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这间乡村里的艺术殿堂,带你追忆芳华光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9/30

两名老师四间教室

几名志愿者上百个孩子

在广东佛山丹灶镇

有这样一个地方

几十年间青丝变白发

这里的音乐始终不绝如缕

氤氲在漫长的时光里浅唱低吟

早上9点,冬日的暖阳还未温热清洌的空气,孩子们的歌声便打破了小城的宁静。被孩子们簇拥着的就是艺术中心的主人——快70岁的沈华孚老师,他的精气神儿一点不亚于年轻的小伙子。

沈华孚和爱人康华玉操持着这个艺术中心。妻子在楼上教舞蹈,丈夫在楼下教器乐,孩子的王国,在这对花甲老人的打理下,井井有条。

别小看这间小镇社区里的艺术中心,吉他、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各种乐器应有尽有。

二十六年前,他们举家从江西迁到广东任教,在沈老师快退休时,这间公办民助的艺术中心也应运而生。沈华孚手边的这台手风琴就有三十几岁了。

沈华孚:不能说它有多好,但是这个有感情嘛,用习惯了。我用它拉一段,叫我爱人伴舞。

精通各种乐器的他,最有感情的是一把口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口琴更成了沈华孚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

一直到现在,口琴都一直带在他身边。40年前,国家发展钢铁厂成立了新钢职工子弟学校,他去做了文艺班的老师。从此“老师”这一身份伴随了他的一生。

岁月缱绻,青春散场。

那段岁月

早已刻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26年前,丹灶镇还是片音乐荒漠。但做为全镇第一位全职音乐教师,挨家走访、普及音乐知识,成了日常。这台丹灶镇的第一台钢琴,无疑是镇子上的奢侈品。

沈华孚:这个是我26年以前从江西过来的时候带过来的,当时有个学生很天真地说,这么大的一个琴要多少钱买的?我说大概要三四千块钱。他说哎呦,这么贵啊,他说你把它卖了吧,换一台摩托车,摩托车开来开去,每天可以拉菜啊,可以赚钱。

丹灶,第一支铜管乐队是他组建的;

第一架钢琴是他带来的。

就这样一个人、一架琴、一间教室,

开始了他在这里的音乐教学。

孩子与家长们

逐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晚上八点钟这里开始上葫芦丝课,今年9岁上小学四年级程曦正在专心地发着书。

程曦:我在这学了一年多了吧。我对音乐有种喜欢,单纯的喜欢吧。

记者:你喜不喜欢沈老师?

程曦:喜欢呐!因为每次我们上课的时候,达到一定分数就会发奖品。

记者:你得的奖品多不多啊?

程曦:多啊!都满一个盒子了。

活泼开朗的小男孩说起爸爸却有点失落,因为工作忙,父母陪他的时间太少了。正说着,刚下班的爸爸出现在教室门口。每一位父母都渴望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可生活的压力,又催着他们加快了步伐。

程曦:他每天都要加班赚钱。爸爸每次回来身上都是带着伤疤的。是焊家具的里面的铁部分的时候被烧伤的。

父子间的交流,或许不像母女间无话不谈。但爱,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

程曦说:我现在的理想是想当一个音乐老师。因为我觉得音乐本来就是一个很有传染力的东西。

年底,总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时刻,沈老师和康老师开始准备一场特别的聚会。40年前教过的很多学生要来艺术中心探望他们。这一天,因为即将到来的相遇,满怀欣喜。

下午1点,学生们终于陆续到来。这群从一间教室走出来的学子,此刻又重新汇聚一堂。一个拥抱,瞬间就拉近了40年的距离。

沈华孚:非常感谢你们远道而来,我今天很激动,昨天一个晚上都没睡着觉。你们已经长大成人、成才,我都老了。

余黎53岁:我们是广东的,我们这一次聚会都是广东的同学。这位同学丁龙隆是我们小时候的二胡首席,他也在深圳,我们是在珠海的,我以前是沈老师的嫡系学生,我们是学弹琵琶的。我们这帮人聚在一起就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讲的话题,心境永远是不老的。

朱强:从40年以后会想到当年,无法去想象40年后。

冼佩莹她是艺术中心之前的学生,也是康老师的得意门生。而两人的感情更是亲如姐妹。

康华玉:她跟一般的小孩不一样,有一点天赋吧,特别是意境特别好,也特别吃苦耐劳。

冼佩莹:康老师带我去考舞蹈学校,当时我特别喜欢跳舞,然后说“嗯好,我要去!”她一直在考场外面等我,特别感动。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瞬间,就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第一个想到就是老师,一定要给老师看。

现在的她,就读于深圳大学舞蹈编导专业。在10年前,对于在乡镇长大的她,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蜕变,都会被时间看见。

54岁的丁龙隆是位商业摄影师,当初同样选择了南下创业,但做出这一选择,对他来说,并非易事。

丁龙隆:本来我已经是国家干部,分配工作了,是报社记者了。在我们单位允许停薪留职的时候,我一个人,只身拉了一个行李箱,就来了。但对家人最缺失的就是陪伴,就是我来深圳的这8年时间,我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读书的这段时间,我都在深圳,没有在她身边。

生活不易,但生活又是公平的。如今,他事业有成,全家在深圳团聚。回首往昔,我们做出的最艰难的抉择,往往会成为我们做过的最漂亮的事。

记者:当年学的二胡,现在没事还会拉一拉吗?

丁龙隆:时隔十几二十年,我又把它捡起来练一练。我现在拉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为了回忆当年练琴的情景。

隔天晚上6点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有个叫陈思颖小女孩早早来到了这里。因为今天,对于钢琴班的孩子们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准备了许久的等级考试,终于要出结果。

沈华孚:我们班全过了,掌声!

朱娟凌(陈思颖妈妈):很开心,因为她的努力可以有成效了嘛。努力不一定看得出有效果,但是她有效果了我就很开心。就像沈老师说的一样,弹钢琴是一个健脑的运动。不要求她学的多好,只是有一门手艺,有一门技术。

记者:喜欢音乐吗?

陈思颖:嗯,我一年级就开始接触钢琴。

记者:一般妈妈什么时候会说我爱你?

陈思颖:练琴的时候。

在最活泼好动的年纪,有个爱好并不难,可坚持下去,却需要足够的毅力。

晚上8点,筹备许久的“新钢小学”老友聚会如期开始。

戴爱新60岁数学老师:我们是20年的同事。这次我们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少人,一定要过来看看这位老友。

崔瑛63岁英语老师:没想到一进门沈老师的学生这么多,都是创业出成绩的才子才女们。

任大寅69数学老师:很多学生从小学毕业以后就没见过,小时候这么小,现在一看基本上都不认识了

40年,白驹过隙,“新钢小学”的岁月,已磨成为他们这代人奋斗的记忆。

王树敏71岁语文老师:今天一到这里来,第一我们很高兴,也很感动,真正体会到当老师真好,学生满天下,而且学生都很有感情。学生们各有各的事业、各有各的家庭,能跑到这里聚到一起跟我们见见面,我们很感动。

音乐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尘封的记忆。任流年蹉跎,寒来暑往,乡镇里的艺术中心,凝缩着一个时代的烙印,继续前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属于他们的热血时代已经过去

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

驻足回望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了你

已成为这一生最幸运的事

00:53

今晚21:30锁定山东卫视

此时此刻

《乡镇里的“艺术殿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