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民乐书法与期刊融合经典之作矿山镇书协主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12/11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聚会在当下非常的流行,如同学会、舍友会、老乡会、战友会、生日会......聚会是人们交流沟通感情的重要方式,但聚会的表现形式却各具特色。民以食为天,聚餐品酒之仪式自是不可或缺,特就特在酒足饭饱之后的活动,到KTV一展歌喉的有之;凑成几桌搓上几圈麻将或斗上几圈地主的有之;相约景区赏景揽胜的有之,不一而足。而作为文化界的人士,聚会中当然少不了以文会友这一主题了。

当得知矿山镇书协李英顺主席家被作为武安市文化下乡李石门村举办点之后,我立即在心中制定了参加这一文化盛宴的“赴宴”方案。3月9日上午,笔者早早地来到了李主席家,李主席作为我的一位族叔和前后房邻居,我当然对他并不陌生。但真正像今天这样把他作为一个单纯的“文化人”角色进行“探秘”,尚属首次。

何谓书香门第?单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因为李主席宅院的建筑风格里里外外都流溢出浓厚的文化气息。迎面是高大的门楼,房檐和雨罩的边沿都做了仿古式雕刻处理,彰显出与众不同的雅致情趣;门楣上书“天道酬勤”四个大字,也正是出于主人亲笔,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当然是那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墙砖匾额无法比拟的。

东侧是一块镶嵌于墙体内的碑记,寥寥数语记载着本处宅院始建及重修的历史。这一当代鲜见的宅院立碑之举,恰恰迎合着主人作为书协主席的身份——因为历代书法往往以碑刻传世,习书与撰碑已如形影之不可分。

西侧镌刻有主人的自勉之词: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明志之同时,竟不期暗合了新时期“双创”之时代洪流。

拾级而上,进得庭院当中。这本是北方农村典型的四合院布局,却因主人的匠心独运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韵味。正房及两厢的斗拱飞檐让人思绪穿越时空,而现代化的建筑与装修风格又恰如其分的接轨地气,古典美与现代范儿的完美融合,正如文言与白话搭配之浑然天成!主人的那一颗“文化心”可见一斑。

而说到“文化心”还不止于此。你看,这天地前的供桌与香炉的独特造型,也分明让我们嗅到了甲骨青铜时代的气息。敬畏天地,感怀古韵,与下下五千年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再回首来路,满月形的垂珠月门,辅以其上杏黄色的琉璃瓦檐及旁边的一丛春绿,置身期间,顿有一种吟诗作赋的冲动。

其实也不用我们去刻意揣摩主人的“文化心”,正前方两根金色楹柱上的一副鲜红楹联,已然是点睛之笔——上联:家财万贯不如诗书千卷;下联:学富五车方能神驰九州。

登堂入室。正前方是一块硕大的镜匾,让这座充满书香气的客厅亮堂了许多;反射的错觉,也让客厅宽大了不少。正上方的伟人像诉说着新中国的历史和新时代的征程;下方的张张留影,记录着主人每一步重要的足迹。

客厅东侧是一处书架,每一层都被厚薄不一的书籍填充至满。也许你要说这远未达到“汗牛充栋”的标准,但仔细想想,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藏书多寡已无从在形式上定论了;书架上方那一排鲜红的证书,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和认可,也是今后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作为一名书协主席,家中当然少不了书法作品。但你千万不要抱着参观展览的心态,想穷尽主人的珍藏,恰恰相反,我们此时领略到的是本家主人胸藏锦绣而又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因为在客厅墙壁有限的空间上,只是很随性的悬挂着数幅精心装裱的字画。有的与家具物什错落掩映,这一切不带丝毫的刻意,彰显着自然之美,却毫不影响主人品位的流露。

时间真是衔接的恰到好处,度过了这一次文化之旅的静态阶段后,第一批贵客莅临——武安市宏声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先期而至。客人落座,在谈笑风生中开始了试嗓调音。当享有“武安第一琴”美誉的李云霄老师拉响了手风琴,雄怀的琴声便在客厅里回荡;歌唱家李玉山老师展开歌喉,民族唱法的旋律在心田荡漾。“家庭音乐会”、“音乐沙龙”,这样的词汇一下子跳进了我的脑海。

对,“沙龙”,这个诞生于意大利的词语,被17、18世纪的法国人民发扬光大。它最初的喻指就是文化人的社交场所,是普及宣传文化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方式。在今天之前,只能根据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写而想象出的场景,此时竟然真实的再现在眼前,心为之雀跃不已。

01:44

“沙龙”的本意就是大客厅,但要承担文化下乡这一村庄盛事,主人客厅未免有些狭促。没关系,艺术家们将演出的现场搬到了庭院之中,宽大的月台就是他们最理想的演出舞台。敞亮的院落中,陆续到齐的各位贵宾和闻声而来的乡亲井然有序地坐在几凳上,专注地观看着演出。

不,此时用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来形容更为恰当,因为你听——《牡丹之歌》的高亢嘹亮,《闪闪红星》红色旋律的经典怀旧,《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精彩唱段的历久弥新,小品《新墙头记》对歪风邪气的有力鞭笞,《将进酒》朗诵的豪迈与激情......一声声一段段振聋发聩,坊间那些媚俗歌舞和靡靡之音岂能与之同日而语?

