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壮哉,矮寨大桥天路新湖南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3/3/14

编者的话

年3月31日,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通车。在这之前,省内有一群诗人相继来到这里采风。他们惊叹这世界奇观,更仰慕大桥建设者奋斗的风采,他们发自内心地赞叹这人与科技共同铸造的“湖南精神”的丰碑。从他们的作品中,能感受到诗人们澎湃的诗情以及作为湖南人的自豪,同时也深切地感到,只有深入生活,文艺创作才会有不竭的源泉。今撷其一束,以飨读者。

(年3月31日,目前世界峡谷跨径最大悬索桥——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通车。图为湖南日报记者刘尚文摄)

□陈惠芳

从想象到现实,需要跨越。

从山峰到山峰,需要跨越。

从手段到手段,需要跨越。

从时空到时空,需要跨越。

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实现了所有的跨越。在德夯大峡谷之上,在古老的矮寨盘山公路之上,在所有人的仰望之中,前所未有的钢铁巨龙俯卧着,似彩虹,又似琴弦,留下湘西一段新的传奇。

除了惊叹,还是惊叹!除了震撼,还是震撼!除了景仰,还是景仰!

这是一座桥,又不是一座桥。这是心的连接,这是手的延伸。这是湘渝公路的大通道。这是“魅力湘西”的大景观。这是“路桥湘军”的大手笔。这是桥梁历史的大创新。

桥面与谷底垂直高差达米,我仰视的目光被加浓,又被稀释。主跨跨径米,我来回丈量,也走不出它延伸的内涵。这是一座桥吗?这分明是设置在湘西的考场,考试着我的智力与体力。而我永远交不出完整的答案。我只能在密集的构件与巨大的空白之中,留下微不足道的赞美。

26年前,我坐着摇摇晃晃的班车,盘旋在矮寨盘山公路之上,开始“湘西纪行”系列采访活动。我曾在后来被称为“最牛交警”驻守的岗亭处停留,俯瞰矮寨镇一片乌黑的屋顶。

矮寨盘山公路始建于至年,是湘川公路上最险要的关卡,抗战时期成为通往大西南的咽喉要道。该公路穿行于深山峡谷中,自下而上有13处锐角急弯,26截几乎平行,重重叠叠,上下呼应,堪称中国公路之奇观。

峰回路转。谁会料到几十年后,大峡谷上凌空飞架一座大桥?矮寨盘山公路九曲回肠,惊现一条直线?

26年后,我依旧沿着矮寨盘山公路,进入湘西,进入全新的惊奇之中。我试图以仰视、平移、俯瞰的角度,感悟矮寨大桥的壮美。

一踏上矮寨大桥的观景道,感觉立即异样起来。这条处于大桥腹部的通道,像一根弦,撩拨着我的本能。望着脚下巨大的空白,我的心有些收缩,我的腿有些颤抖。我突然感觉诗人的想象有些误差。你渴望像鸟儿一样飞翔吗?你飞向这样的空白试试?我一边俯拍,一边抓紧护栏。我是人,不愿变鸟,从这里飞出去。

心情放松的时候,我恢复了诗人的本性。我与同行们谈起一些大胆的构想。这里能不能蹦极?钢架之间能不能摆设特殊的玻璃,弄一排音乐茶座?

上面是真正的蓝天白云,下面是田野、村寨与河流,前后左右是青山。矮寨大桥和谐地融为一体。天地人,壮哉,大美。

入夜,我们在矮寨镇一家普通的饭铺就餐。头顶是闪烁的矮寨大桥,久违的星星也在探视人间奇观。

我猜想,矮寨之名可能源于鸟瞰之下大峡谷间村落的低矮。而今夜,我感觉矮寨很高。这无疑源于矮寨大桥的飞越,更源于“路桥湘军”的人格魅力与创新精神。没有“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过是一架木制风车。

矮寨公路还在盘旋,是悠扬的手风琴。矮寨大桥已经飞越,是横吹的魔笛。

天路

□龚志华

从山的骨骼挺立的高度上,我沿一根钢的锋芒打通时空的距离。

天路横亘,你今天的高度跨过我从未有过的想象。

在两座峭壁的长久对峙里,谁看见一条路闪现连绵的希望。

今天,谁在跟岩石对话,发自大山深壑的心跳,被一群过路的鸟儿听见。

穿越空间的不止是想象,更是一座山的坚忍本质。高高的天路,此时的心事飘出五彩的云朵,四周的草木在山风中静静地抒情。

一把弹奏希望之光的横琴,每一个音符里注满日月星光的守望。潜身于石壁,此时的梦想,有了直通春天的方向。

迂回百折之上,天路跨越的构造里,我看见一双双大手,有力地握紧湘西大地的未来。

山花扬起灿烂的笑颜从春光里起程,天路延伸向辽阔的未来。

一曲时代的强音,在天堑通途中书写山高路远后的传奇。

天路抒怀,激情豪迈——从新乡土诗派《天路》说开去

□黄曙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到过湘西矮寨,看到矮寨特大悬索桥的人,无不为它的壮观所感叹。3月15日上午我到达那里,正是大雾蒙蒙,但当我仰头看到那些悬索高入云天,无法见到顶端的时候,当我看到深不见底的桥下的时候,我实在无法抑制我内心的激动,为如此诗意而富有想象力的设计惊叹不已!我当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只能承认我的想象力过于有限,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人间奇迹。3月24日,一群新乡土诗派诗人也来到这里,他们更加惊讶不已。因为运气好,去的时候正是阳光明媚,能更加全面地看到这座大桥的壮美景色。激情澎湃的新乡土诗派诗人决定以矮寨大桥作为主题,以同题诗的形式创作《天路》。

这样的工程,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景观,这样的风采,我们能不为设计者、建设者喝彩吗?我们能不为祖国飞速的发展喝彩吗?诗人们是富于激情的,当他们面对这样让人自豪的绝妙无比的艺术品时,肯定会激情飞扬,诗情荡漾,忍不住要以豪迈的激情来抒发对于建设者的赞美,为祖国日新月异的飞跃高唱赞歌。

我想,这样的诗人是对的。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诗人的引导似乎已经误入歧途,总让诗人们去写那些小我的东西,对于身边发生的大事似乎熟视无睹。我要提醒诗人们,一个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