IP,还意味着联名效应的增强。当不二家与泡泡玛特,基于PEKO、POKO与MOLLY的外形、人格,设计出新人物,这场联名有了IP强强联手的大众认知与喜爱度,更有了独特的故事性。所以,哪怕其联名手办的价格能高达,也有粉丝愿意入手。
若是一场联名能集结33个品牌IP,效果更甚。天猫在去年组建的「打气天团」,就在电商大促之际,以讨喜的方式回应消费者的情绪,展示了品牌们对消费者的情感关怀。声势浩大的联动,也让每个形象IP都能面向新的人群,刷个脸、甚至圈个粉。
▼扫码查看项目详情
3.
人格化的形象IP,还能像“人”一样凭借个人魅力积累粉丝。而当粉丝群体扩大,出周边几乎成了品牌的固定举措。
像前文提到的腾讯的“长鹅”,在凭独特的外形圈粉之后,品牌就以它为原型定制了多款周边,有手风琴长鹅、长鹅魔力贴、长鹅手机支架等等。
还有大眼萌仔“旺仔”这一国民级的经典IP,水杯、蓝牙耳机套、挎包、扇子……它的周边简直多到离谱。
以及盒马的冰箱贴、小红薯的公仔……关于这一点,有动作的品牌可太多了。当这些实在可感的IP周边来到粉丝手里,人们对IP的喜爱会巩固,双方的关系也能再近一步。甚至,一个足够可爱、有人气的品牌形象IP,还能有自己专属的盲盒。闲鱼的IP就有「好奇怪」、「有毛毛」等系列盲盒。一个个基于母体而创造的新“咸鱼”,给人们带来新鲜感,也能唤起大家对品牌形象IP的持续喜爱。
可以说,无论是再创造、还是出周边,都是利用形象IP来发挥品牌效应,也反哺了IP本身的塑造。
看完上述一些出圈的形象IP、以及它们在大众化沟通上的亮点,似乎形象IP是一个利绝对大于弊的事。但就像所有内容营销有成功、有失败。形象IP的投入与回报,也不一定会成正比。一些没有打出辨识度、掀起水花的形象IP,咱就不一一举例了。究其本质,形象IP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存在。品牌不能期待以一个讨喜的形象IP,完全扭转自身的大众印象。
很现实的例子就是,阿里系的动物IP天团。其中能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IP,还是淘宝、天猫、盒马这类国民度更高的品牌。可以说,形象IP受人喜爱,建立在品牌本身的大众知名度与好感基础之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