小品《新墙头记》剧照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值此李石门村文化下乡暨矿山镇书协李英顺主席庭院文化沙龙举办之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让我们一一认识参会的贵宾。

武安市十佳优秀党支部书记暨河北省美丽乡村李石门村支书李子林同志

李石门村委会主任李现书同志。

武安市文化学会会长刘玉平

武安市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武安市太极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牛保增

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志远

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名誉主席杨新民

宏声艺术团团长白中生主任

沙河市老年书法会长陈扶生

坤大书画院院长张军良

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李喜如

著名作曲家孙广志

罗义南庄书记张如生

武当山常务经理史林庆

法制日报驻邯郸办事处编辑王锴

书法活动家郝学义,王玉明,史志斌,申兴斌等,以及其他文艺界进步青年。

每一位贵宾名字前都有一串耀眼的光环,但这光环不仅仅用来照亮它所属主人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此次文化下乡参与者所属界别与艺术门类之广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大餐之丰盛及隆重可想而知。

进步青年与李主席合影

交流会由著名京剧票友张建平老师主持。会上,李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子林,武安市文化学会副会长牛保增和武安市文化学会矿山书法分会主席李英顺先后进行了讲话发言。他们一致希望大家共沐党的十九大春风,进一步加强文化界人士的切磋与交流,将武安文化发扬光大。

张建平老师李子林书记牛保增老师李英顺主席

今天正值戊戌年正月二十二,也适逢矿山镇书协主席李英顺59周岁寿诞。李主席尽地主之宜,在家中略备薄宴,与各方宾朋共进午餐。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在为李主席庆生的同时,更多的话题是希望与会者再接再厉,众志成城,用更好、更多的作品来谱写新时代武安文化崭新的春天,共同促进武安文化的繁荣发展。

午宴很快结束,活动又一次被推向了高潮。书法组的贵宾就地取材,将餐桌变书桌,摆好了笔墨纸砚,沙河市老年书法协会会长陈扶生老师挥毫泼墨,一口气写了数幅书法作品,馈赠现场宾朋。盖书法者,讲究“惜墨如金”,“墨宝”是严格限量的,但陈老显然是被今天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意气风发,对索字者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并合影留念。

而此时宏声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精彩表演。此时的李主席庭院俨然成为一座艺术的殿堂:这边是铿锵有力、绕梁不绝的天籁之音,那边是集雄浑苍劲与灵动飘逸为一体的书法之美,蔚为壮观矣!

今天,我们领略到了有声的音乐艺术和有形的书法艺术,可千万不能忽略了今天的幕后英雄——《武安文化》刊物!武安市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牛保增老师在上午到会之时,就向李主席赠送了最新出版的《武安文化》,那些静静的躺在纸张上的铅字,虽然并未在现场对我们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但它恰恰是今天这一切的集大成者!看似平静的背后却包罗万象,融入着无数文字工作者激扬文字,埋头创作的汗水与成果。

开卷有益。当我们茶余饭后阅览或挑灯夜读时,翻开一本《武安文化〉,赏阅到对武安古老文化的深度挖掘,对人生哲理的深切感悟,对新时代新风尚的深情讴歌之文时,会让每一位读者心有灵犀,与之共鸣。

李英顺主席在这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度过了他的59岁生日,作为矿山镇书协的带头人,他在陈扶生老师之后也执笔挥毫,向大家展示了他的书法技艺。

李主席日常作品下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们在互道珍重与惜别的同时,也用光影留下了依依不舍的情怀。繁华褪尽,一切归于平淡。但到场的都是文化界人士,表面的平静掩饰不住内心的情感涌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位亲历者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写下自己被感动的瞬间。我也一样,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我也有使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次文化下乡活动的内容与内涵。为此,围绕从何处下笔、如何表述的问题,我曾数度深思。

在这之前。我曾在头条号发表过有关书法方面的文章。其中一个网友给我留言,善意提醒说:换个写作领域吧,在当下这方面是很少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