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孔雀》的海报令人难忘:
旷远背景之下,一个女孩凝神细思,像极了蒋雯丽执导的影片《我们天上见》的海报。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部影片的导演正是蒋雯丽的丈夫顾长卫。
顾长卫之前更多是作为一个摄影而被观众所熟知。
《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菊豆》等影视作品皆出自他的手笔。
因此,虽是他第一次首执导筒,但其个人明显的影像风格早已确立。
可以说,他的银幕处女作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
影片以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兄妹三人的故事,串联起来却犹如一个人的一生。
影片伊始,有个镜头值得我们玩味:
正在拉手风琴的姐姐坐在前景,沸腾的水壶处于中景,似乎无所事事的老人则位于后景,但所有的影像都比较清晰——
这种大景深处理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真实生活气氛,但这并不是全部,通过前景和中景的细致分析,姐姐的性格由此展露无遗。
前景美琴的悠扬声音代表着姐姐的志趣,中景金属的滴答声寓意着琐碎的现实生活,姐姐的行为则表现出志趣和生活莫不相关,仅是沉浸在自己理想之中。
事实上,影片中姐姐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事实上,通过细数兄妹三人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兄妹三人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姐姐是理想主义者,哥哥是现实主义者,弟弟则是逃避主义者,或者说是虚无主义者。
这一点同样能从影片结尾兄妹三人观看孔雀时的举止之间窥见。
哥哥面对不开屏的孔雀,最后说道可以盖个动物园,以后住在里面天天瞧;
弟弟说道反正冬天孔雀也不开屏。
面对女儿逗弄也不开屏的孔雀,姐姐淡淡说道爸爸老家漫山遍野都是孔雀。
可见她的性格一直都从未改变。
最后这个镜头同样值得我们玩味:
长达一分钟的镜头机位一直没有变动,依旧是前后景清晰的大景深,从而为三人的性格做了一次总结性的展示,也是影片做了一次总结性的结尾。
一般来说,一部影片的基调是编导内在性的一种强烈外化。
《红高粱》是烈酒般的红、《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新旧驳杂的黄、《菊豆》是压抑的灰……而这部《孔雀》则是回忆的蓝。
一如孔雀的淡蓝。
影片每一段开头都伴随着弟弟那伤感的回忆叙述:
“想起70年代的夏天,全家人坐在走廊里吃饭的那一幕……”
影片也不止一次出现一家人坐在拥挤走廊吃饭的镜头,烟火气十足又风轻云淡的场景,却是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由此,影片的叙事基调就是回忆。
蓝色,也便是回忆的色彩。
前面提及过影片以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兄妹三人的故事,从而串联起一个人的人生心路历程。
通过姐姐—哥哥—弟弟的顺序分别展开故事,如此巧妙设置的意义也在于此:
一个人在他年少的时候,总是满怀各种理想,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就像影片中的姐姐向往飞行一样。
梦想破灭,无畏地在自行车后座装上巨大淡蓝帷布,自由奔走,佯装飞翔。
及至成人,梦想实现的残酷以及现实的压力让他变得现实起来,一如影片中的哥哥。
现实从来多舛,也许经过层层盘剥的挫折之后,多数人开始逃避现实,以得过且过的态度蹉跎人生,虚度光阴,一如影片中的弟弟。
最后,我们不仅疑问窦生:究竟那一种人过得更快乐?
纵观兄妹三人,也许最现实也知足常乐的哥哥是过得最快乐的那一个。
一屋,两人,一个小摊,一种人生,足矣。
对过去既往不咎,包括那些曾经嘲过自己的人。
这则生命的寓言,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就怕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