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手风琴 >> 手风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后摇无关夏天

来源:手风琴 时间:2022/9/26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21546830916707254&wfr=spider&for=pc

文|思涵

编辑|木子

排版|思涵

设计|阿蒙

秋意渐浓,蝉鸣渐去,但《乐队的夏天》还在继续。

《乐夏2》开播至今,随着竞演赛、改编赛的进行,不同乐队的风格在节目中被逐一呈现,我们能够较为明显地感知到,相比去年,这一季的参演乐队风格更加多元,也更加先锋。

有主打原生西北民谣的野孩子、唱广东方言摇滚的五条人、车库复兴、老学校朋克风格的Joyside,也有专注实验、氛围音乐的Mandrain、电子核乐队超级斩、带有世界音乐和流行元素的HAYA乐团......

摇滚、朋克、电子、实验、金属、核、民谣一一被囊括其中,显然,今年的《乐夏》终于成功为自己正名,不再是乐迷口中所调侃的“摇滚乐的夏天”。

然而,这一切对于这一群人——后摇乐迷来说,究竟是谁的夏天似乎都与他们无关。毕竟“没有主唱”的后摇乐队还尚未被纳入可参赛的乐队风格中。

而说到后摇。

其起源在于,上世纪90年代,一群反对传统摇滚乐中重复旋律的乐队,本着打破、颠覆、解构传统摇滚乐传统架构、注重纯粹声响和音色,而非沉迷于旋律和歌曲结构的内核与目的,创造了这种新的音乐风格,并在后来被命名为“Post-Rock”即“后摇”。

通常来讲,大多数后摇作品都较偏向于纯乐器演奏,基本没有歌词。即使有人声的出现,也仅仅作为丰富声音层次,渲染情绪的附属声部。

这一曾在上世纪90年代占据统治地位的音乐类型,在中国依旧小众。而“小众+无歌词”,也就构成了综艺节目并不考虑后摇乐队的最大原因。

毕竟,相比脍炙人口的歌词和旋律,单纯的器乐音乐,没有歌词的文字性提示,加之综艺节目的娱乐性以及节目面向的大众审美需求,都让十分主观的后摇音乐难以进入评判系统。

不过,随着听众口味细分化的时代到来,作为小众音乐的后摇也逐渐在中国独立音乐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尤其近几年音乐流媒体和现场演出的发展下,各类型音乐人有了推广作品的渠道,人们有了更大自主选择音乐作品的空间,个性鲜明的后摇也就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听众。

作为一种感性的表达,的确很难用文字来简单、直观地定义究竟什么是后摇。但在每一首后摇作品里,乐队们想要创造什么,听众们想要听到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

纯粹器乐塑造牢固声音空间

后摇没有很明确的文字性提示,需要听众自己去从乐手们塑造的音乐氛围和情绪中寻找自己的故事。

在其他摇滚音乐风格中,歌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能够让人们在音乐中更清晰的寻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后摇则是开放的,它注重氛围感和情绪的铺垫,同时,乐曲中不断反复出现的旋律,看似单调,却能让听众脑海中不断闪过旋律片段,从而帮助听众们顺利的进入自己的思维环境中。而他们也更愿意在这样一种自由的声音空间里实现更多维度的思考。

仙童《宇宙尽头的餐馆》

这是仙童乐队发行的第一张专辑《泳客》中收录的歌曲。

专辑的封面来自于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丽特的作品《错误的镜子》,作于年,他描绘了一个人的眼睛,及投射在这只眼睛视网膜上的蓝天白云。在玛格丽特看来,人的眼睛是一面错误的镜子,因为它是自然的幻影,不是自然本身,它仅是一幅画,只有眼睛的主人实际所感的自然,才是可信的真实。

后摇是真实的幻想,它会为你营造完全属于你自己的精神世界,只要不摘下耳机,你就可以一直在这里不断向内探索,你可以对自己诚实,可以不用拂掉敏感的灵魂,可以倾诉自己的所感所想,一切与自己的对话在这里都可行,这个世界的围墙是坚固而可靠的。

#

供给我们情绪的链条

但并不对具体故事多加构造

01

发光曲线《死在旋转公寓》

《死在旋转公寓》是发光曲线年同名专辑中的单曲,专辑介绍中说到,“充满热情,充满想象,充满能量,充满疯狂,充满羞涩,充满每一根脉络的未知可能性……”

乐曲本身是神秘的,也的确充满着很多人们已知却又依旧带着神秘色彩的生活符号。

歌曲开头就以纸张被撕碎碎的声音采样和作为旋律轨道的八音盒音色作为开头,接下来是更多的纸张被揉搓、笔尖在滑动的声音,而随着采样的声音变大,写字的人好像越来越急躁,画下了什么,却又马上摧毁,想创造什么,可过后又想抹掉他们。

歌曲塑造了一个听众都熟悉的场景,听众们也许从这样一个完整的场景里获取材料去塑造自己脑海中的画面;也许从一些碎片化的声音里筛选提取可用的材料,比如笔尖摩擦纸张的速度的急缓,纯粹的纸张的声音,亦或是笔尖的声音......

