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书写并快乐着庞中华书写人生华彩乐章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4/15

庞中华是一个热爱生活、渴望美好的人。从20岁时告别学校走上社会,成为一名地质队员,他平生的最爱只有两个:硬笔书法和音乐。在两个最爱中,他对音乐的热爱时间更早。那是他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当时的重庆市少年宫手风琴班里,就活跃着他的身影。重庆歌舞团的手风琴演奏家章马老师,把他引领到音乐的殿堂。成年之后,又得到著名手风琴大师任士荣先生的指点。音乐给了他灵性,教给他美感,而手风琴则给了他展示灵性和传达美感的愉悦,并从此如影随形,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后来,他痴爱上硬笔书法,在追求一笔一捺的和谐中磨练着自己,但即便如此,也从未舍弃过对音乐的迷恋。在地质队辗转深山密林的生涯中,对硬笔书法的探索让他感到生活的充实,而音乐则为他拂去和“过滤”了许多心中的烦恼,让他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无论面对多大的挫折,只要拿起钢笔或弹起琴键,所有的一切便随着他手指的灵动,在笔画的顿挫和音符的跳跃间烟消云散,化为乌有。

庞中华在硬笔书法和音乐中塑造着自我,锻铸着人生,也用他的这两件最爱,架起与人们沟通的桥梁,把硬笔书法的种子撒向更多人的心田。

年,庞中华成立了“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和钢笔书法夜校,第一次以函授和夜校的方式传播硬笔书法。这在当时的中国,亦是“史无前例”。面对众多的报名者,尤其是冲着他的名字而走进夜校,希望当面聆听他讲课风采的硬笔书法爱好者,他在不断提高演讲艺术的同时,开始寻找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在这个寻找中,他想到了音乐。

在庞中华看来,无论是探索硬笔书法,还是走上讲坛宣传和普及硬笔书法,抑或开班讲学、授课带徒,都是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更是一个“喜欢自己做的事”的过程。这个过程虽有苦辛,但始终充满着快乐。他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发现,看似单调、苦燥的书法里,其实存在着很多“快乐因子”,这就是汉字本身的线条美里,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感。他认为,书法虽然是视觉艺术,但是线条的流动更接近于音乐的旋律,从音乐的抑扬顿挫中,完全能够听出线条的快慢轻重、刚柔强弱。比如,粗线仿佛是一个和声,细线就像是个单音……各种线条的组合在笔尖下交融,宛若不同的音符组成一首动听的乐曲,只要书写者细心体会,并倾注于情感,就不难写出像音乐一样和谐优美的字来。

在一篇题为《年轻的笔尖在歌唱》文章中,庞中华这样写道:也许有朋友会问,怪事,谁听说钢笔尖会歌唱?是的,钢笔尖本身不会歌唱,正如钢琴、小提琴本身不会歌唱一样。但那紧握钢笔尖的一双双灵巧的手,那指令钢笔尖飞舞的一颗颗年轻火热的心,却在深情地歌唱着,如同李斯特、帕格尼尼那灵巧的手指让琴键和琴弦去歌唱一样。请看笔尖下那富有变化的线条和生动的点画,不就是书写者心儿唱出的音符吗?

——正是从这样的切身感悟出发,庞中华从古人“字为心画”和当代著名国学泰斗钱仲书先生关于视觉和听觉具有“通感”的论述中受到启迪,总结无数次演讲授课的经验,于年发明了“庞中华快乐立体教学法”。从此,手风琴成了他演讲授课时必不可少的教具,演讲中在手风琴的伴奏下讲授书法成为他“快乐立体教学法”的标志性内容。通过这个独特的创造,他把自己的硬笔书法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

庞中华的“快乐立体教学法”甫一问世,就受到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的普遍欢迎。教学中,他根据各种字体书体的不同,为它们选择了既风格迥异、又相得益彰的音乐元素。在讲解颜真卿、苏东坡的书法时,他选用的是深沉雄浑的古曲《满江红》;而讲述怀素、张旭的书法时,则选用热情奔放的《金蛇狂舞》……即便是汉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一笔一画的长短粗细,他也能用不同的乐曲和音符来予以表现。他还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演奏的诗句启发,发明了用大拇指挑、其它手指拨的手风琴演奏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伴奏,更加丰富了“快乐立体教学法”的音乐内涵,也使得课堂气氛中的“快乐因子”更加活跃。

