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商城和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梅龙镇广场组成静安最强天际线,梅、泰、恒、上海商城多年创税额达到亿元以上,形成静安“梅泰恒金三角”,商业之繁荣、地理位置之优越、建造质量之高,沪上很少有能与之比肩者,由此,成为上海最时尚的地标和商圈,蜚声海内外。紧邻梅龙镇广场,在最东边的就是南汇路(旧称“大华路”)。它坐收梅龙镇广场以西诸楼之叠加效应,堪称“钻石地段”。
作家苏童《八百米故乡》曾提到:年夏,他在一条名叫齐门外大街的街道上居住了二十多年,与父母乔迁新居,从苏州城最北端的那条老街上继续往北五百米,过一座桥,再穿越一条很短很狭窄的街道,左手是他母亲工作的水泥厂,右手的工厂宿舍楼,那就是他们的新家。这次乔迁的直线距离,没有超过八百米。
苏童说,八百米成为一个象征,就像一个人发现故乡的路,很短,也很长。
在我心中,故乡的路的概念是二百三十三米,比苏童的要短,那就是静安区南汇路的总长。故乡虽然才二百多米,但是,她的故事很多,也很长——
静安有条“大华路”
一
南汇路原名大华路
上海开埠后,设在城内的上海道署处理涉外事务越来越多,因道署与租界相距较远,光绪中年,“洋务局”设立,办公地在新闸路赫德路(今常德路),19世纪末迁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洋务局为办公人员上下班方便,购置今江宁路、南京西路、泰兴路、北京西路间地块建设职员住宅。占地广阔,环境优美,又为上海道署官员城外下榻之地,故名“道台花园”。辛亥革命时上海道署解散,“道台花园”由上海军政府接管。政府因为财政非常拮据,就将花园售给英国人麦边(georgemcbain),于是花园改称“麦边花园”。今奉贤路旧名“麦边路”,就是因此得名。年,麦边将花园卖给英商香港大华公司,英国人在原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戈登路(今江宁路)以东、占地60余亩的大块园地上,大兴土木建起坐北朝南的多功能综合性饭店,取名majestichotel。“majestic”一词意为雄伟、宏丽,于是被译作“大华”,即非常雄伟华丽的意思。
大华饭店的主体建筑是一幢假三层英国市政厅建筑,底层是一个可容千人的会厅兼舞厅,会厅中央是以多根爱奥尼克大理石柱支撑的穹顶,使底层和二层相通,这幢建筑又被大块草坪和葱郁的树木包围。
大华饭店是当时上海最为豪华的花园式旅馆,达官贵人云集,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其大厅举行盛大的婚礼,足见其当年的规模和档次。
年,英商业广地产公司购得这一大块地皮后,拆除大华饭店,修筑了两条马路,横开一条麦边路(今奉贤路),纵辟一条大华路(majesticroad),然后于路侧划成大、小不等的建筑基地出售。
沿戈登路麦边路北转角处建造了美琪大戏院;南转角处建造了大都会舞场,舞场以南建造了两层楼商业用房数十幢,取名“大华商场”,分幢出租;大华路以东地段,分别划块出售与人造屋,沿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造了美琪大楼,沿大华路造了静华新村和大华新村多幢新颖的住宅。因地段优势,环境幽雅吸引了众多的购房人。
年,大华路改名为南汇路。其时,正逢二战,美、英废除了历史上与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与战时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改订新的条约,放弃治外法权和在华一切租界。8月份,汪伪政府象征性地从日本方面“接收”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出了一纸公文,改了条街的名,抹去路名中的西方痕迹,大华路被改名为南汇路。
二
南汇路上“星光”璀璨
梅龙镇广场原址,南汇路43号,俗称“杨家大院”,曾是金融业、纺织业资本家杨叔鼎的私宅,其子杨元凯之女杨濛就是身材高挑、有“上帝之杰作”美誉的影星夏梦。杨家大院内有篮球场,数百平方米的大花园。是这条路上最大的花园洋房,毗邻大都会舞厅。著名导演李翰祥曾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演员,气质不凡,令人陶醉。”这么多名人都在南汇路居住过,但如今,旧居外挂纪念牌匾的不多。名人们也都很低调。
夏梦,原名杨濛,上世纪50年代著名影星,是金庸小说诸多女主角包括“小龙女”的原型。(图片来源网络)
静华新村,原本住着沈殿霞,就是后来名噪华人影视圈的明星肥肥。可惜这段往事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她居住在此时曾在静安区少年宫学才艺。若干年后也曾重游故地。她搬走后,一位姓沈的先生曾住过很久,许是她的亲戚。要是她在这里住的时间长,南汇路可能会有许多故事发生。
沈殿霞,艺名肥肥。著名演员、主持人。出生上海,年少时随父母移居香港。(图片来源网络)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教授曾经居住在南汇路。仪表堂堂的温教授,有当代夏里亚宾之誉。自从9岁时登上童声歌坛以来,他有过场以上演出经验,演唱曲目超过首,在国际上得过很多奖项。前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小提琴音乐家谭抒真曾评价说,温教授演唱歌曲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水平之高,演出场次之多,在国际上是少见的,在国内不仅限于歌唱家,即便将器乐演奏家包括在内,也无人能出其右。
温可铮的同事,上海音乐学院的不少领导和教师都居住在该院在南汇路上的两栋员工宿舍楼中,许多的人名扬全球,屡屡得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经常耳闻各种优美的歌声、琴声。因邻居歌唱家、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历来是融为一体的。音乐是他们的生命,使其生活洋溢情趣散发光彩,也带给我们近邻者一份美好。歌声中有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葛朝祉、也有著名女高音才旦卓玛等。后者常常来探望其恩师音乐教育家王品素。
谭抒真也一直居住在这条路上,他被收入年纽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为人中骐骥。谭抒真年6月10日生于青岛,21医院去世,或许是南汇路上名气最大且最长寿的名家之一,年起,任上海美专等校小提琴教师,年入上海工部局乐队,成为演奏乐队第一位中国提琴家。年赴日本,随捷克斯洛伐克小提琴家柯尼希深造。归国后继续在上海美专和工部局乐队从事教学和演奏。年起,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和音协上海分会副主席。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家的提琴声总是不断,给人带来享受。潜移默化下,南汇路上拉小提琴、大提琴、手风琴的多起来,有时候此起彼伏,仿佛弄堂成了歌厅,颇有浪漫意味。
这里后又新来了著名主持人、社会活动家靳羽西,偶尔也出席参加法国奢侈品大展、欧莱雅媒体大赏那样的重大活动,但羽西在小区波澜不惊,街坊们的生活也没因她而有任何影响。
紧靠南京西路的梅龙镇广场是南汇路上的一大亮点,这幢楼门牌号为南京西路号,并没有南汇路上的地址标号,但实际上它的位置占据了整整半条南汇路,是这条小马路上最大的建筑。
来源:上海静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