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载誉而来市级创新团队三国际一流音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9/17

培养创新人才

实现多管齐下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编者按:在上海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的支持下,上海音乐学院自年起,组建并获批了9个市级高水平创新团队。

短短三年多时间,创新团队共产出各类成果项,其中新增各类课程98门次、获奖人次、著作与专辑出版种、高水平音乐会与作品首演等场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创新团队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跨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协同作业等方面实现对“双一流”与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的有力支撑。同时,创新团队展现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内外合作交流的贡献。

由此,学校将连续介绍各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果与经验,以期“十四五”高质量开新局。

出人才:在团队教师辛勤耕耘之下,相关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取得29个特等奖(最高大奖)、个一等奖(金奖、第一名)、个二等奖(银奖、第二名)、71个三等奖(铜奖、第三名)。

出作品:共人次参加各类国际音乐节和重要音乐会;人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评审和论坛发言;人次开展讲座及大师班,连续举办“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即使受新冠疫情影响,团队仍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各类国际教学和艺术实践,好评如潮。

出标准:举办世界音乐界瞩目的“上海音乐学院国际艺术节系列”,如:国际小提琴大师班、国际大提琴艺术节、国际打击乐节、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国际管风琴艺术周、国际管风琴比赛等重大活动。其中,由上音和世界14所顶尖院校联合发起,并由上音作为主席单位的国际打击乐教育协会(简称“IPEA”)正式加入国际音乐理事会(简称“IMC”)。

出思想: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完成《感知、认知与演绎整合下的中提琴表演艺术教学新探》、乐谱《电子管风琴名曲集二VOL.18-25》、原创作品《拂云鸣钟——为管风琴、人声、打击乐队而作》总谱、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大提琴艺术节系列——大提琴重奏作品集(1)等科研项目。团队共发表论文24篇,出版物72种。

团队介绍

国际一流音乐表演

人才培养与实践团队

团队秉承学校“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办学定位,首席教授由著名小提琴家俞丽拿领衔,管弦系、钢琴系、现打系等紧密配合,打造“联合大作业”工作模式,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一流演奏水准、具有获奖能力的国际一流音乐演奏人才。

师资队伍

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下的团队建设。师资团队由老中青三代构成,6位骨干教授、7位青年教师,4位校外柔性专家和4位行政秘书,构建立体化、纵深化、国际化、有梯度的团队。骨干教授由各学科带头人担纲;青年教师为教学实践“中坚力量”。三代教师注重教学传承、紧密配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开辟了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教师团队:

首席教授:俞丽拿

骨干教授:何弦、盛利、杨茹文、朱磊、江晨、唐哲

青年教师:王之炅、黄蒙拉、张洋、孙颖迪、王洁、张琦、刘宪绩

校外专家:潘依琼、庄宇、王丹迪、贾然

俞丽拿

杨茹文

何弦

朱磊

江晨

盛利

唐哲

王之炅

黄蒙拉

张洋

孙颖迪

王洁

张琦

刘宪绩

潘依琼

庄宇

王丹迪

贾然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