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苑小区内,坑洼小路变成平坦大道,废弃地上“长”出新游园,来往居民争相夸赞;万福苑老年公寓里,老年人或是三五凑堆话家常或是安静读书,又或是在健身器材上活动筋骨,一派祥和安乐景象。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召开后,威海市环翠区在全面总结全区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经验的同时,坚持以史为鉴抓在经常,把学思践悟融入日常,把为民服务做在平常,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年,环翠区规划了9大类、94项为民实事,涵盖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和养老救助等方面,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老旧小区“改”出幸福
1月27日,竹岛街道金凤苑小区的小游园内,颇有古韵的小亭子中,有老人正在聊着家常,不远处的彩色塑胶地上有孩子正在健身器材上玩耍。“自从有了这个小游园,天天都得来玩一趟。”小区居民张启敏笑着说。
72岁的张启敏搬来金凤苑小区已有近20年。“以前道路坑洼,老伴儿怕我跌跤走路总要搀着我。现在不一样了,道路平整了,修了小公园,我们也总爱带着孩子出门玩!”张启敏说。
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不远处,居民潘义平正赶着电动车前去充电。“以前都在楼道里充,电线拉的乱七八糟,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有了统一的公共充电桩,既安全又方便!”潘义平说,在这儿充电4小时才1元,这个改造真是改到她心坎上了。
老旧小区改造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环翠区上下积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扎实解决好基层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年,环翠区计划投资万元,对3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工程;同时计划投资万元,新建、改建6处游园、公园。
绘就最美“夕阳红”
走进环翠区万福苑老年公寓,80多岁的宋献祥正在和“老伙伴”组团排练歌曲。悠扬的歌声和着二胡、手风琴的伴奏,赢得了现场围坐“粉丝”们热烈的掌声。
宋献祥属于农村特困人员,如今已在万福苑老年公寓,享受城乡一体化集中供养。他二胡拉得好,自己解了闷,还给公寓里的老人们带来不少欢乐。“这里环境比之前好太多啦,我在这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日子越过越幸福。”宋献祥感慨地说。
一日三餐精心配制,居住环境干干净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生病了有医护人员送药,天气晴朗时可以到户外健身、遛弯,闲暇时还可以去书画室、舞蹈室参加文体活动……在万福苑老年公寓,老人们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关心老年人晚年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翠区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为老服务全过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绘就最美“夕阳红”。年,环翠区计划投资.32万元,建设4处社区食堂;投资万元,建设24处农村老年餐桌;投资.48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生活;投资.6万元,实施城乡特困人员分散照料服务。
此外,环翠区还计划投资46万元,为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投资3.5万元,对75周岁以上优抚对象进行精神抚慰;投资95万元,增设家庭照护床位40张,对达成签约的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Hi威海客户端记者曲黎悦通讯员田常力王泽成刘吉虎/文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