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新华全媒为爱而歌追记把山里娃送上冬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4/12/22
“胭脂河水长,从那天上来,要问去何方,宁静的村庄……”太行山深处,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流着泪唱起《马兰童谣》,用歌声为至亲至爱的邓奶奶送别。3月19日下午,正在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筹备音乐节的邓小岚突发脑血栓,在当地紧急治疗后被连夜送往北京,2天后医治无效,溘然离世,享年79岁。清明节期间,阜平县组织“从此马兰路——邓小岚老师线上纪念活动”,利用歌曲、朗诵等多种形式,表达对邓小岚的感恩思念之情。孩子们清澈质朴的声音,一如不久前,他们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的《奥林匹克颂》。只是,那个时候,总是满脸挂着微笑的邓奶奶还在……北京来的邓奶奶,成了山村学校的音乐教师年2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个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的孩子走到国家体育场中央,演唱起希腊语版的《奥林匹克颂》。这群孩子来自阜平县城南庄镇,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4个月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刚刚认识简谱。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用希腊语献唱。(新华社记者李尕摄)宛如天籁的歌声,唱出了全天下孩子“一起向未来”的梦想。观众席上的邓小岚,流下了激动的热泪。“马兰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啦!”这一刻,邓小岚最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父亲。位于太行山腹地的马兰村,是他们一家人的第二故乡。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担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在一次日军的“大扫荡”中,马兰村的乡亲们为掩护报社,19人惨遭杀害,无一人泄密。母亲丁一岚在一次突围后生下邓小岚,不得不把她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整整3年。炮火下的童年,有动荡的不安,也有质朴的恩情。多年后,邓小岚不断寻访这片土地,马兰村需要什么,她就默默去做什么。翻修学校、改建厕所、扶贫助学……年清明,邓小岚回马兰村为烈士扫墓,意外发现很少有孩子会唱歌。孩子们羞怯的样子深深刺痛了她的心:“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应该用音乐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于是,潺潺的胭脂河边,有了琴声;高高的铁贯山上,有了歌声;北京来的邓奶奶,成了山村小学的音乐教师。那时,马兰小学只有4间漏风的教室。邓小岚掏出自己的退休金,又动员弟弟妹妹捐钱,改装了7间校舍。后来,她从亲朋同事那里募集乐器,一人身兼数职,教钢琴、小提琴、手风琴……18年风雨无阻,她用音乐改变了一座村庄从北京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河北定州,换长途车3个小时到阜平县城,再换乘公共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个把小时,就到达了马兰村村口简陋的小候车厅。这是高速路开通前,邓小岚往返马兰村的必经之路。四季轮转、风雨无阻。从年开始,她一年要往返北京和马兰村20次,一趟约公里,18年下来就是20万公里,大约能绕地球5圈。得益于中学和大学的乐器学习经历,邓小岚曾说自己的人生是“被音乐滋养的”。大学毕业后,她在工厂工作25年,又领着女工们学习乐器。轮到教山里的孩子,她把音符写满了黑板,一个个地认,手把手地教。“教这个得有连续性,今天教了明天就走,那学生可学不会呀。”一个、两个……来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邓小岚在马兰村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把老伴儿一个人丢在北京的家里。邓小岚在指导孩子们学习音乐。(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委宣传部供图)年,马兰小乐队宣告成立,邓小岚领着孩子们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年,70岁的邓小岚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年,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把小学旁边的荒土坡打造成了一座三层的梦幻小城堡。“孩子都向往童话,城里孩子有少年宫,有迪士尼乐园,有公主城堡,马兰的孩子也可以有。”“山里孩子们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18年来,山里娃的梦想化作邓小岚的坚持,她培养了多名学生,很多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有10余人在大学里学习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一批批孩子们因为音乐改变命运,一个小村庄也因为文化浸润走向振兴。马兰村的孩子们在排练节目。(新华社记者岳文婷摄)年,有着多户0多人口的马兰村实现全村整体脱贫,音乐成了这个小村庄的一张名片。村南口,邓小岚筹资新建的“音乐谷”,圆形的灰色舞台背靠青山、碧水环绕,远远望去犹如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邓小岚为它起名“月亮舞台”。年10月,“月亮舞台”竣工,邓小岚站在舞台中央,笑着连声说:“太漂亮了!”马兰儿童音乐节办了四届,表演场地也换了四次,每次演出都没有一个像样的舞台。能在自然的环境里给孩子们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会,是邓小岚多年的希望。“‘月亮舞台’干净纯粹,符合邓老师和马兰孩子的气质。”说起和邓小岚讨论手稿的过程,设计师刘阳十分感慨:“邓老师期待村民们也可以上台表演。这座舞台与山水和谐统一,能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村民增收。”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邓老师把所有牵挂和关爱留给了马兰,她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她变成了一颗星,永远注视着马兰村的孩子们马兰小学音乐教室的黑板上,邓小岚亲手书写的《奥林匹克颂》歌曲乐谱依稀可见。今年1月3日,到北京参加冬奥会开幕式集训前,邓小岚为孩子们打气加油,“山里孩子的声音像天籁之声,最能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真诚和友爱,我认为这种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品质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回到阜平后,邓小岚与孩子们合影。(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委宣传部供图)3月18日,邓小岚突发脑血栓的前一天,她还精神矍铄地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音乐课。让山里的孩子都会唱《奥林匹克颂》,是她给孩子们制定的新学期目标。“最后一次,她教我们唱的就是冬奥会上那首歌,非常好听。”11岁的席庆茹泣不成声。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跟邓小岚学习音乐,跟着邓小岚学会了弹吉他、拉小提琴。教室的另一头,新添置的几台脚踏琴和小提琴静静放在角落里,这些都是爱心人士从北京送来的。“收到这些乐器时,邓老师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马兰小学音乐老师苏文霞说。马兰花多生于荒地、山坡草地,花期长、根系发达。有人说,邓小岚就像这种花,她的根在这里,她把音乐的种子撒在这里,也把她的爱都留在了这里。3月22日,邓小岚离世的消息传开了。那些因为冬奥会上的天籁之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