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乐重声”音乐会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广场成功举办。
新华社兰州9月27日电(记者屈婷、张玉洁)壁画、飞天、流失海外的国宝……提到敦煌,你会想到什么?如今,文物保护者和音乐人希望中国年轻人通过流行热曲了解敦煌。
25日,敦煌莫高窟前的广场上传出“大唐之音”。不同的是,这一次,“大唐”多了民谣、摇滚、电子、流行等现代音乐元素。
夜色中的戈壁滩上,多名观众随着音乐挥舞荧光棒,望去犹如一个独立的、闪闪发光的“星球”。
敦煌音乐明星数字供养人在现场演绎其敦煌主题新作品。
超过1千万人在线聆听了这场与众不同的跨界音乐会。后台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线上观众都是年轻人。在滚动的弹幕上,许多网友表示期望获得一张收录这些“新音乐”的唱片。
多年前,僧人乐僔开凿了莫高窟首个洞窟。从此,这个佛教洞窟用壁画忠实记录了历史,为人们留下了中国甚至世界音乐舞蹈史上最珍贵的资料。据统计,莫高窟南区多个洞窟中,一半以上都有音乐图像。
始建于年的敦煌研究院,守护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并全方位发掘它的价值。敦煌壁画乐器仿制和敦煌古乐新创,是其今年工作的亮点。
“古曲新创”大赛获奖选手运用乐器“塔尔”演奏作品《伎乐天》。
去年,大约万游客参观了莫高窟,但大多数人对“敦煌乐”的印象还停留在第窟反弹琵琶的伎乐飞天上。阻碍人们了解敦煌音乐的,一方面是最为珍贵的敦煌乐谱大量流失海外;一方面是乐谱犹如“天书”,演奏的乐器也要么已失传,要么已“进化”。
61岁的赵维平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过去30年来,他致力于敦煌古乐谱破译,“通过演绎的手法,让现在的听众听得懂,或者能够理解那个时代的音乐。”
上世纪80年代末,用数字技术获取敦煌壁画图像成为现实,高清数字影像加速了敦煌古乐“复活”。“壁画中存在、但现已失传的古乐器,比如箜篌、花瓣形阮、筚篥等,正在被复原。”敦煌研究院音乐图像专家朱晓峰说。
腾讯、QQ音乐、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四方领导共同启动敦煌“古乐重声”音乐会。
如果把敦煌古乐和互联网、数字音乐结合起来,会发生什么?今年6月,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和QQ音乐合作开启了一项数字文保创新项目,名为“古乐重声‘觉’计划”。
跨界音乐会集结展示这一计划的首批成果。描绘大唐盛景的第窟壁画等5幅壁画,以及敦煌古乐谱《敦煌廿咏》,成为灵感源泉。音乐会上呈现的13首作品,是由评委会从全国各大音乐学院或独立音乐人提交的大量作品中甄选出的。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坦陈,这是敦煌文化保护和传承项目“最为大胆”的创新之一,是“敦煌研究院建院70多年来一次重要的尝试”。
现场最“闪耀”的明星是音乐唱作人——龚琳娜和老锣夫妇。这对音乐伉俪因为创演过“神曲”《忐忑》而在中国广为人知。
此次,两人唱作的《月下飞天镜》来自表现敦煌的两首著名诗词。手风琴和古筝的“混搭”,伴随着时而清晰时而空灵的哼唱,将观众带入“飞天伎乐,望之云表”的幻境。
在敦煌旅游的“80后”郑晓文幸运地得到了音乐会门票。他最感震撼的是一个民谣乐队演绎的《自在天》。“听得我热血沸腾,没想到敦煌古乐和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可以这么美。”他说。
QQ音乐联合王者荣耀跨界传播敦煌文化。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群副总裁侯德洋说:“通过互联网和音乐等泛娱乐手段,可以助力敦煌音乐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年轻人中产生更大影响力。”
但王旭东也有顾虑。“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搞文创,想把敦煌文化开放给全社会。”他说,敦煌文化的二次传播应该是“贴金”,而不是“贴牌”。
赵维平和朱晓峰是这次“古乐重声”计划的出题人。他们指出,“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是敦煌古乐创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新艺术的介入不可避免,但艺术想象必须合理。”
侯德洋说,当敦煌变得年轻,音乐也不止是“复古”。“作为丝路重镇,敦煌自古就是东西方、多民族文化荟萃之地,数字时代的敦煌也将创造下一个千年的文化传奇。”
图片由QQ音乐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