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在殷商甲骨文中,
称为“和”
笙是目前仍然在传承着的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件可以同时发出多个音的乐器,在音乐界被称之为“和声性乐器”。早期的笙字关于这件乐器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殷朝时期的甲骨文,最早称其为“和”。此外,它还曾多次出现在《诗经》中,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这里所讲的“吹笙鼓簧”,就是指笙。伎乐图手卷笙在殷商时期就在礼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唐代是笙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许多技艺高超的名家。经丝绸之路传入欧洲,
推动手风琴的问世
笙又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呢?由于唐朝丝绸之路的盛行,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许多西方乐器在那时传入了中国,比如胡琴、扬琴、琵琶等,都是从西域传来的。而我们的笙,则是在清朝的乾隆时期,由一名传教士带到欧洲去的。中唐时期的笙,甘肃榆林笙的出现,使欧洲人对这件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从笙的乐器造型、发音原理中得到了启发,又借鉴了欧洲古老的乐器管风琴,在19世纪发明出了口琴、风琴等,而手风琴确切来说,是在年由一位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布施曼(FriedrichBuschmann)所创造。笙的构造图《中国乐器大典》笙与手风琴这两件看似长得风马牛不相及的乐器,又是因何结缘的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两件乐器的一个共同特点了。笙与手风琴外表看似并无相似之处,而从乐器的构造来说,他们都是依靠气流的运动,振动音簧而发音的,只是笙是通过嘴巴吹来制造气流,而手风琴是通过拉动风箱制造气流,从而使簧震动的。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的发音原理是一致的,这种方式叫“活簧原理”。东西文化交融下的
笙与手风琴
笙之所以在中国能够流传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发声方式,令它成为了一件中国乐器中独有的,不仅能够独奏,还能担任民间合奏中的和声补充,起到调和各类独奏乐器的功能。这就好比钢琴可以为所有的弦乐器以及其他的独奏类乐器补充和声,令音乐听起来更加充实与丰满。玲珑国乐笙演奏会笙在当下的作用似乎更加的重要,许多当代的音乐家,将这件乐器与西方乐器结合,创造出奇异的音响效果,探索东西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大大拓展了笙这件乐器在当下的边界。键盘式手风琴而手风琴则在被发明后,在欧洲各地大放异彩,尤其是在俄国与南美阿根廷地区特别流行,19世纪中叶前苏联人制造出了键钮式的手风琴,称之为“巴扬”手风琴,而阿根廷地区的手风琴被人们称为“班多钮”,主要用于演奏探戈音乐。文字、图片、视频转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近期演出推荐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线购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