一次次的演讲,一堂堂的教学,使成千上万的人们以最直观的方式,亲眼目睹了庞中华怀抱手风琴边拉边写边讲,用音乐诠释书法、用书法“演奏”音乐的风采。通过庞中华的“快乐立体教学法”,通过他引人入胜的讲解和优美悦耳的琴音,人们陶醉于硬笔书法的艺术魅力之中,深切感悟到“快乐的书写”和“书写的快乐”,认识到书法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和一种对生命的理解。

一个记者,曾这样描述了庞中华用“快乐立体教学法”授课时的情景——

只见演讲台上,庞中华怀抱一台手风琴,对大家说:“我现在要用音乐画一条粗线。”说完,他用左手按响了一个浑厚的和弦,另一只手则在空中随着和弦画了一条粗粗的线。“我现在要画一条细线。”说完,又用右手按响了一个清脆的单音,左手一根指头则随着音符在空中画了一条又细又长的线。“我现在要画一个悬针。”说完,他猛然按响了一个和弦,这和弦又慢慢减弱,就像一个由粗到细的悬针。他刚用音乐把这三根线“画”完,场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之后,庞中华又说:“我现在要用《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来写几种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说完,他毫无感情地演奏了一遍《达坂城的姑娘》,结果根据这个风格写出的“达坂城的姑娘”几个字有气无力,毫无生机。庞中华说,如果没有激情,那么写出来的字就没有生机。接着,他又满怀感情地演奏了一遍乐曲,然后根据歌曲的风格在黑板上写出一行漂亮的楷书:“你们看,有了感情之后,写出来的字就漂亮多了!”“但这还不够,我还想再欢快一些!”说完,庞中华又用一种欢快的节奏演奏了这首歌曲,随即黑板上出现了一行行云流水般的行书字体。“现在,我要用一种犹如老人般低吟的风格演奏这首歌曲。”说完,庞中华用舒缓的低音把歌曲演奏了一遍,结果写在黑板上的字粗壮、雄浑,变成了隶书。当庞中华用几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表现完几种不同的字体时,大家发出了会心的笑声,继而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庞中华的“快乐立体教学法”,打破了书法教学一向囿于口传手授、流于单调枯燥的传统形式,不仅使他自己跃进到推陈出新、超越自我的境界,更为沉闷的书法教学领域注入了清新之气。一位学界专家评价说,庞中华的“快乐立体教学法”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庞中华独辟蹊径的创举,随着他在各地开办硬笔书法义务讲座的身影,在北大、清华、北航、北师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部队、驻港部队、国家机关等,激起极大的反响。从此,他不仅以一个书法家屹立硬笔书坛,同时也以一个演讲家、书法教育家驰名于世。

年,中央电视台再度邀请庞中华走上莹屏,开办了《庞中华硬笔书法艺术讲座》——这次讲座长达25集,与十几年前的《庞中华钢笔书法讲座》一起,构成庞中华在中央电视台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姊妹篇。所不同的是,这是庞中华首次带着他的“快乐立体教学法”走上中央电视台的莹屏。当他怀抱手风琴翩然出现在莹屏上时,人们随着他指间流淌的音符,随着他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的讲解,被他引领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硬笔书法艺术苑地。播出之后,再一次引起轰动。

庞中华的“快乐立体教学法”,还被引入中小学书法教学之中。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山东省阳谷县教育局针对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书写水平差的问题,发起了一场闻名全国的“写字运动”。为了寻求好的教学方法,县教育局长刘登华亲赴北京,向一向提倡“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的庞中华求援。在北京草桥小学“庞中华硬笔书法学校教学基地”,他亲眼目睹了庞中华一边拉琴、一边讲授书法的风采,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受到感染,大为折服。回到阳谷,他立即挑选了30余名书法基础较好、又有音乐功底的教师,分两批带到北京,由庞中华耳提面命,教授“快乐立体教学法”。这些经过培训并通过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考核合格的教师,将“快乐立体教学法”像火种一样撒遍阳谷县各中小学。一些教师不会拉琴,就放音乐给孩子们听;有的唱歌给孩子,让孩子从歌声的节奏里体会和感受汉字书写的“韵律”。由于“快乐立体教学法”的注入,阳谷的“写字运动”顿成燎原之势,在全县迅速蔓延开来。全县有18所中小学成为庞中华“中华硬笔书法学院”的教学基地,覆盖了5万多名师生。仅年至年,全县就有多名师生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多人加入省书法协会,多人成为县书协会员,80多人在省级以上书法竞赛中获奖。

(谷文雨、周亚非。待续,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