随着采样的结束,乐曲也戛然而止。在一小段的停顿后,一把吉他以孤独的小调开始了独奏,随后加入了另一把吉他和贝斯进行简单的和声,但又像是第一把吉他的影子,依旧阴郁而孤独。

接着,手风琴的音色也被加进来,以圆舞曲的标志性节奏作为乐曲的基调,为乐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而后加入的弦乐音色,则像是一个人在沉默许久后的独白。

在不断的丰富声音层次之后,终于迎来了乐曲的高潮部分,加入了鼓组以后,乐曲变得更加有冲击力,这一切仿佛都是为了烘托弦乐的独白,而最终,一切却又都化为吉他在空间中的回响,渐渐消失。

乐曲整体结构与摇滚音乐不同,没有人们常常听到的主旋律—桥段—主旋律—桥段,只是单纯的塑造了一种音乐情绪的变化,好像讲了一个只有情绪的故事,故事内容和场景则需要观众从中寻找线索,为自己的世界塑造一个或清晰或模糊的场景。

这也与后摇本身的创作模式有关,后摇所引用的理论大部分与海德格尔的解构主义有关,碎片化,去中心化的方式,让乐队给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用同一首音乐,去表达不同的丰富的故事,也许是很多后摇乐队们所希望的。

02

尽管没有主唱,但也并非所有后摇都全然没有人声出现,相反,许多后摇乐队乐于以声音采样的方式去引用一些对话或人在某时刻的声音状态,构建一个碎片化的场景,但却并不影响观众自身构建的故事框架。

Saul《LittlePrince》

《LittlePrince》是后摇单人团Saul在年发行的一张国内后摇界都叫好的专辑《Strewberry》中的单曲。专辑介绍中说到,“这是一个人的音乐旅程,他独自走过夏雨冬雷、春伤秋悲用沿途风景娓娓道来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乐曲以一个人急促的喘息声音采样作为开头和结尾,而声音却是站在听众的视角所发出。开头的声音采样没有背景音乐,使得这种声音与听众靠的很近,仿佛听众自己的喘息声一般。

采样的出现,像是给观众的情绪出了一个命题作文——如果你在急促的喘息,你能感知到什么?

#

那么,后摇真的总是丧吗?

显然不是。

后摇更多的是将听众对于歌曲的情绪感知交给听众自身,“从后摇作品中你能够听到什么。”

作为极具个人色彩的音乐表达,后摇注重情绪和氛围的渲染,其中,有温暖、有积极、亦有悲伤与负面。但我们并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它归类于丧文化,它是幻想,是情绪,有时候也可以是令人安心的镇静剂。

晨曦光廊《60km/h》

这是晨曦光廊在年的音乐作品《60km/h》,关于追梦。

晨曦光廊在专辑介绍里提到:“此张作品献给所有所有追梦中的过程那才是真正精彩的生命历程。这是属于我们最舒服的追梦方式带着我们前往梦想大道的方式。我们不走快捷方式,不求投机,一直以来都是用着最舒服的速度朝着自己的理想大道前进,与其停滞不前的犹豫,不如毫无顾忌的前进,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歌曲的人声采样中写道“本次列车沿途停靠:失望—痛苦—分裂—自省—领悟—觉醒—重生”。

从开头起,空灵明亮的钢琴旋律不断重复,像是带人们走向憧憬中的远方。随着音乐的进行,出现在开头的雨滴声,也渐渐消失,也许是走向光芒照耀之处的暗示,好像接下来一切光都将覆盖我们,那是从未体验过的温暖,是新奇,是不用对抗黑暗的安心,就像晨曦光廊的名字一样,我们穿过充满晨光的走廊,走向理想中的幸福。

没有过多歌词,展现创作者心中更纯粹的东西。对于听众而言,像是一种灵魂,可以穿梭于任何人的故事之中,也许是重压之下的生活,也许是人们神秘怪诞的梦,也许是人们走向未来的期待。

对于听众的限制被放开,后摇成为一间情绪博物馆,收藏着各种或复杂或单纯的情绪。

在中国,后摇具体何时传入已经不得而知,但开始有所发展是在二十一世纪,至今也不过短短的20年左右而已。

年起,以戈多、沼泽、甜梅号、惘闻等为代表的最早一批本土后摇乐队成立。发展至今,这一音乐风格或在国内的确还是小众。作为本身就主张打破摇滚的束缚,具有实验性质的音乐类型,它还在发展当中。

个人色彩鲜明、追求情绪化的特征,也许注定后摇无法像流行乐一样被大众接受,但这显然不会妨碍它在自己的小众领域中服务于创作者和听众的情绪。

后摇无关夏天,喜欢它的人,继续感受就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60.html